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时你开摄像头吗?一些北美职场心得

文摘   2024-10-19 20:01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84篇原创文章


今天这篇我想记录一下近期的职场心得,有一些或许普遍适用于跨国企业,另一些则比较贴合北美的大背景。最后一点我觉得最为重要——先谢谢你能看到最后。

 

01

开会时你开摄像头吗?

这个标题里的问题是我新结识的导师(Mentor)M在我们第一次线上会议时提出的。M在professional service行业摸爬滚打小20年,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并且决定结成mentorship.

 

第一次开会是在某个周五的中午。我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开启摄像头(因为北美职场有个不成文规定,周五开会大家习惯不开摄像头)。然后她主动提及这一点:“我从一开始见到你的那一刻,就已经喜欢你了,因为你开了摄像头。”

 

M继续道:即便是1-1或者小范围的会议,很多人都选择不开摄像头(即便不是周五),那样关系就瞬间远了一层。如果说真人见面是3D,视频见面是2D,那么只闻其声就只有1D,眼缘所建立的亲近感是后面很难找补的。所以相比周五不开摄像头这个规定,建立亲近感的权重其实更大,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M还告诉我,即便在一个百人大会上,选择开摄像头的人的“曝光率”都要远远高于不开摄像头的人,特别是有高层的会议里。通常,高层会发言也会开摄像头,而大部分不会发言就不开摄像头。但是如果你开着摄像头,别人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在少数开摄像头的人身上,背景框下面你的名字也就更容易被人看到。主动开摄像头的人被普遍认为对工作更为积极主动,也就是你已经比别人领先了一个身位

 

最后,就因为开着摄像头,哪怕远程办公也需要把自己捯饬得人模狗样(即便有美颜,是否打扮清爽得体比如画个淡妆还是有巨大区别的),也不要总穿着T-shirt/毛衣就出镜。这其实是一种高度正向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本人就是个“角儿”,而不是个nobody---You should always look up to yourself first!

 

02

要建立自己的导师网络(mentor network)

这个话题我曾经在《你的人生有Mentor (导师)嘛?》写过,随着时间推移我此前的判断和无意识的实践被不断验证。比如,我目前的几位mentors,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mentors, 而且这种mentor-mentee relationship 往往长达10年以上。我的mentors里有好几位也并不是在企业里爬corporate ladder的“上班族”,但这不妨碍他们都有建立自己导师网络的共性。

 

注意这里的“网络”,也就是说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导师体系,最好不要只是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但是必须要有),还要有更多可以跨越人的成长周期、跨越地域文化视角的,可以提供多元观点。最好的mentor portfolio是有人能给你“鱼”,更多人能给你“渔”,特别要珍惜那些给你开放性问题、甚至反问你的导师,因为他们那能够最好地逼迫你思考和成熟。

 

至于怎么建立导师网络,我在此前那篇里也大概写过。总的原则就是:抓住一切自然结识别人的机会,永远学会follow up;同时不必妄自菲薄,相反必须体现自身的价值——正所谓教学相长,mentor也要看到你身上值得TA借鉴的地方,才愿意和你共同走下一段路。要坦然正视成年人关系之间的“互惠性”:这不是单纯的功利,而是一味的向上社交、非对称的关系,注定走不长久。也就是说,自己就要先成为一个有趣有料的人。


最后,chemistry是否合拍也很重要,我也遇到过原本想要结对的mentor/mentee candidate, 结果聊了一次就知道:“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强扭的瓜不甜,哪怕TA的履历叠满buff.

 

03

为跟你日常工作打交道的人建立专属标签,开展专人专办的交流方式

这涉及到操作层面。比如,一个人大体属于喜欢规划型的(模糊理解成J人)还是天马行空型的(P人),决定了你和对方交流时的基本方法和话术都很不同。跟前者沟通时,最好提前看好下一次的对话时间,并且发一个提纲过去,最好还能有一页落在书面上的1、2、3;而跟后者就要随时做好踩西瓜皮的准备,同时切记你自己的一个核心话题点,不要被轻易带走。又比如,有些人喜欢proactive人格,你就表现积极主动点;有些人更为保守不喜欢野心勃勃的人,会有危机感,你就学着刻意收一收。


列出10个和你日常工作最有相关性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的MBTi(就是那个意思)摸清楚,然后摸索出一套规律,记录下来并且立刻开始实践,并在实践中调整

 

这里再次推荐我上个月提到过的书:「Surrounded by idiots」。作者把人大体分为红(趾高气昂)、黄(兴奋好奇)、绿(随遇而安)、蓝(缜密分析)四大类—括号里是我自己的总结,不全面。帮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性格并且建设合理的心理预期,制订适合的沟通计划的一本实操手册。人群里,绿人最多,同一个人有两种特征的比例最高。(BTW我是红+黄😄)

 

04

要用可评估(measurable)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机会

这一点也是我跟一些在美国的资深同事和朋友们交流后得到的最大启发,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可评估(或者可量化)。既然会做PPT,为何不用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当作产品/业绩?至少有三位mentors曾建议我,要给自己做一个Project Tracker, 在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有意识地亮一亮。这里不仅包括你做了哪些项目(数量),还要有哪些实质性的突破(质量),而你在这其中做了什么。


第二,为自己。在你的tracker上,要包括你所有收到过的Kudos(这个词怎么解释比较好呢?就是别人对你的褒奖、喝彩之类)。在北美,大家非常习惯对别人的日常工作成绩进行赞美(有一些团队每两周都有一个环节专门是Team Shoutout time)。我们东亚人整体含蓄,所以下意识地既不好意思接受褒奖(与生俱来的“我还不够好“的不配得感),也不好意思给人褒奖(怕担心人家说你拍马屁)。至于performance review这种,也要你自己去设定频次和主题,以及选定合适的谈话对象---同事告诉我,You really have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第三,争取。咱们不追求功利,但也要确保自己做的事情是在正确的轨道上,该是你拿的绝对不要手软。而要实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就是,你得非常明确并且大胆说出自己的目标。比如我的一位mentor说她就是这样和自己的领导沟通的:“I'm now at point A. In three years' time I want to reach point B. What do I need to do to get there?" 这里的A基于对自己现状的准确评估,这里的B基于对自己目标的判断,这样你的领路人也可以有的放矢给你建议了。


此外,争取也要有技巧。比如,要尽可能让一切有利于你的东西落在“纸面”上,有证据支撑。又比如,与其总是夸夸其谈,不如把交流的重心放在”How I enjoyed this process“,巧妙地把功劳包装在愉悦里。

 

05

真诚秉持双赢心态,给予他人方便的同时实现自己目标

职场真的总是逢场作戏尔虞我诈吗?非也。

 

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里有一个经典的策略,叫做“合作-报复策略”。在这个策略中,游戏的参与者一开始首先选择信任和合作。如果对方背叛了,下一次就会进行报复(即不合作);如果对方再次合作,自己也会继续合作。数学上,通过反复进行的博弈计算,这个策略在许多情况下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因为它能在合作时获得长期利益,并且能有效应对背叛。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总是先选择真心“合作”,努力追求双赢。我的一位mentor告诉我,无论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她都会问她的老板三个问题:

1) What's your goal of the year (and how can I help achieve)? 

2) What's missing in the market that we can have a quick win? 

3) What is your working style (so that I want to be accomodative) ?


而我在准备某一轮工作面试时,我的另一位mentor建议,可以问我的potential boss: "What's keeping you awake at night because I want to be of help." 讲真,当时我听完觉得是不是有点肉麻LOL,但没想到后来我还真的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说了(当然,还是稍微tune down a bit lol),结果就是我获得了这个机会。

 

 【写到这里你会发现,我已经多次提到过我的mentors, 而这里大部分都是不重复的人】


06

Aim Higher Dream Bigger

我回想了一下,在个人发展方面我比较欣赏的前辈和同辈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除了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自己必须舍弃什么。这种基于对“机会成本”清晰认知下作出的理性的、有意识的取舍,是他们能够抓大放小,越走越远的重要因素。

 

在此,我想贴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公众号“人神共愤”的笔者(做过N次职业转型的基金经理)的一段话来总结:


“小机会赚多了,人的格局会变小,会形成路径依赖,而忽视了真正的机会。所以我宁可写稿子,赚少的可怜的稿费,因为后者,才有了今天的公众号。如果只是按客户的喜好去写广告,很可能把自己写废了。想把所有小钱都赚到手的人,最终该赚的都赚不到。”

 

最后,我直觉应该会有人不喜欢这种鸡血/鸡汤的内容,并认为这是典型的精英视角、优绩主义和传统职场的范式。完全理解,不过我依然想要记录分享,因为毕竟“解构”容易“建构”难,摆烂容易支棱难,抱怨容易解决(问题)难。更何况,自由职业者更需要用CEO的精神来管理自己和业务,真要做好那可绝对比上班难多了。


我向来认为,“悲观者正确”和“乐观者前行”并不内生矛盾,完全可以兼而有之;但倘若必须二选一了,我会坚定地选择后者。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