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彭定康先生
—纪念香港回归倒计时一百天
注:27年前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香港回归倒计时一百天之际,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为庆祝香港回归征文。当时的我激情澎湃,一气呵成,写就此文。后来,内地多家报纸予以转载。今天是香港回归27周年纪念日,特发此旧作,以示纪念。
香港回归倒计时指示牌告诉我们:离香港回归祖国只有一百天的时间。在这最后的一百天里,中国人民还在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努力工作着。香港的回归是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
就在中华民族的子孙们额手相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令人尊敬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邓小平先生。邓小平先生用他的智慧为香港的未来绘制了一幅动人的蓝图。他的伟大构想,将和他的名字永存,并将付诸实现,一雪中华民族百年之耻。
关心香港命运的人们不会忘记另一个人,一个在香港回归的主旋律中弹奏不和谐音符的人,一个夕阳下啜咽最后晚餐的末代港督,他的中文名叫彭定康。
彭定康先生是道地的英国贵族后裔,承袭着先祖的福荫。或许在老祖宗的陈年旧梦中,早已知晓遥远中国的博大和富饶;或许在大英博物馆的历史书籍中领悟了老祖宗们的“武功”。彭定康在成为政客之后,也念念不忘在遥远的东方被称为龙的国度。终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他在好友英首相梅杰的提携下,接替了卫奕信的港督职务,于同年七月赴任。
彭定康先生本不叫什么“彭定康”,他的本名叫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据说,当他走马上任之时,中文公事管理局照例送上几个译名供他选择,他一眼就相中了“彭定康”三个字,据说是取“稳定安康”之意。可见,彭总督当初也是想安安稳稳过几天好日子的。
彭总督上任伊始,给中国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印象是比较好的。因为他一再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管理香港的出类拔萃的英才,并口口声声要把六百万香港市民的福祉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上。在对华关系上,他表示要把对华关系当作首要事项加以处理,并致力于建立良好关系。他还说,他本人与首相和外交大臣的个人关系密切,有利于他在港开展工作。他的这番表白确实换来了不少赞赏。人们等待着不同凡响的彭总督付诸实际。
彭总督一上任就身着便装到处巡视,和平头百姓一起挤地铁,喝凉茶,和小贩握手,抱路上的儿童亲昵,替电台主持古典音乐节目,开放港督府举办音乐会。一个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的港督顿然让受中华文化熏陶的香港人渐生敬意。彭总督在港督府内部也刮起了民主之风,他鼓励下属“直言纳谏”,开展平等讲座,还网罗人才成立“智囊团”为自己出谋划策,俨然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这时候,他的治港蓝图也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完成了,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政改”方案。在中方的强烈反对下,彭总督自恃后台强硬,开始了其既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又违反“基本法”的“征程”。
彭先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是一个“矢志不移”的人。尽管他的所谓“政改”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他却依然我行我素。为了和中方对抗,一方面,在香港单方面推行他的“政改”方案;另一方面,他风尘仆仆、不辞辛劳远涉重洋去日本、欧洲还有美国、加拿大游说。但是,除了花掉几百万香港纳税人的金钱,以及获得一些廉价的口头支持之外,似乎一无所获。彭总督的功绩不仅如此,还有香港“新机场”问题,“货柜码头”、“批租土地”等等。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抵不上彭先生的所谓“直通车”的“功绩”。在彭先生的“英明”指引下,那些立法局的议员只好在七月一日半途“下车”走路。
彭先生的“丰功伟绩”还远不止这些,在中英近二十轮谈判中,因为彭先生的“英明决策”曾数度搁浅。
回顾中英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历史,应该追溯至一九八二年。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挟马岛战役胜利之威,拟按她的模式解决香港问题。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却让“铁娘子”失望了。这个绵里藏针的老人,洋洋洒洒地将他的构想告知世人,也告知了“铁娘子”,这就是“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架下,中英两国的政治家经过艰苦和认真的谈判,终于在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就香港问题签署了联合声明。
上溯一百多年的历史,英国在和中国的交往中确实没有扮演一个好的角色。从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到瓜分中国的领土,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英国殖民主义者带给中国人民的除了战争就是灾难。
如果彭定康先生读过这段历史,不知会作何种感想?也许会感叹世事的不公,自己错过了那个只需几艘炮舰和几千名英军士兵就可以把清朝的王公大臣们吓得屁滚尿流的时代。只可惜,那个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似乎已经将大英帝国的“大”字给改成了“没落”,香港也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要解决问题,就要乖乖坐下来谈判,当然免不了讨价还价,只是不要再耍什么花样了。
仔细回想,彭定康先生不仅是一个称职的维护英女王利益的末代总督,还是一个颇为称职的政治教员。他让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六百万市民认清了彭先生所贩卖的“民主”是什么东西。中国人民长期深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渴望民主和富裕,他们想知道彭先生的“民主”到底能给香港百姓带来些什么。很快,香港的市民就发现,在“民主”的幌子下,彭先生带给香港的是社会的动荡,生活水平的下降,失业率的上升,此外就是手法更高明和更隐蔽的对香港的大肆掠夺。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认清了这一点,开始不买彭先生的账了。
中英在香港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新机场一期工程即将完工,货柜码头已开始兴建,政府批租土地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九九六年岁末,香港选出了首任未来特区行政长官;一九九七年年初,又选出了香港未来行政区立法会主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跳动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的计时钟昭示着香港在向祖国走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香港是中国人民的香港,即使没有“可爱”的彭定康先生,中国人民也能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或许,彭先生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想有所作为,这是允许的。一个跳梁小丑的把戏,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同胞会以极大的兴趣欣赏的。
庆祝香港回归典礼的会场即将完工,庆祝香港回归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已准备就绪。在不到一百天的日子里,“尊敬”的彭定康先生还能做些什么呢?你的那些陈词滥调也许没有几个人听了,你的“民主”的小把戏或许只有一些智商欠佳的人去欣赏了。或许,偶尔召唤昔日“旧臣”去谋划“良策”也要避人耳目而偷偷地进行了。
在不到一百天的日子里,末代总督—彭定康先生还能看到什么呢?或许,你希望看到的东西是不会出现了,你口中所谓“可怕”的后果却没有可怕地出现。除了喜悦庆回归的人群,还有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而回流的人们,然后就是香港繁荣的经济。在那个中国人民兴奋的时刻,彭总督看到的只有那面降下的挂了一百年的“米”字旗,还有威武雄壮的解放军驻港部队。除了这些,你还能等到和看到什么呢?最后,只能夹着皮包走路。
据悉,彭定康先生卸任回国之后,准备另组新党,开创伟业。很好,很好。彭先生不愧为“杰出”的政客,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为逝去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再立“新功”的话,那些早已故去的老殖民者也该三生有幸,并感叹后继有人了。只可惜彭定康先生只能在抑郁之余到大英博物馆去重温昔日的旧梦。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悲伤,数年的香港总督肥缺也足以使你安享晚年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别了,彭定康先生,祝你回国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别了,彭定康先生。美丽的东方之珠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她属于六百万香港人民,属于十二亿中国人民和她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