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原意为水边地,指江海边凹进去的地方,后引申为港湾。
在翔安区金海街道澳头村,有一个怀远湖,水域面积将近三万平方米。其实,这就是澳头的“澳”了。百年之前,这里停泊的是大大小小帆船,这个凹陷处,就是澳头古渡避风港了。
澳头渡口早在宋代就已形成。明朝初年,堂号“芦山”的苏姓和堂号“乐安”的蒋姓先后在此耕耘落户。脚下是贫瘠的土地,眼前是浩淼的海洋,恶劣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澳头人坚韧的性格。当农耕所产不足于维持温饱,滩涂所出不足于累积财富的时候,澳头先民就将幸福生活寄望于海洋捕捞和航海贸易,同时也萌发出海洋商业意识,衍生与海洋有关的习俗。
澳头渡口临近刘五店航道,获得许多商机,从而迅速发展造船业和海上贸易业。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解除“迁界令”开始,澳头先民竞相出海贸易,纵横异国他疆,他们建造的南船向北可航行到天津、秦皇岛和锦州;向东可抵台湾和琉球,向南可达广东、越南。一百多年前,澳头工匠就已经制造出能够远涉重洋,载重数百吨的双桅大帆船。
道光元年(1821年),一艘大型木帆船从澳头渡口出发,经厦门岛,穿越波涛汹涌的南海,直达新加坡,成为我国第一艘直航新加坡的货船,也是新加坡开埠之后承接的第一艘商船,开启了从澳头渡口直航南洋各埠的先河。
此后,澳头村民不断驾驭着双桅帆船,运载货物和乡亲前仆后继下南洋,使这个濒海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侨乡,许多村民通过涉洋交易,家道逐渐殷实。据粗略统计,澳头村现有侨胞超过两万人,遍布实际各地。
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厦门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在道光癸卯年,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9月正式开埠通商。一方面,西方廉价的工业商品通过厦门港,倾销到闽南地区,导致内地许多手工业工匠失业或破产;另一方面,当地所生产的瓷器和茶叶源源不断通过澳头渡口,转运到厦门港,再经厦门远销海外。
就在厦门开埠的这一年,历任松江知府、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四川总督的苏廷玉回到故里澳头。他兴致勃勃地伫立家乡的海滩,远眺海平面的桅帆,欣然在两块花岗巨岩上,分别题写了“鳌石”和“超旷”。
苏廷玉字韫山,号鳌石。刻有“鳌石”的摩崖石刻立在苏氏祠堂旁边,体现了澳头村民如磐石般的性格;刻有“超旷”的摩崖石刻立在澳头海边一座小山丘上,展现出澳头渡口海天一色,寥廓舒展的场景,抒发出澳头船工开拓的视野。
苏廷玉从政期间,秉持“为人清白,为官清正”的宗旨,因而赢得了“双清”名臣的美誉,这也是今天横跨怀远湖的“双清桥”的命名由来。
2015年,工作人员在清理怀远湖的时候,挖掘出不少宋代瓷器,数量最多的是“同安窑”代表瓷品——珠光青瓷。这种瓷器主要产于汀溪镇的许坑窑和新民镇的新民窑,釉色以淡褐黄釉为主,其次为青釉、青白或灰白釉。有碗、碟、瓶、罐、洗、钵等多种器形,使用刻、划、印等装饰技艺。
澳头所承运的物资,不仅在日本、朝鲜、吕宋、苏禄、安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畅销,而且还跨越印度洋远销到东非沿岸,甚至还转运到地中海沿岸。
民国时期,澳头成为福厦公路的终点站,这里商店林立,商旅摩肩,街道交错,赢得了“澳头镇”这一别称。
临近澳头古渡口的东南角有一座奉祀天后妈祖的广应宫。该庙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四百年来,这座妈祖庙守护着海内外澳头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2017年4月,由海内外澳头乡亲集资,总造价70多万元,高达七米多的妈祖石雕像在广应宫左前方落成。整尊妈祖雕像宏伟壮观,庄严肃穆,面朝大海,成为澳头社区新地标。
澳头人开发了锦州港
文/蒋永泰
1740年,澳头南北船蒋氏船队,开发锦州市西海囗码头,这就是我国北方大港锦州港的前身。
据辽宁锦州西海口真武庙碑文记载:
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福建同安澳头蒋家驾船到北方通商,九月九日遇大风,船被刮至锦州天桥厂附近海岸(今锦州港西海口工业园区),登岸后发现该处荒无人烟,杂草丛生,是一片未被开发过的盐碱地带。当即请天桥厂一位姓才的人作向导,去锦州城勘查地理。得知锦州是一个较大的古城,是辽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理想的物资集散地。船队靠岸处距锦州约六十华里,物资运往锦州销售甚为方便,同时还可以将北方的土特产品载回南方销售。
在这个地方开辟一个通商口岸较为合适。
因此,船队回澳头后就在蒋氏家庙中议事,商定每房出五条船,五房共出船二十五条。再次载货到锦州天桥厂海域,船队登岸后,一方面销售货物,一方面采用抓阄的方式划分地段,每房建一条街,同时着手修建码头。因东面有个东海口(又称马蹄沟海口),蒋家就把这个无名之地定名为西海口。
西海口码头经过蒋家人的开发建设,很快就成为辽宁西部一个很繁荣的帆船商港。进口船只来自全国沿海各地,来自福建、广东的船叫雕船、乌船或红头;来自江苏、浙江的船叫杉船;来自天津的船叫卫船;来自山东的船叫登邮;这些船每年都来一千艘以上,运来上述各地的物产、药类和外国洋货。出口货物主要是粮食和油料作物。
清朝在西海口码头设立巡检实行管理。当地由驻防守御协领派员设卡,征收进口船规,作为捐税,每船收规银二十两,咸丰十年开始加倍征收,每船收规银四十两。
据史书记载: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王阿济格的五世孙爱新觉罗·敦敏曾在西海口当过税官。由此可见,西海口建码头不到二十年就迅速繁荣起来,吞吐量逐年增多,当时还把闯关东来的河北省沧州地区穷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十八帮,专门负责装卸货物。当地老百姓流传这样一句话:“卸不完的西海口,填不满的锦州城”。
西海口的极盛时期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同治初年此地又准运杂粮出口,遂使东海口进出船只云集而来,那时桅杆林立,商旅接踵,一派富庶繁华的景象。至清代光绪初年,由于牛庄、营口商埠相继开通,到西海口的船只日渐减少。后来京奉铁路修通,海运一落千丈。西海口成了渔港。
当年,蒋家船队(北方统称南船)使用的船只一律为木帆船,载重量大约在四、五百吨左右。南船一年走两个往返,每年的农历正月由南方载货来,秋天装货往南方而去,十一月中旬(小雪)南船第二次到西海口。澳头到西海口,船只需在海上航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西海口极盛时期,共有蒋氏族人二百多户一千四百多人。他们除了以“乐安”为堂号外,每房还各有自己的商号,分别是锦头,振发、元兴、元昌、元盛。
西海口衰落后,振发号部分人远赴新加坡发展;元兴号多数人固守西海口;元昌号有的回南方,有的去了新加坡,也有人去了山东省烟台、龙口地区。现今留在东北的澳头蒋氏后裔,主要是振发号和元兴号的人,主要聚居在锦州港的西海口、朱家口、孩窝铺社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西海口码头,定名为“锦州港”。到2019 年,锦州港口岸吞吐量连续 3 年突破亿吨大关,位于全国沿海港口第 23 位,成为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港口,是中国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