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一个flag:告别社交平台焦虑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01-03 21:23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50篇原创文章


朋友们,新年好呀~

 

开年第一篇说点轻松的话题。2024年我列的第一个目标,那就是学会告别社交平台焦虑

【写在前面的话,这里主要指的是个体与社交平台的关系,不讨论本职工作就是社交媒体战略或者社交网络运营这种情况哈】

 

具体来说,这种焦虑分为两种:一个是信息摄入焦虑(输入),一个是平台人设焦虑(输出)。

 

前者的核心就是有意识地控制刷手机的时间,并且重新培养一套信息摄入的routine:比如起床第一件事,我不再抓起手机立刻看消息回消息,避免主动去刷每一个群的段子和资讯,而是先在脑子里过一遍今天最紧要的事,本周必须做完的大事。当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么做也不是要戒断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网络,而是给自己定下某两个适合放松的时段集中扫一波,而且也是有意识地“看”,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刷”。

 

其实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并没有想象中难以克服——真正重要到你不容错过的事情,新闻推送或者朋友之间的闲聊一定会找上你,所以绝大部分人没有必要第一时间知道所有事。为此,假期我花时间专门整理了新闻app, 回顾过去一年几乎没看几眼的就直接删了,只保留个位数的,并选择了3个开启即时推送功能;常看的微信公众号我都逐个标星了,把大量曾经为了留言抽奖积分满减等添加的公众号或者商家服务号给退订了;邮箱的newsletters也是:只留我打开率最高的若干,每个媒体的newsletters保留不超过2个,推送频率也改成一天一次而非即时。

 

另外,我还会每周留若干时间去新闻网站上“扫街”,而不只是依赖社交推荐的内容。因为无论是我还是我朋友圈的喜好,长久了都会产生信息茧房;我不希望只是点开自己日常会关注,以及自己认同其观点的内容。保持思维和心胸的敞亮,兼听很重要——哪怕这个观点让你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你内心自觉高高在上,但别忘了“存在即合理”:只要有人会这么想问题,就说明有人活在与你不一样的现实里。培养自己的观点与意识到不同观点的并存两者不矛盾,empathy will make you a bigger person.

 

至于平台人设焦虑,就涉及到输出的问题了。

 

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作者;后来部分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智慧通过IP给资产化、资本化,透过各类形式变现。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技术赋能下对传播democratization的推进,以及对知识的褒奖。但事情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

 

比如这样的标题是否看着眼熟:全职做X书6个月,我月入X万;明年X音平台的变现空间在哪?都2024年了,布局运营XX号还来得及吗?

 

明明应该是先有所感所想有所长,再透过平台自然流露的分享,怎么近几年都变成“我的目标是要做成一个XXX人粉丝的账号”呢?

 

除了这个因果先后问题,具体到操作层面就还有两大壁垒:

第一,逃不开算法的掌心。每个平台的算法逻辑还不一样,因此为了增加曝光,创作者要不断参阅官方的主题提示去找选题,出视频脚本,并且毫无感情加一大堆hashtag…我这么干过几次,后来甚至忘记为什么要发这篇内容;


第二,每个平台的规则不一样,真的无力无心去逐个参透突破。比如,我在公众号上写的个人自我介绍(以前是记者,又做过职业翻译,现在做企业传播之类的)X书居然判我违规,要提交各种职业证明。另外,公众号上能发洋洋洒洒几千字、上万字的文章,只要你能有1个读者就说明它值得;但是X书上超过1,000字就得戛然而止,在这个平台上创作的人的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都放在怎么把文字压缩到千字,或者把文字压成图片…一旦有了视频,事情的复杂性更是指数级抬升:一个内容到底是发文字还是视频还是都要发,我看到好多做文字起家的人也FOMO,于是硬着头皮赶视频的潮流…对我来说,因为身处海外,还要考虑国际社交平台怎么弄,比如FB/X/Ins/TikTok, 从语言到玩儿法都不同...

 

突然就深感厌了倦了。我在想,倘若每个创作者都选择撂挑子,那么平台不就是无米之炊,拿什么得意呢?虽然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是那一瞬间我就想给自己松绑了。一个很残酷情况是,如今的“自然流量”非常随缘,很难指望上。因此,假如你认定自媒体本身就是你最主要的"营生",那就请直面流量购买的现实,别内耗;如果不是,那生活不易,我就不想再给资本额外打一份工了。


我想要分享的是有感而发的真实事物,最好情况是能对他人有所启发帮助,再不济也是自己的生活记录,而不是为了一张吸引算法的头图,用上3个美图软件叠加5种滤镜。其实,我也知道怎么做才可以让视频更有质感更有故事线,但真的不想为了拍个Daily Vlog而对着镜头起5次床,拿起放下快递10回。每次说到这里,我都会想到The Truman Show,区别是电影里的男主角努力挣脱被剧本化的生活,现如今人们却想要努力营造剧本化的生活。

 

迎合算法而发的内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产生数据焦虑——每天下意识打开app十多次看看自己的阅读数有没有涨?说到底,大部分路人的点赞无关痛痒,但偶尔遇见无故怼你的人内心还要莫名恶心半小时,时间就是这么溜走的!如果我把时间全都拿来输出了,我哪来的时间输入我之后可以用来输出的内容呢?如果我把生活都拿来表演了,我哪来的时间生活呢

 

最终,我想出了一个既尊重自己也算半妥协现实的原则:还是以写“硬核”“有用”的东西为主(我的数据再差也能有小几百人阅读,那便足矣);视频既然已经开了一个还OK的头,那就继续发,但是主题上要么主打短平快,要么尽量展现比文字更直观立体有冲击的画面(虽然在我内心最深处,文字永远是最有魅力最有想象空间的….算了)。我也会拿一个英文平台来练手做英文的社交媒体推广,但纯粹是为了研究的目的。等到合适的时机,我说不定也会推出固定的付费栏目,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给自己更多写作激励,加强和读者的联系——当然这里的内生逻辑必须是选择付费的人认可我的内容对他们有意义,这样即便只有几个人付费也会觉得自己创造了价值。

 

至于其他平台上的内容,我不想再刻意贴标签,立人设,发精致美图,写劣质鸡汤。“尽量不P图”是我某个分享日常生活账号上简介的第一句。都说站对了风口,猪都能起飞;但是现在风都快停了,我还是更相信回归事物的价值本身比较容易持久。



最后,分享一个小插曲。2023年最后一天我有点惆怅,因为我的X评账号提示我,再过一天我就要从最高等级Level 8降成Level 7了。想当年,我和一位热爱吃喝的好友你追我赶,双双写餐厅点评写到了最高等级~当然彼时的年景也不同,不是一切以IP为轴心,而我俩都是既不爱p图,也不是只给店家好评的 (基本都是花自己钱吃喝,没去参与品牌的探店);相反,我们经常借图抒情,发一些图文不符的内容,却依然不影响我们写到Level 8. 一年半前来了多伦多之后,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本地人用x评,每一次要手动添加商铺还要审核几天…于是,这个动作对我来说变得有点太“刻意”了,时间久了此app的打开率就越来越低。朋友说,这个平台和你生活的relevance越来越少了。

 

可就是在第二天,也就是2024年1月1日,Google Review发邮件说,我已经写到了Local Guide Level 7,我的点评成功帮助了多少人选店,还有一些(其实没有什么太多实惠的)福利等我去解锁。因为Google Review是英文的,所以我的受众反而变大了许多呢。

 

社交平台本是自然反映和承载你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要你去过度地服务于它的。

 

所以,旧秩序打破就打破了吧,毕竟新希望正在冉冉升起呀~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