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峇峇”“娘惹”语音解密她的文化基因

科技   2024-11-06 19:00   福建  
2022年9月24日,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两位华裔青年找到笔者求助。他们于2017年在厦门注册了一家叫做“小娘惹厨房”的餐厅,主打以娘惹为特色的南洋菜品,在闽南开有多个餐厅,颇受当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但在不久前,他们收到法院传票,有一家注册更早的哈尔滨“小娘惹餐饮”起诉他们侵权:要求他们主即停止使用并销毁餐厅内带有“峇峇(巴巴)娘惹”等相同或近似相关标识及装潢,删除相关APP、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侵权文字、图片和内容,禁止在提供服务或对外宣传时使用上述标识;并且赔偿经济损失。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年表示,他们就是“峇峇(巴巴)娘惹”族群,难道峇峇用不了“峇峇”,娘惹叫不得“娘惹”?
这起官司引起了海内外文化界和法学界的强烈关注。

何为“峇峇”“娘惹”?源头在哪?文化IP权属归谁?

【央视热播剧《小娘惹》剧照】
一、什么叫“峇峇娘惹”?

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峇峇”“娘惹”词条均未收录其中。“峇峇”(音bā bā),又作“巴巴”;后者虽有收录《现代汉语词典》,但解释为形容词后缀,如“干巴巴”等,与前者词义无关。关于“峇”字,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峇厘,印度尼西亚岛名”。另查《康熙字典·集韵》:“峇”字,渴合切,音溘();山形;《正字通》山窟也;一说同峆(hé)。尽管汉语中早有此字,且在古代有着另外的读音和语义,但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只保留了作为印尼地名的峇厘含义,说明中印之间自古往来密切,文化相互影响颇深。

再查百度、360、搜狗等百科,全都收录有“峇峇”“娘惹”词条,释义也基本相同。“峇峇娘惹”在百度百科的词条后缀加注了“明朝人后裔”,释义为:

“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所生的后代,大部分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称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音译,即土生华人,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

二、为什么叫“峇峇娘惹”?

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教授、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婉彬对于这个族群颇有研究,她在福建日报发表的《峇峇娘惹文化的福建原乡元素》一文中,援引了这个名称来源的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峇峇是孟加拉的土话,原本用于对欧洲籍儿童的称呼,在印度人向马来亚地区(即现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笔者注)移民后,该称呼被用作称呼华人儿童,渐渐演变成对华人男性的统称;

另一种认为,峇峇的名称起源于马来语,为马来人对华人的尊称。娘惹这一称呼也是起源于马来语,代表了小姐、夫人此类女性”。

黄婉彬还写道:“部分学者觉得该词由福建话‘娘娘’发展而来,因此娘惹在取名时,名字里经常带有‘娘’字。郑和时代就居留在马六甲地区的明朝后裔,成为峇峇娘惹族群形成的源头。到了明清之际,马六甲地区又成为一些明朝遗民海外避难的一大所在,其中又以来自福建漳泉的移民为绝大多数,福建移民及其后裔构成早期马六甲华人社会的主体。到了19世纪,峇峇娘惹才发展成为一个和其他华人群体不同的次族群”。

笔者据此推测,这一名称有如南洋骑楼被称为“五骹起(ggoo6ka1gi5,厦门音)”一样,带有强烈的闽南文化基因。“五骹起”的“五”(ggoo6),发音是闽南语,“骹起”(ka1gi5)则为英国测绘单位,即英尺的马来语音译。

简简单单一词,带有三国的元素。

为什么这么叫呢?

古时候南洋大多地区沦为英国殖民地。这里常年闷热多雨,于是,英政府强令沿街商户搭建5英尺(约1.5米多)的廊道,以便过往客人避雨、乘凉。由此形成美丽而又实用的南洋一景。后来被华侨带回闽南,借鉴到大量的建筑和街道建筑,又成为闽南一大特色。

三、“峇峇娘惹的文化基因密码

经过笔者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华人反复交流比对,“峇峇娘惹”在马来语和闽南语中的音义基本一致。

在闽南文化区域,有一句几乎要被当代人所遗忘的俗话叫做“三代成峇”,这个“峇”字,此处意指“番仔囝”,即华人在国外或境外生养的孩子。“三代成峇”的意思是说,一个家族到了国外或境外,经过几代人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不同于国内的另外一番模样;再往外延伸另一层,寓意人或事经过时间的积累,往往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马来语系的峇峇(巴巴)娘惹,除了和闽南语读音一致、表意相近之外,词源也有很大关联。

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华人华侨口中的福建话,其实大多指的是闽南话。笔者分析推测,“峇峇”“娘惹”称呼与闽南语词源关联有三:

其一,闽南人尊称妻子文读音为“娘囝”(lniu2gnia3),称未婚女生文读音为“小娘囝”(xio3lniu2gnia3);福建许多地方称呼母亲为“娘惹”(厦漳泉)或“娘礼”(莆仙)。

其二,闽南人,或者应该说古代中原地区为女孩取名常用“娘”字;也常用于尊称;并被带到了海外。比如,辜鸿铭曾祖母名字中就加有“娘”字。他的曾祖父,泉州府同安县辜厝村(今厦门市翔安区古宅)人、马来亚首任华人首领甲必丹辜礼欢有一妻一妾,在其墓碑上的名字都加了一个“娘”字。在吉打的配偶写作“颜梅娘”,在槟城的配偶写作“苏忆娘”。

其三,仔细分辨马来西亚华裔的日常口音,“峇峇”的发音经常念作(pā pā),这个词,不仅和代表男性的爸爸在闽南语中同音;而且和男性生殖器“卵脬”(lan5pa1)音谐义近。在闽南语中,与婴幼儿有关的词汇,经常有意模仿小孩讹变声和叠音,“生卵脬”和“生papa”音近义同,就是专指生男孩。或是因此而成为男生称呼。

此外,‌在古汉语中,“娘”一般指年轻女子。《康熙字典》释义为:“娘,《唐韵》女良切。《集韵》《韵会》尼良切。并同孃。少女之号。到了唐朝,“娘”字更是被广泛用于女性的名字中。同时,“娘”字也有“纯洁美好”的象征意义;甲骨文中的“娘”字,声旁“良”表示纯洁美好,形旁“女”表示在男子心目中妻子是天下最美好的女子。

闽南语和福建话,较好保留了“娘”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原始基因,并随着中国人播迁海外,融入异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闽南文化与马来文化交融碰撞,逐渐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涵盖民俗信仰、服饰、美食等等方面,尤其以“娘惹菜”更为世人所熟知。它是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融合而成的南洋美食,是闽南人喜爱的甜酸、辛香、微辣等风味

娘惹菜的核心要素在于酱料,要由十种以上产自中国、东南亚的香料调配而成。除了马六甲地区以外,娘惹菜早已传到马来西亚全境,以及中国、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作为南洋客主要祖籍地和出发地的厦、漳、泉和潮汕地区,更是早就娘惹飘香,风靡至今。

作为中马人民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和互鉴的产物,峇峇娘惹文化以其多元融合的色彩,在南洋世界绽放出独具特色的光芒。对当今世界各国、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也有借鉴作用。

【图为位于厦门滨北路的娘惹菜餐厅】
基于此,2023年8月,厦门“小娘惹”与哈尔滨“小娘惹”餐饮达成和解,中马娘惹菜传人握手言和,今后将共同开发经营娘惹菜,一起传承和弘扬峇峇娘惹文化。
开放包容、和谐共赢。
好!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助力华裔赢得“小娘惹”商标使用权

【厦门SM二期蓝宝石5楼的娘惹餐厅】
—————————————

参考资料:

1.黄婉彬《峇峇娘惹文化的福建原乡元素》( 2022-04-18 福建日报)

2.百度百科词条《峇峇娘惹(明代人后裔)》
3.菜品图为黄阳鸿提供,剧照和骑楼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坚定立场
说些闲话,聊点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