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OnHERWAY的第262篇原创文章
近期工作原因,支持了几场C-suite executives与国际主流媒体的现场采访。在此记录几点观察和心得,希望对于跨文化的媒体采访和传播(无论是中国企业出海,还是跨国公司在华)有所参考。
注:本篇提到的采访出版形式都是文字,未来我也会适时更新其他传播渠道的采访。
1. 企业传播部对采访的预先把控力非常有限。现场采访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话题本身的采访,比如某公司发布一个产品,那么采访就是集中以这个话题为出发点,发出的报道也是围绕这个话题开展的;另一类是建立联系,了解背景情况类的采访。这种采访会更看重发言人在现场的观点,一些数据和趋势可能运用在别的选题里,但是这次活动本身不会作为发布主体。
有意思的是,公关/公关公司对国际主流外媒的“把控力”很低(我的经验是肯定低于中国)。比如说,即便已经敲定了采访,没到活动正式开始,对方开口之前,你可能都不知道这次采访大体属于这两类里的哪一类,就更别提事先问到记者采访提纲,让公关提前建议答案了。这对于发言人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其临场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当然,传播部此时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帮助发言人“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梳理核心信息点。说白了,对传播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一些可操作建议包括熟悉来采访记者的风格,关注近期对方写的报道方向和话题等。
2. 国际顶级媒体也有非常划水的记者。做了功课的记者,几乎不会让发言人主动先打开话匣子,基本就是奔着主题去了,全程掌握主动;只有没做功课的人,才会想要先听一些泛泛的开场白,帮助自己进入状态。让我倍感惊的是,个别名声大噪的媒体也有敷衍的记者——采访迟到,问题模糊,全程开放式问题(注意,好的提问一定是松弛有度,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交替的)氛围很尴尬。当然,总体还是少数。
另外一方面,国际媒体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搞事情”。就我不够完善的实操经验来看,大部分记者编辑还是比较好沟通的,不会主动挑战你的观点,或者过度追问你一些细节。可能就是因为不提前分享采访提纲容易给人带来紧张感吧,所以只要能明白这就是别人的常规动作,也就没必要过分担心了。
3. 语言真的是一个大鸿沟!据我的观察,以前在中国/亚太举行的跨国公司高管发布会/媒体采访,大概率都是不同母语的人之间的交流。由于需要借助翻译交流,无论是信息的饱和度还是流畅度,都大打折扣!而且正是因为语言障碍,无论是记者还是发言人,都下意识容易”照本宣科“,凡事都要经过翻译真的会极大降低信息的自由流动。
近期的几场采访让我明显感觉到,面对相同母语的记者,发言人的语速比起不同母语的记者要显著加快一些,但同时状态更为松弛,也容易分享自己的个人例子。这样信息量陡增,而且一来一回的”对话感”很强。此外,恰是由于这种发散性的聊天,很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为其他选题铺路。这次就遇到两个记者表示想要为pipeline里的其他选题提前预订发言人之后的时间。这种自来水对传播部的KPI简直是重大利好。
4. 在采访现场,公关可以非常直接地问记者发稿计划。而记者一般都会和盘托出,比如有确定时间/没有确定时间但是一定近期会写/没有确定时间也不一定马上写,等等,通常也会加入发布渠道。说过无数遍,对于企业而言,要盯牢的是newsletter, newsletter, newsletter. 因为在西方,企业新闻但凡能上大篇幅的,如果没花大价钱就基本等着是大负面吧...
5. 之前我在《与海外媒体老师过招初体验|海外传播见闻》写过,西方记者非常看重“独家”(scoop), 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概念embargo review, 说白了就是我先提前单独放给你看,如果你愿意报道/采访,我会把自己的发布时间与你报道的发布时间尽量做协调,确保你的内容是第一个出街的。以前我在中国也收到过不少embaro news release, 似乎当时也没怎么太当回事;后来发现西方记者真的很在乎这个所谓“你有我无”,不过仔细想想这种exclusiveness 带来的爽感...我懂!
6. 千万让发言人准备好“closing remarks”。因为我发现主流媒体记者都喜欢在收尾时问这么一句:Is there anything I missed that is important to you? 这就相当于面试的时候最好要准备一个killer question to your potential employer——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可以锦上添花的。回到采访的例子,这就相当于给你多一个机会,把你的core messages给补充完整。
7. 请刻意营造一种personal touch, 从称呼对方的名字开始。上面写到文化同质性能拉近距离感,举个例子发言人和记者之间会下意识地称呼对方的名字!然而,我采访过那么多位外国CEO,在采访本身没有一个人叫过我的名字…也很少有记者会经常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多次称呼CEO。为什么不试一试first-name basis? 哪怕很生硬,效果不会差。回想那些“中国通”的老外朋友们,是不是都会入乡随俗叫一句“X老师”,无论如何这也是在朝着对方文化的方向融合的尝试。另外一个personal touch的方法就是要努力讲自己的个人故事啊…效果X5!
就先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