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也有“六尺巷”,礼让经典堪比安徽桐城

科技   艺术文化   2024-10-19 12:51   福建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特地参观了桐城六尺巷。习近平说,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鲜为人知的是,在厦门同安,曾经也有一条“六尺巷”,其经典故事不亚于安徽桐城,堪称“厦门版六尺巷”更为巧合的是,安徽桐城在隋唐时期也叫同安。

清代福建水师提督、同安人吴必达处处与人为善。他在修房子时,原本已有设计图纸,并开始施工,叶姓邻居找他商量,希望巷子能留宽些,最好可以让轿子转弯,方便出入。吴必达一口答应,真的把右侧护厝缩小退出巷宽,宽到轿子也能横着走的程度,导致护厝右侧比左侧窄了几米。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传统民居十分讲究左右对称的,为了邻居一个近乎苛刻的说情,吴必达不惜代价予以满足。

位于同安区溪边社区的吴必达故居(清风亮剑摄)

吴必达对于邻里的礼让气度,还远远不仅于此。

在古时候,厦门同安南门外的岳口潭仔尾村居住的大多是叶姓人家,当地称为“潭仔尾叶”,“潭仔尾叶”因人多势大,常常欺负与之不和的紧邻溪边村吴氏,溪边村民斗不过只得忍气吞声。

清朝乾隆年间,溪边村的吴必达做上了大官,吴姓村民们兴高采烈,认为是向“潭仔尾叶”报仇的时候了。趁一次吴必达回乡祭祖之机,村民们就去请求他出口恶气。没想到吴必达不肯,村民便用言语激他也怕“潭仔尾叶”。吴必达说:“不是我怕他们,咱村与潭仔尾叶可谓世代冤家,常年打来打去伤的伤、死的死,谁也讨不了便宜”。
村民们不解地说“咱也不是想占便宜,但不能老受欺负,趁提督现在有权有势不讨个公道,要等到啥时候”。提督劝乡亲们说:“有千年潭仔尾叶,无百年吴提督;今天就算我们打出这口气,哪天我失势或死了,潭仔尾叶又来报仇,怎么办?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在他的坚持下溪边村没有发难潭仔尾叶。潭仔尾叶的老大知道后深受感动,立即带领各房头代表到溪边村向吴提督赔不是,吴提督则以礼相待,自此后两村和好,直到今天,两姓从未再发生大的冲突……

2017年,笔者曾以社情民意方式向有关部门建议:以修缮吴必达故居为契机,恢复清朝原始风貌,重点是复建“右窄左宽”护厝的原有不对称结构,“留住轿子可以横着走的巷宽”,进一步拓展建设为像安徽六尺巷那样的著名美德教育景点。


【同安城区的必达天桥,名字就源自吴必达】


背景资料﹥﹥﹥

【吴必达简介

吴必达,清雍正八年(1730)年武进士,为清朝武官,乾隆二十五年入京陛见,赏戴孔雀翎。历任广东广海寨水师守备、广东香山副将、1758年任浙江温州水陆总兵、1760-1763年任广东左翼总兵官、1763-1764年任广东全省水陆提督军门、1764-1769年福建水师提督军门(1769年兼管澎台水陆官兵,是台湾清治时期地区最高军事首长)。

1769年(乾隆34年)奉旨接任戴廷栋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他因罪从福建水师提督降任,後旋即又被革职调往云南。

1766年(乾隆31年),当时的福建水师提督吴必达之母九十一大寿,乾隆皇帝曾御赐一匾 ,亲书 “萱寿延祺” 四个大字。这块匾额现在仍完好保留,悬挂在同安吴必达故居里。

安徽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存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坚定立场
说些闲话,聊点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