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建筑为啥大量以“南”命名?这里面大有文章……
科技
2024-10-28 16:40
福建
走进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到处可见“南”字系列楼群、路名和单位名,比如尚南、道南、建南、福南、南薰、南强等等;犹如繁花迷眼,让人诧异不已。有人会说,因为厦门在南方、是闽南,而陈嘉庚又系南洋发家,喜欢“南”字并不奇怪呀?要我说,这话只算答对了一半,关于厦大和集美学村的“南”字,里面是大有文章的;寄托着陈嘉庚等老一辈教育家的一番深意。
2024年10月26日,笔者在“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研讨会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2024 学术年会当中,发表“从尚南情结看陈嘉庚的文化自信”主旨演讲;试图为大家解开这个谜团。演讲中,笔者从陈嘉庚的“尚南情结”,亦即陈嘉庚喜爱的“南”字建筑楼群、南音等方面入手,试析深藏陈嘉庚血脉中的中华文化基因,及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在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的楼名路名中,“南”字的出现频率最高,且都是礼堂或地标等重要场所。比如集美学村的中轴线叫做“尚南路”,地标建筑名曰“南薰楼”和“道南楼”,集会场所称为“福南堂”;厦门大学的礼堂也叫“建南大礼堂”。除了在名字中尚“南”之外,陈嘉庚还酷爱古老南音,1950年回国后创办了闻名遐迩的集美南音社;而且钟爱南方端午的扒龙船,建设了全球首个人工龙舟比赛专用池,亲拟了首个龙舟现代体育赛事规则等等。从“南”字路名、楼群,到南风、南音,陈嘉庚的这种“尚南”情结,固然与他生长于南方尤其是闽南有关;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嘉庚先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这在清末积贫积弱、备受世界列强凌辱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民初扫除中华传统文化、废掉汉字的一片呼吁声中;尤显难能可贵的独醒和卓越超群的远见。集美学村中轴线名为“尚南”,顾名思义,就是推崇、注重一个“南”字。这个“南”字,当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简单意思;而是源自于一个宋代的理学典故。答案就在尚南路两侧的南薰楼和道南楼。这个名字,表达了嘉庚先生兴学的目的,以及他对于家乡人民的拳拳仁爱之心;那就是祈望“南风”可以解除百姓的愁苦,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它出自宋代理学家程颐的“吾道南矣”,大致意思是理学南下,实现文教的南北均衡。在宋代以前的中国,文化上一直是北盛南弱的。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被传为千古美谈的“程门立雪”主角杨时,二度北上,到河南洛阳拜程颐为师。因学习勤奋,学业优异,深得老师赏识,得到“二程理学”的所有真传。学成回归之日,程颢对旁边的人说:“吾道南矣”。意思是他的理学成就从此南下了。后来果真如此,杨时传李侗,李侗传朱熹,朱熹立闽学,传出了闽南一带“海滨邹鲁”的美誉,有力促进了南方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文教方面的快速发展。这个就是陈嘉庚办学目的所在,也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目标——文教之风南下,实现教育均衡,从而促进地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南薰楼有一个匾额,上刻“薰风南来”;厦门大学创办的企业,大多以“南强”为商号,一切不言而喻。无独有偶,由陈嘉庚等福建人创办的新加坡第一所学堂,也叫“道南”。1907年,陈嘉庚等110名闽侨在新加坡发起创办“道南学堂”,专供福建子弟读书。初创时的道南学堂,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中华儒家启蒙教材。1910年,陈嘉庚被选为道南学堂第三届总理,他率先认捐2000元,向闽侨募款四五万元,建起一栋三层楼的校舍,并从国内聘请校长、教员。1912年新校舍落成,道南学堂改称道南学校,为福建会馆属下第一所新式学校。这个道,就是中华文化之道;就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的,集美学村“温、良、恭、俭、让”等楼名文化;就是出自《易》《诗》《尚书》《论语》《孟子》《墨子》《庄子》《礼记》《左传》《荀子》《史记》《晋书》《春秋》等等传统经典,镌刻在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建筑群中的闪亮名字。1950年陈嘉庚回集美定居后,得知一位造船师傅精通南音,立即聘请他组建南音社。在陈嘉庚的推动下,参加南音社的集美村民多达一百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集美南音蔚然成风,远近闻名。嘉庚之所以喜爱南音,除了个人兴趣以外,还有就是对于中华礼乐文明的推崇。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礼记·乐记》进一步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其后的战国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也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对音乐教化的作用和速度给以系统的阐述,认为音乐流传而使人志趣清明,礼法修明而使人行为端正,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闽南最为雅正的曲艺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源自晋唐,它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自北向南”的空间传播,“自上而下”的阶层流动,以及本地化和民间化的变迁和定型。这长达800多年间的战乱,导致包括士族和皇族在内的大规模移民高潮发生。与此同时,文化南移,河洛语和中原音乐也随之南下。南音由“ 指、谱、曲” 三部分组成。现存三千余首古代曲谱中,内容主要涉及历代故事、古代诗词、风俗民情等,劝善意味深长,教化作用突出。因此,陈嘉庚建立南音社团的目的,休闲娱乐是一方面,更紧要的是借助声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熏陶,提升乡民整体素养,造就“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的优风良俗。很多人知道,陈嘉庚建造的集美龙舟池,是我国第一个人工龙舟赛池;就连具体的赛事规则,也是陈嘉庚直接参与拟订。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让中国人最为厌恶的,无疑就是“东亚病夫”四个字。“凡真诚爱国者,视全国当如人一身,拔一毛而知痛”。因此,他一直苦苦寻找治世良方。端午的龙舟竞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扫除病夫之讥、医治散沙之病。可谓一举两得。首先,古人设立端午节的初衷,主要就是为了祛病防疫,应对“毒五月”。后来演变成了纪念屈原和激励爱国之志。其次,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龙的来历,就是中华各民族各部落团结凝聚的象征所在。龙的基本特点为“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但有一个共识就是:应为古代各大部落图腾的结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谁消灭谁,谁吞并谁;而是兼收并蓄,集合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和骄傲;遗憾的是,亦为清末民初所遗失和欠缺的,也是导致近代中国备受凌辱的根源之一。第三,龙舟赛事既能强身健体,又最能弘扬爱国精神,体现团结和尚武精神。1921年10月10日,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双十节”运动会上高呼:“此次运动会,意在发扬精神,锻炼身体,扫除病夫之讥,并望能以学界少数而影响及于他界人士”。1942年新加坡沦陷,陈嘉庚避居爪哇三年,写成《住屋与卫生》和《南侨回忆录》。目的还是针对“东亚病夫”和“一盘散沙”问题。其中,《住屋与卫生》一书的封面上特别加了引题:这说明,嘉庚先生不仅有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心,而且已经为胜利后的事情做了安排。陈嘉庚出生在清末,成长于民初,这是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中华民族最为悲惨的时代;也是大多数国人对于中华文化最为不自信的年代。作为一位走遍世界的商人,陈嘉庚在办学当中既不崇洋又不排外;既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能吸收他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保持着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独醒和卓越远见,令人惊叹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