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古道16:新店其实是四百年老店,古时依傍水陆驿铺发点小财

科技   2024-06-22 18:43   福建  

新店村,也就是现在的新店社区,早在2003年行政区划时,一转眼由偏远渔村变成区政府所在地,彻底实现了华丽转身。

【新店新兴街|心惦新店】

其实,这个地方虽然名为新店,但却是一处如假包换的老店了;从明代有店至今,至少已有400多年历史。这与翔安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记载:当地人代代相传,古时候,有人在往返东坑小码头的古道上开设茶站,后来在此歇脚的过客越来越多;到了明代,洪厝村民迁居此处开店经商,所以取名曰“新店”。

相关史料记载,明代同安县在原有“两驿十二铺”的基础上,又于小道设水陆8,分别是:

五通铺、永丰铺、官澳铺、平林铺、草市铺、北门铺、厦门铺、金门铺。

清朝分别改设为:乌涂、康方、兑山、集美、高崎、莲坂、厦门和凤、金门和凤8铺。定额铺兵每铺2名。

乾隆二十六年(1761),保存金厦和凤2铺,其余6铺裁废改设下尾店、圣林、刘五店、五通、句塘、金鸡亭6铺。

这次新设六铺之一的“圣林铺”,就在新店。对此,2012版《厦门市地名志》有明确记载:

“明清时泉州往返厦门古道过此,乾隆年间在此设‘圣林铺’。居民多洪姓,属‘柏埔’洪姓支派”。

有点可惜的是:

“不久又废,再改设金门渡口、石浔2铺,连同旧有金厦和凤2铺,仅存小道4铺”。

虽然圣林铺属于小道小铺,且设置时间不长,但对于新店的发展,那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因为有驿铺,使得原有的民间小路,变成官方道路,北连驿道,南通海路,尽享水陆运输之便。尽管后来不再是官路了,但并不影响民间往来使用。

尤其是她所通往的刘五店,别称镏江,因在明初在此开设有五家店铺而得名。早在宋元时代,镏江港区就已经是同安“珠光瓷”的主要输出港口。尤其是乾隆二十六年设置驿铺后,这里更是成为通厦门、过台湾的两大水陆官道之一。至光绪中叶,这里已是颇为繁荣的贸易港,并有大商船开往奉天、天津、广东、台湾等地贸易。民国初期,每年从上海、天津等地运回北纱、大豆、羊脯等货物;又从台湾运回糖和大米。


【业翔民安关于古渡刘五店介绍】

194910月后,刘五店港被列为军港。

1981927日,刘五店港第一次运输新鲜蔬菜直达香港,正式与香港、澳门通航,成为福建省对外开放的启运点之一。

古时候的新店,位于泉漳驿路—刘五店港古道的必经节点,因此尽享地利之便,跟着沾光成为店铺林立的小镇。

当然,她的繁华程度和贸易体量,远远不能和马巷相提并论,还得是等到2003年,翔安区政府落在此处,新店方才完美逆袭,傲然屹立于厦门东部。

坚定立场
说些闲话,聊点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