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OnHERWAY的第237篇原创文章
“
据我了解,在西方从事企业传播的华人应该不多。因此随手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心得(前提肯定是脱敏的),也算多一个记录传播行业的视角。这个系列主打一个想到什么写什么,必须放一个Disclaimer:毕竟是我的个人视角出发所以内容免不了会以偏概全,但会尽量在主观上做到不带节奏,不较高下,不做推介。OK吗?
今天这篇简单写写海外的公关公司,以美国为主。究其原因很简单,第一我在北美工作,工作的内容和美国有关,接触多的基本也都是美国的公关公司(加拿大这个生态并不是没有,但基本就像各行各业一样,是美国的影子;所谓的国际媒体大部分也约等于美国的,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第二公关这个行业从美国发源,想必“鼻祖”定有可圈可点之处。我的心得不仅限于本职工作直接接触到的,也涉及到认识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再次申明:公正起见,我主要介绍情况梳理心得,不回答具体问题或者做任何推介。
第一,五脏俱全。前面说了我的样本肯定免不了有偏差,但我发现不少的大客户用的都未必是大名头的公关公司,而是本土的、精品的公关公司。小而美,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二,人员固定。实现真正的全流程覆盖。服务团队里有不止一个人服务客户10年以上,可以说比甲方的许多人还了解甲方的前世今生。所以很多计划呈现上来,公关公司会有绝对的底气来告诉你为什么做A,为什么不做B。与此同时,态度又一级棒。
第三,梯队建设。高级别的人每周都会参与客户的直接事项,当然往往是战略级别的议题;而相对年轻的人会日常对接routine的内容。但是,几乎不存在超过一周看不到公关公司“大老板”的情况。而且,越是紧急的事情,大老板越是随时on call(周五晚上秒回邮件,周日standby一点不罕见。再次:谁说只有中国人卷的?)
第四,光速响应。北美职场基本用email 沟通,而如果你和美国团队协作,这个email来回的速度夸张起来竟然可以是秒级的,谁懂?公关公司的团队一般在一个邮件组里,甲方的要求在发出之后的不到10分钟内必然有人回复“接单”。而且大家默契指数很高(或者说乙方内部的协调机制很稳)——如果是个高级别的领导/战略级的需求,回复的人通常也是VP以上;如果是一个相对常规的操作,回复的人往往是资历相对较浅(但是不影响质量)。
第五,确认需求。接上一点,乙方回复的内容基本不是“收到”这么简单,也不只是说“立即安排”,而是会用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甲方的要求,而且尽量分成action plan 1-2-3, 请求确认;如果这个过程中有问题,也会一并提请甲方关注和回复。
第六,主动请缨。这个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
a. 发现媒体线索主动提供,表示愿意协调接洽或者待命;
b. 发现竞争对手的线报也主动提供,乐于提供相应策略(如需);
c. 发现问题状况也随时报告,并在初始邮件里就会提供1-2种可能的解决问题大方向,供甲方参考。
第七,内容过硬。可能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加上团队里总有文字功底出色的(比如记者出身的),我认识/接触的公关公司,给出的内容第一稿可读性就比较强,很少需要大动干戈修改的。当然这也和明事理的甲方密不可分。
第八,媒体关系。我相信国内briefing book, 媒体库这一类的东西大多是舶来的,果然美国的公关公司对此如数家珍。你去问他们一个记者的情况,没一会儿就可以给你呈现一个像模像样的资料包——注意哈,不是又臭又长的,而是最多半个pager 或者就是邮件里3-4行字, 但是把对方的代表作、近期作品和关注话题又狠又准地一网打尽。最后,会给一个方向性意见。
第九,相关话题1:在西方国家工作的记者其实通过公开渠道是挺好联系到的,最常用也最好用的就是邮箱,社交网络分别是X和领英。这两个平台(而非其他平台)的follower数量往往是衡量其影响力和存在感的指标之一。
第十,相关话题2:多方印证之下,我发现在典型的西方established corporate world和泛学界圈,被普遍认作是“国际媒体”的中国媒体是:南华早报;如果想要了解中国的信息,除了西方那几大家之外,大家会重点关注的除了南华早报还有Nikkei日经。但也仅限于以上。
基于上述,我的初体验是:北美的公关公司还是很容易让人将其归入“professional service"这个范畴的,当然这也和媒体生态密不可分。先写这些,有了更多成型的新想法之后再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