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的致命误区。

美食   美食   2023-05-12 15:10   浙江  

好久没更新了。万万没想到,前两天有朋友大老远跑来杭州,现场催更了。
今天简单写一篇。昨天刷到“贺老师说经济”的一条短视频内容《短视频的致命误区》,里面有一些内容对吐槽君挺有启发。所以刚好有了切入点,也顺便有了一个接近的标题。
而视频内的几点,让吐槽君很受启发。
1,总想着说干货,可干货再好,敌得过一双黑丝吗?如果没有黑丝,那还有洗地毯,修驴蹄子。总而言之,抢走用户注意力和精力的东西,一定是适合人性的,而非反人性的。
2,总想要精准粉丝。生产一样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卖出去。大家都想把产品卖出去,问题是这些人在哪里藏着,我们怎么才能把他们找出来?首先得扩大基础,其次再思考精准。
3,短视频之所以火,不是时间短,而是信息度集中。很多人能在短短半分钟中得到很多刺激点。
很多观点对吐槽君来说,如同醍醐灌顶。吐槽君往常过于佛系的态度,也使得自己一直在犹豫不决,而没有决定一个突破口。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咖啡行业的通病,大家都想着技术做精,用户抓准,想着被人发现,可结局往往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吐槽君的具体反思这里不表,这篇推文,就聊聊精品咖啡行业的几个致命误区。
1,太想着卖技术和精品咖啡。
这一点跟咖啡行业往常的销售模式相关联,说人话就是,在十多年前,咖啡最早的销售渠道在天猫淘宝等线上渠道,当时烘焙设备,咖啡豆资源不普及,线下很难找到一款好的咖啡。
也正因此,很多咖啡爱好者也因为精品咖啡,而由爱好转化为专业玩家。加上咖啡的商业一直不温不火,久而久之,很多咖啡人在思维习惯和思考路径上,总觉得精品咖啡更有价值。
而这些人凭借着自己对咖啡的满腔热情,慢慢掌握话语权,逐渐输出了很多观点内容也带领很多后来人。这里只是中性形容,不带个人评价
这两天看咖啡行业的杯测会活动,例如全球瑰夏咖啡,就能发现,咖啡行业还是秉持着“物以稀为贵”,“一招鲜吃遍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朴素观点,觉得自己只要卖干货技能,卖精品咖啡,过不了多久就会客如云来。
2,佛系经营,不以赚钱为目的。
记得以前有人说过,如果开咖啡馆想赚钱,那不如去开一家麻辣烫。
当时这话把吐槽君整不会了。因为麻辣烫行业也早已连锁规模化运营,觉得开麻辣烫就能赚钱的人,大概率对开店有什么误会。
毕竟开店涉及选址,产品,运营,营销,服务等各个部分,而复杂思考往往不是文艺青年所擅长的。
文青擅长的做白日梦,比如因为匠心,因为情怀而被人无脑追捧,或感动自己,无法自拔。
很多咖啡馆正是如此,不重运营,不重赚钱,问就是老子乐意,咖啡馆是失意青年的乌托邦聚集地。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自身眼界和智力问题,想努力又找不到方法,往技术或者奇奇怪怪的方向内卷。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咖啡馆,开始追求盈利,开始奔钱去,向钱看。很多人开始理性的将咖啡馆当成一个理性的投资和盈利手段。当然割韭菜的那几个不算。
3,追求圈子共识,而不注重消费者需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精品咖啡行业有许多关于精品咖啡的圈子,每个城市的咖啡馆圈子,比赛冠军与比赛选手的圈子,以及各类老资历倚老卖老的圈子,虽然这些个圈子没什么商业价值,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门道。
而在一个以人和技术为导向的行业内,业内共识往往会大于实际需求,因为业内共识容易达成,也能成为行业的壁垒,让人形成不明觉厉的感觉。比如soe,比如pass by,萃取这些动作与术语,往简单了说无非就是用单品咖啡做意式浓缩,加水,以及做杯咖啡。
而消费者需求过于浅显,往往集中在咖啡拍照要逼格,咖啡要不苦不酸,有个安静的地方谈点事情。至于技术上的事情,感兴趣的人会很感兴趣,而不感兴趣的人,往往是直接不感冒。
这里,岔开话题说两句,消费者对咖啡究竟有多少需求?
首先大家别因为头部品牌的扩张假象,而上头了,虽然瑞幸据说要破万店,星巴克也在高速发展,其他几个品牌幸运咖,诺瓦,manner都在高速发展,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这和大部分咖啡行业从业人员没什么大关系。
另外。从数据上看,头部品牌的发展固然好,但是现磨咖啡行业的CR5(指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3%(2021年数据),而现制茶饮行业的CR5为58%。言下之意就是,咖啡行业的品牌规模化程度,其实远远不够。看起来咖啡与茶饮行业之间,有很大一部分上升空间,但是不等于现磨咖啡市场,可以完全参照现制茶市场发展模式。

具体数据来源:《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德勤2021年4月。

总结一下,精品咖啡行业的致命误区,当下看有三点,1,过于重视精品包袱,2,对经营完全没有概念,3,不注重消费者需求。
接下来,我们聊聊精品咖啡如何破局?几个关键点。
1,别总想着卷精品咖啡
对大众的产品,可以弱化精品咖啡的价值,现在还没有到卷咖啡豆品质的地步,对爱好者,可以有对应的产品提供。但是别想着面面俱到,既吸引大众消费者,又能转化专业爱好者,做梦都不带这么做的,总归有一部分的取舍。当然要是采取多品牌战略,总归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也容易子品牌与母品牌区隔不到位,从而互相抢生意。
2,回归理性经营,把咖啡当成一件能赚钱的生意
不管咖啡品牌,咖啡馆,还是精品咖啡,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生意,怎么样被更多人注意到,怎么样吸引更多人来买,怎么样权衡投资与回报。就像开店选址,怎么样预判流量,怎么样培训员工,如何服务客户,如何定价,归根结底都是需要思考验证打磨,而非简简单单,头脑一热,想做就能做的。
3,在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中进行挖掘。
咖啡市场虽然打得热火朝天,但是这个品类远没有进化完全,到开始卷原材料的地步。
说人话就是,消费者对咖啡还有各类需求,线下咖啡馆的产品口感创新,打卡拍照,以及产品融合,空间场景上的需求,都没有被完全满足。而线上的咖啡豆产品销售体验和产品创新,场景延展,以及销售模式,都能有很好的创新突破。
对于咖啡创业人员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往细分领域去创新,不是一面看着别人创新一面说,行业好卷啊,大家把能做的都做了,把所有能想的地方都想到了。然后没有下文,就又埋头去打比赛,又去精进技术了。
这时候,关键问题来了,现在的精品咖啡行业,还想要创业做品牌,还想有所突破,还容易吗?
吐槽君只能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做梦,就没有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觉得创业难,不妨找个项目去仔细了解一下,加入其中,一起创业打拼。
所以文章最后,给那两位从成都赶来,见面就催更的朋友,打个广告。与朋友兜妈相识许久,对咖啡行业都有共同的看法,需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经营,独特的差异化,用高效的设备,让咖啡成为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事业,而非头脑一热就往精品咖啡行业扎下去。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咖啡赛道超车的机会,确定不了解一下嘛
吐槽君的碎碎念

另外,关于某品牌创始人的二次创业,

吐槽君觉得,他们品牌最大的毒药。

就是创始人自己,毕竟人品摆在那里。

坏事做多了,天道有轮回。

——喝咖啡的吐槽君

咖啡吐槽君
这是一个一本正经而又喜欢胡说八道的咖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