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周代就设有邮驿传递军事情报,到唐朝时站点就已基本遍及全国。
但就闽南而言,直到宋元时期,才有完备驿道系统。大体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
在古代翔安区境内,除了多数人熟知的泉漳驿道,以及小盈岭和沈井两个驿铺之外;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水陆兼并驿道,设有下尾店、圣林、刘五店三铺。
乾隆版《马巷厅志》刊刻的该厅舆图可见,通往漳州的官方陆道,从小盈岭驿铺下山,经鸿鼎、沙溪、内塘保、店头、曾林、石茂岗、沈井铺、洪坑保、三忠保后,直奔同安,延伸入漳。
鸿鼎,应为宏鼎保之笔误,清属绥德乡九都,大致范围在今天马巷朱坑,内厝前垵、鸿山、后垵、黄厝、许厝、新安等一带。
沙溪,名字不变,现为内厝镇上沙溪、下沙溪。
详查厅舆图,以小盈岭下的鸿鼎、沙溪为起点,也就是现在的翔安中部和南部,还有几条支线:
其一是经下尾店—蓬莱保—圣林;沿海线走李彭蔡保,经东界保到刘五店;内陆线则转洪林湖,经炉山龚保到马巷街。
这一条的靠海主线,就是水陆兼并驿道了;曾设有下尾店、圣林和刘五店三个驿铺,从刘五店下海直达厦门岛,然后通往台湾乃至外洋。
1722年,清政府首任台湾巡查御史黄叔璥,赴任时走的就是这条道。在台任职期间,黄叔璥安辑流亡、博采舆论;清正廉明,有所作为,因而留任一年。著有《台海使槎录》,内分《赤嵌笔谈》《番俗六考》《番俗杂记》三篇,对台湾风土、诸番、民俗、物产等多有记载。该书详细记载了清朝水师营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情况,是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铁证之一。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代同安县在原有“两驿十二铺”的基础上,又设水陆兼办八铺,分别是:
五通铺、永丰铺、官澳铺、平林铺、草市铺、北门铺、厦门铺、金门铺。
清朝改设为:
乌涂、康方、兑山、集美、高崎、莲坂、厦门和凤、金门和凤八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保存金厦两个和凤铺,其余六铺裁废;改设下尾店、圣林、刘五店、五通、句塘、金鸡亭六铺。
下尾店铺,位于现在内厝镇霞美店自然村。蓬莱保,清属绥德乡十都,大致为今天的吕塘、大宅、茂林、东园、霄垄、珩厝、莲前村一带。相当于现在香山街道辖区。(翔安古道17:香山古道“香”何处,因何“香”?“香香两两”有下联了……)
圣林铺,经新旧地图反复比对,并根据闽南语谐音和当地文史爱好者研判,应为原属新店、现归香山街道的西林。李彭蔡保,清属绥德乡十四都,大致为今天蔡厝、彭厝、浦园、前浯社区一带。
东界和刘五店名字,倒是数百年不变,直到今天还在。
有点可惜的是:
“不久又废,再改设金门渡口、石浔二铺,连同旧有金厦和凤二铺,仅存小道四铺”。(2012版《厦门地名志》)
在圣林铺,这条官道另开了一条支线,转洪林湖,经炉山龚保到马巷街。
洪林湖,即洪琳湖保,清属明盛乡十三都,大概范围在今新店、东坑、湖头、洪厝、洪前、钟宅等社区一带。
炉山龚保,清属十三都,大致是现在炉前、下后滨、下许、垵山等社区范围。
在圣林铺分开的两条支线交汇处,造就了新店昙花一现。或许,也为今天的繁荣埋下伏笔。对此,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的“新店”一段有明确记载:
“明清时泉州往返厦门古道过此,乾隆年间在此设‘圣林铺’。居民多洪姓,属‘柏埔’洪姓支派”。
虽然圣林铺属于小道小铺,且设置时间不长,但对于新店的发展,那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因为有驿铺,使得原有的民间小路,变成官方道路,北连驿道,南通海路,尽享水陆运输之便。尽管后来不再是官路了,但并不影响民间往来使用。(翔安古道16:新店其实是四百年老店,古时依傍水陆驿铺发点小财)
在现今翔安区辖地范围内,还有乾隆版马巷厅舆图上没有画出的几条古代交通线,位于当年马巷厅设置时没有纳入、仍属同安县管的新圩北部:
一条是同安县北通泉州、南达漳州的罗田-豪岭古道。
即西汉时期闽越王进兵南粤开辟而成的“厦门史上第一道”,起点位于今天翔安古宅山根岭,终于今同安禾山。后来逐渐延伸到现在的集美苎溪,通往漳州和广东南部。(翔安古道1:为啥是闽越王开了厦门第一条道路)
另一条是同安至大盈古道东线。
自同安县城向东,经五甲、梅山、布塘、上宅、新圩、前山、村尾,越过县境的双塔,进入南安县至大盈。古道的上半段即现在的同新路。
再一条是新圩至马巷古道。大致与现在的新马路重叠。
所有这些道路,还有穿梭其中的九溪,以及西部与同安交界的三忠溪、东部与同安交界的东溪,构成了翔安古老的水陆交通线;滚滚向前,直奔大海。
它们,犹如分布翔安大地的动脉,流淌着翔安先民艰苦卓绝的血液,挥洒着青春年华,记录下一篇篇动人的历史人文篇章!
道者,道也。
这些纵横交错的地理“古道”,又该蕴含着多少人文“古道”,请继续跟着我们循迹《翔安古道》,追溯“古道翔安”。
拓展阅读点击:翔安自传:一文读懂千年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