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痛,多半与气血亏虚有关!艾灸补气血,这样做!

财富   2025-01-06 06:50   福建  

在我分享艾灸的这五年时光里,见过各种各样被疼痛困扰的人,其中一位大哥的情况让我对足跟痛这个问题格外关注。



大哥来找我的时候,满脸痛苦之色,他说最近足跟疼得厉害,尤其是每天早上,脚刚一着地,那钻心的疼痛就从足跟传来,使得他走路都变得一瘸一拐。


他尝试过很多方法,换了好几双软底鞋,也贴过止痛膏,可都没什么效果。

 

像大哥这样遭受足跟痛折磨的人并不在少数。足跟痛,就是一侧或双侧足跟部出现疼痛的情况。


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是因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导致足跟局部的筋骨得不到足够的滋养;


或者是受到了风湿的侵袭,阻碍了气血的运行;还有可能是曾经受过外伤引发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足跟痛大多源于肝肾阴虚,筋骨长期处于缺乏滋养的状态,再加上风寒湿邪的入侵,造成了筋骨的慢性劳损。


筋脉一旦不通畅,气血被阻滞,疼痛就随之而来。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滋补肝肾、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以及温通经络。



 说说不同原因导致的足跟痛:

 

气血亏虚型:足跟疼痛是“慢性子”,逐渐加重,皮肤不红不肿。白天活动时,身体的气血运转起来,疼痛会稍有缓解;


可一到晚上,气血安静下来,疼痛就加剧了。常伴有神疲肢倦的感觉,面色苍白,稍微有点风就觉得冷,还特别爱出汗。


看看舌头,颜色淡白,脉搏又细又弱,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肝肾亏虚型:这类足跟痛往往难以久站。足跟皮肤没有红肿迹象,但腰膝酸软无力,常常头晕耳鸣,眼睛看东西也不清晰。


舌头颜色淡,脉搏沉细无力;如果是阴虚的情况,舌头会发红,脉搏细数。这是因为肝肾不足,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滋养。


风寒湿阻型:疼痛的范围更广,足跟连同足部或其他关节一起“抗议”,局部还会肿胀,下肢感觉沉重、乏力。


每到阴雨天或者寒冷天气,疼痛就像被“激活”一样加重。舌苔呈现薄白,脉搏濡缓,这是寒湿之邪在体内作祟的表现。


 外伤型:有明确的外伤经历,受伤的足跟部位时不时会红肿,疼痛是尖锐的刺痛感,轻轻一碰就疼得厉害,走路时更是雪上加霜,疼痛加剧。

 

虽然说原因不同,但艾灸这一传统疗法却能为各种足跟痛带来缓解。



艾灸的原理并不神秘,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热之气顺着穴位进入经络,而经络与脏腑紧密相连,这股温热就能深入五脏六腑。


气血被温暖后运行更加顺畅,血脉通利,筋肉得到滋养,疼痛自然就减轻了。

 

重点艾灸以下几个穴位,效果显著:

 

肾俞穴:这个穴位在体内对应肾脏,是肾气转输到背部表面的关键穴位,位置就在后腰,与肚脐眼正相对,向左右两侧各移动两根手指宽的地方。


艾灸肾俞穴,能促进肾脏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功能,不仅让身体更强健,还能起到抗衰养颜的作用,让人找回活力满满的状态。



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中间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舒筋活络、祛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缓解足跟疼痛。


太溪穴:在脚内侧内踝骨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里,它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水液的发源地,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滋养肾脏的“生命之水”。


艾灸太溪穴,能激活穴位,使新鲜血液驱散足跟淤血,从而消除疼痛。


涌泉穴:当脚趾向下弯曲时,脚心处会出现一个凹陷,这就是涌泉穴。


它被誉为“人体强肾第一穴”,就像一个肾气开关,艾灸此穴,能让肾经之气从脚底涌出,向上滋养全身,为身体提供充足动力,缓解足跟痛。


 

除了艾灸,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踮脚。


经常踮脚可以促进足少阴肾经的气血通畅,肾经气血一通,足跟就能得到滋养,疼痛也会随之减轻。


踮脚还具有保肾精、益肾气、固肾中阴阳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足跟痛这毛病,虽常见却恼人,不过好在艾灸能帮忙。艾灸简单又实用,大家不妨一试。


我们平时过日子,谁没个头疼脑热、腰酸背痛脚跟痛的时候?这其实就是身体在提醒咱得关心它了。


艾灸就是个贴心的“小助手”,花不了多少钱,也不费多大事儿,却能给身体带来不少好处。


别小瞧了这传统的法子,它能让我们的身体暖起来,经络通起来,疼痛少下去。从今天起,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把艾灸用起来!



真心希望你也能够遇见艾灸,感受那份独特的温暖与舒适,让艾灸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份喜爱与陪伴。


如果你在艾灸时感到困惑,难以找到准确的方法,别担心哦!
你可以随时扫码添加我的微信。

我会用最真挚的心,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确保你能够享受到艾灸带来的舒适与效果!期待为您服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感恩遇见,期待每天在这里与你相遇

波浪艾生活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一个懂健康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