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的上海“省亲”行

文摘   2024-06-04 20:15   加拿大  

这是OnHERWAY的第266篇原创文章


各位,好久没更新。5月中我回了次上海,半个多月的“省亲”行,这是一场撕裂性告别之后的修复之旅。


我在2022年7月开启了西游记。由于彼时特殊的原因不便相聚,出发前跟太多人都没有proper farewell,包括亲友,也包括这座城市本身。


这次短暂回来,体会良多,坚持记录是日心得。我想尽可能减少游客滤镜,提供一个空降兵的视角,观察这座两年未曾踏足的城市。也谢谢与我见面时分享故事的朋友们。



城市内的区域差异显著

同样都在超一线城市的上海,城市不同区域和板块之间的差别正在日益拉大。如果说几年前的话语体系围绕着“次中心”“副中心”和“消费升级”,也就是不同板块之间功能日趋接近和标准化,如今中心和副中心呈现出升级保级并存vs降级的两种态势。

拍摄于东湖路⬆️


City walk的合适线路是属于上海的最抗打城区的(例如南京西路,静安寺,新天地,梧桐区),咖啡店鳞次栉比(某日我走在巨富长,不到300米的距离我竟然路过了近20家咖啡馆,而且大部分都是街头探出一个小门面的boutique store);而我此前居住的五角场/大学路板块,人气依然但引入的(标准和非标)快餐、饮料店数量显著,口味以非海派的辛辣重口居多,而且面食比例增加,应该是人口导入的结果,客单毫无意外会走低。此外,助动车数量显著提升,而且还多了此前未曾见到的突突车(大概这个样子,外面一个铁壳子👉🛺大举进军。

⬆️拍摄于五角场



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

在外生活后人会下意识进行价格比较。此行发现我居然已经习惯把人民币换算成加币来比较了。应该说,一般的基础消费品是很有性价比的,例如某天我点了一杯已经进军多伦多的Cotti库迪咖啡,在点评上团了券,最后支付0元。到店后需要扫码-注册-绑定美团券,然后按图索骥下单。也就是说,我甚至完全可以在家操作完,然后走去店里自提就无需等待。各种补贴背后是更为疯狂的圈地跑马。此外,新老茶饮品牌喜茶、瑞幸、茉莉奶白都被我抢到过5折以下的券。也就是说不到2加币买一份大杯拿铁,这在北美是很难想象的。

⬆️库迪咖啡千人千面刷到的0元购


另一方面,品质高些的产品(哪怕依然是吃喝这类),单价其实并不便宜。比如作为面包脑袋对上海的bakery异常上头,市中心的那些手作烘焙换算成加币后发现和加拿大所差无几(可能唯一区别就是如果dine in 则不需要给小费)。高端餐饮的价格要高于北美(例如Omakase)。

⬆️拍摄于泰安路


教育,焦虑

和三五好友聚会都提到下一代教育问题,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老师的,普遍反映上海曾经引以为傲的素质教育导向已然式微,“衡水化”倾向明显。这表现在:

1. 休息日明显减少,高考前某些高三学子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或者我孤陋寡闻了,至少我高三那年也不会学校集体补课到占用大部分双休日);

2. 招聘中学教师,倾向于有竞赛经验、有题海战术经验的国内各地生源,而非上海土著老师;

3. 年轻教师12-14小时的工作时长司空见惯;

4. 马太效应加剧:上海高中“四大名校”占据头部985录取的接近一半,区域内的市重点考进复旦交大的难度陡增(复交为上海惯常的好学校benchmark, 毕竟北清还是next level)。可以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


好友讲,如今的孩子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孩子本身要方方面面培养,一方面自己也要给力,不可偏废”。或许这可以变相解释上海创全球新低的生育率0.6。



人人喊卷

跟不同行业的朋友交流,普遍反映在整体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基本消费品行业是相对最扛打的,综合来看原因有三:

1. 无论日子如何,百姓还是要吃喝拉撒;

2. 该行业不太容易受到geopolitical reasons的影响,饼干洗发水唇釉理论上不存在卡脖子技术?

3. 消费品能带动较多的上下游就业,这是各方都乐于见到的。

“卷”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其实量看起来是企稳了、甚至回升了,但是价格上不去(过去的CPI走势可见一斑),导致整体营业额吃力,利润更吃紧,然而量的回升就暗含着劳动者反而更忙碌,这就是卷。

这次回来听说的裁员故事比例不算高;更多的情况还是钱少了或者钱不变,但是对结果的要求更高了,比如工作时长增加,产出的结果更好,配备的人手少了,一个人得做先前2、3个人的工作。

我的美甲师跟我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她的一位客人此前经常在午后2点多跑来做美甲(工作不忙,方便划水);过去一年多,她没有换工作可是每次都只能约在晚上做美甲(“比以前盯得牢多了,事体也多,根本溜不出去”)

⬆️拍摄于五角场


数据无处不在

数据首先反映在点外卖、网购的千人千面,系统对我们的分析已经炉火纯青,但凡你主动搜索过某个品牌,最低折扣的优惠券就推不到你。于是回去这几周,我和家人见招拆招分别在不同的茶饮品牌下单领优惠券,体会了N次0元购。这次回来发现最火的茶饮品牌已经变成“霸王茶姬”,所谓各领风骚一两年,下一个又是谁?

⬆️拍摄于五角场


“用数据说话”的理念也深入到每一个行业——在高校任教的朋友说,文科社科类的发表倾向于有数据支持的实证研究,纯演绎类的分析早已不是主流;义务教育到高中的教学亦然,考试难度、错题分析、班级成绩分布状况等不能凭借教师的直觉,而是要求做到每道题都得拿出正确率的统计,常见错题的错误原因也要有数据支持的排序。


再说说我日常关注的媒体传播行业——与部分同行交流后发现,纯粹的media engagement/building good will更加边缘,企业端的KPI是明确展现如何利用传播带动业绩(business leads转化,或者遇到危机时的0升级);媒体端的KPI,则是日常采访中的经营指标的显化。



外国人又多起来了

十里洋场,见到外国面孔才显得自然。这回走在上海的街头,外国人的数量相比2年前有了肉眼可见的回升。从其着装打扮上看,目测不少来自旅行团( 老外旅行团也有统一的旗子帽子衣服标配),大概得益于免签政策。根据我的不全面观察,年长人士和背包客青年人数较多(我看到不少人坐在新天地或者旧美术馆的路沿,拿出自己的封口袋吃干粮)加上大部分旅行属于短期逗留,其对经济的长期拉动作用还有待观察。

⬆️拍摄于外滩



服务态度值得点赞

这次回国给我留下最佳印象的一点!特别是泛政府类办事机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人全面接管一线,所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传统印象被再次颠覆。本次与出入境、公证处、车辆管理等部门都打过交道,工作人员态度好、业务熟、效率高,加上数字化的一网通办体系日益成熟,我自己体会到的办事效率和丝滑度很高。另外,见到好几位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用英文解答外国人的疑问。



我没有什么结论,只是作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记录一些自己的观感。其实最大的直观感受,无论周遭如何,依然能感受到人群里普遍存在的一种韧性:职场老兵还在一线奋战,家里的年轻人并没有如大规模传说中的“躺平”,而是选择了认真工作努力加班(尽管苦也是真苦);来上海打拼多年的我的美甲师和按摩师,在三年疫情期间他们所处的行业本身受到巨大重创,她们各自却还是挺了过来(而如今她俩的孩子,一个刚上大学,一个马上高考);给我力量的,甚至还有我不认识却天天见面能混个脸熟的快递小哥,在学校门口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虽然疲惫却充满希望的眼神…总之,见招拆招的生存观还是比摆烂更有市场。


很难“量化”我的这些体会,同时我的样本肯定也是片面的。生活本就是小马过河,只能就想起这回听好友在KTV里唱的《小美满》里的歌词:


“你愿相信什么,就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拍摄于上海迪士尼乐园



OnHERWAY
前英语媒体记者-现市场传播人-认证翻译; 关注语言|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