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泉漳驿道进入厦门,从小盈铺一路往西,过了位于今天内厝莲塘村的店头铺,穿过官路村,经新圩桂林七里,20里外就是沈井铺了。
在今天翔安区辖地,沈井系古代陆驿三铺之一,但地位不如小盈,商业不及店头。查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内厝的店头村,位居三驿之中,是因“古代同安通泉州古道经此,并于此开店铺,故名”。而小盈岭历来为兵家必争,明郑军队就在这里和清军血战过两场。至于沈井,则无此相关记载。
好在,这里曾经隐居过台湾的医祖。
沈井社区在马巷镇北部,东南与曾林、桐梓毗邻,西至同安洪塘,北邻新圩镇辖沈井、长生洋、芸头3自然村。
沈井自然村为沈姓始居地,有大井长年不涸,故名。大井至今尚在;现多为多魏姓、陈姓。长生洋自然村在社区西南部平原上,取安生长久意,居民多陈姓。芸头自然村在社区北部,正对洪溪芸坝,故名;村里多沈姓。
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记载:“明末沈佺期曾寓于此”。
曾在沈井隐居的沈佺期(1609年—1682年),南安水头侯源(后园村)人,崇祯年进士。曾在明郑军中任职,被公认为在台湾传播医学的第一人,台人尊称为“医祖”“医圣”“医神”而顶礼膜拜至今。
沈佺期年少时,常跟着行医的父亲,沿着南同乡间古道,在大帽山、妙高山等地采药。因受甘露寺名医妙月师祖疼爱,得其悉心传授深奥的医经医理。十几岁时,就已粗通岐黄之术,可以独自行医。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沈佺期高中进士,可惜生不逢时中,入朝不过一年,明朝灭亡,他只能悲痛万分地返回故里。先后隐居南安水头鹄岭白莲寺、新圩大帽山甘露寺,以及马巷沈井村等地。
1661年,沈佺期追随郑成功,为之协理军机,将士称其为“中丞大人”;延平郡王对他十分看重,常以“老先生”尊称。1662年,就在驱荷复台后的第三天,郑军由于水土不服,许多人得了痢疾。沈佺期利用早期在甘露寺学到的医术,亲自上山采药,并让士兵煎服,果然药到而病除。“神医沈中丞”因此在台岛成名。之后,沈佺期行医足迹遍及台湾各地。尤其是对土著患者一视同仁,尽心医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台岛新老居民之间的矛盾,深受郑军及高山族同胞的敬仰和爱戴。
到了晚年,沈佺期更是广招门徒,倾其所学,为祖国传统医学落地台湾打下良好基础,造福无数苍生,成就了一番伟业。
(翔安古道7:南同小路走出台湾医祖,沈佺期师从大帽山甘露寺法师……)
文章开头提及,在今天翔安区辖地的古代陆驿三铺当中,沈井铺的地位不如小盈,商业不及店头。但在其不远处,却繁华了一个闽南重镇。
在交通运输条件有限的古代,水运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贸易工具。
查阅康熙版《大同志》中的县境图,沈井铺南邻海面,标注有一个“马家港”,直通大洋。这个马家港,就是现在的马巷了。
关于马巷的兴衰,据传早在朱熹初到同安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他为马家港下谶语曰:
五百年前利不通,五百年后通利地。
果然,在朱熹过化同安五百年后的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一处颇为繁华的集镇;“人居稠密、商贾辐辏,店铺栉比、烟火万家”。
对马家港的繁荣起到关键作用的,当然是地理位置,尤其是古道。不只是马巷,同为闽南四大繁华古镇的灌口、水头、官桥,全部都在漳泉驿道沿线。
因为紧挨着陆地驿道,又是沈井铺边,马家港旁,依靠便利的水陆运输便利,这里一直是安溪、南安和同安货物贸易集散地,素有“车轮滚滚,纸字千万捆”的美誉。
因感念朱熹当年预言的“马巷梦”成真,清乾隆十一年间(1746),由马巷商人出资,特地建了一座“通利庙”,俗称“大宫”。在通利庙后的同一年,又有林姓绅士捐资,兴建文昌阁,朱子神像随之请进阁中。通利庙则主祀保生大帝等神佛。
对此,清光绪版《马巷厅志》卷十“通利庙”篇章中也有记载:
“通利庙在四甲大街。朱子簿同时过此曰:五百年后必有通利之所,里人因此建庙”。
通利庙和文昌阁的兴起,必然对当地人文产生很大作用。三十年后,马家港迎来更大机遇。
至于马家港为什么、什么时候变成马巷;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是这样说的:
“马巷原名马家港;另传为马姓商人所居,故又称马家巷、马厝巷;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同安县东部的民安、翔风两里及同禾里之五、六、七都置马巷厅,设通判,直属泉州府”。
据乾隆版《马巷厅志》记载,马巷设厅,源于时任福建都督钟音奏请。理由是:同安县太大,向来是福建省最难管制的地方;而且,这里民风彪悍,争强斗狠,不法之事时有发生;同安县衙又距离此地太远,防控无力。特别是:
“该县东翔风、民安、同禾三里……皆系沿海村落,多属大姓聚居,每恃离城窎(diào)远,尤为逞强不法。知县一官,鞭长莫及,查察难周”。
首任通判万友正在《马巷厅志•跋》一文中,很不客气论道:
“银同海滨斥卤,俗趋利轻生,一言不合,聚众械斗。重洋内港,舣舟横劫,不第白昼,祛箧探丸,于都市里为尤甚”。
清朝设“厅”,大多用在新开发的地区,或者是少数民族的区域;目的是更好的治理地方。马巷厅乃泉州府派出机构,行政长官通判为正六品,级别比同安知县还高。
可惜的是: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厅,复称马家巷,仍归同安县”。
更加遗憾的是,万友正抨击的“趋利轻生,一言不合,聚众械斗”之风,直到民国还愈演愈烈;一条条血腥案例,在《同安县公安志》记载中触目惊心。甚至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仍然时有发生。
因为这个,让马巷屡屡错过最佳历史发展窗口期。
曾经闻名遐迩的繁华古镇,在很长一段时期,沦为贫穷落后的“同安东半部”;直到2003年翔安区成立之后,才又迎来发展的春天。
但是,失去了叫“马巷区”的机会,没有了区政府驻地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