这是OnHERWAY的第282篇原创文章
国庆长假,正好适合我一直想写的这个主题:请假羞耻。休假这件事确实可以集中反映不同文化的差异。
上周,我的一位拉丁裔同事(人在美国)突然问我:Wei, 我怎么记得你自从上半年回中国之后,就没怎么休过假?“It's just not right. You need disconnect!”
我说对啊,因为上次回国用了我好多假,现在得省着点用。而且加拿大的法定假期也很多(是的,不算正常的双休日,我的法定假期+公司休假近40天)所以我也时不时休长周末。
她说:不是那么算的, long weekend 人人都有,你应该有你自己的节奏。再说,公司的假给的比较慷慨,积累到现在你也应该又有不少假了。假期不应该省着用,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有意识、主动释放一下压力。
然后,我一个英国同事也跟我说了类似的话。上周是她生日所以那个礼拜她就直接全部休掉了。我问她去哪里玩?她说:我哪里也不去,就在家呆着,我纯粹觉得累了需要放松一下。回来之后告诉我:“Hey Wei, I have a fresh mind now!”
我在国内工作的前10年大部分时候在tizhi内,当时10年工龄以内每年只有5天年假,好在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灵活还可以享受调休。如今突然有了3、40天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我的惯性依然是省下来去一个地方长休,或者留着回国用,却很难像我的同事一样,稍感到压力就会有意识通过休假来调节。
于是,当我今天终于给大家群发邮件说,我年底要连着圣诞假期休息两周时,我的东欧裔同事(人在美国)在Teams上发了很多夸张地表情和感叹号:“Congratulations!!! You are finally taking some time off!!! I hope you can make this a routine!!!”
要知道,哪怕在我决定请假之前,内心戏也是很丰富的。
比如,我得确认每个领导都没意见,同时要确保team是否有足够的人能够顶上我的工作。我给自己准备了小半页纸的talking points和scenario planning, 想着如果遭到拒绝要如何defend我年底休假的必要性。
结果,我的领导瞬间同意了!当然他们也飞快确认了一下团队其他人的安排,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只要确认你有足够的假期余额,那你就有权休!并祝我玩得愉快。
我剖析了一下自己这种请假羞耻,一是源于长期的集体主义、顾全大局的思维惯性,在权力和权利搏斗中后者习惯性地败给前者(无论在哪里,批准假期的人相对于你都是“有权力”的)。另一个诱因是在优绩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不知道如何真正地休息。就因为总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所以对于休息没有“佩得感”,于是潜意识里觉得请假是一种罪过。
比如哪怕休假了,我的第一反应总要找点什么事做做,来证明我有“充分利用”我的假期。比较直接的例子就是去旅行,然后花钱遭罪于是需要"another vacation to recover from this vacation"; 比较隐蔽的情况是,有一阵子我能感觉到自己阅读变成了打卡,追剧变成了打卡,去想去的餐厅吃饭变成了打卡,最终休息也变成了打卡,结果就是事与愿违。
或者即便行为上什么都不做,大脑的后台总在控制不住地想“What's next”?(超级大J人的梦魇)我跟一位同在加拿大混迹职场的金领朋友最近也聊了这个问题,她说她最近思考的是“What's next”而是“What's right”?在我们一来一去的对话里,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想哪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先试着停止“想”这个动作?
这几年我已经缓慢而艰难地养成了在工作和休息之间放置刻意的屏障,比如提前告诉所有stakeholders我的休假计划,不要让工作毫无边界地侵入生活。一旦确立了这个边界,除非特殊情况,我会拒绝掉工作机会(在纯做freelancer的时候,这意味着收入减少)因为Constantly sacrificing input for output will burn me out, and it’s not definitely sustainable in the long run.而且,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完全切断工作,亲近自然的好处,真的能够让人神清气爽,再回到工作状态时事半功倍!
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习惯性开始贴“东亚”标签,但这一点我却也不能完全赞同。要说躺平程度,我的观察在传统的西方社会里,欧洲人(欧洲内部也有分野,具体还不太清楚)大于加拿大人大于美国人。前文里,我之所以写到“拉美裔”“东欧裔”美国同事,是因为我认识的绝大部分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美国人——也就是那些典型的清教徒后代,其实和现代中国职场人的思维高度类似。他们同样不轻易休假,要休也是蜻蜓点水2、3天连上一个周末,要休也一直查手机、必要时甚至还能实时回消息,邮件自动提醒时还会留下自己的私人手机号供紧急情况下联系。或许就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产物?或许这就是高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没有答案。毕竟,我最近的朋友圈签名档是:“爱赢才会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