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古道5:新圩小道藏大道,金柄布衣胜官绅……

科技   2024-05-11 19:34   福建  

【布衣古道之上鸟瞰金柄村】
说到北同安通往泉州的古道,不管是有文字记载的史料,还是口口相传的路径,多数人指向的,当然是古宅十八弯了。前些年,又从距离古宅数公里外的金柄村,挖掘出一条明代“布衣古道”,不仅在2014年全线修缮一新,而且列入市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2014年翻修的金柄“布衣古道”,微翔安】

【金柄村布衣古道】
位于翔安新圩镇的金柄是厦门辖区内历史最久的村庄,没有之一。她拓荒于唐代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翔安古道4:第一道旁有个第一村,至今1300多年了……

据金柄村老人介绍说,当代人到泉州南部东田、官桥等地,若是步行或骑脚踏车,基本上都从古宅走;如果去水头,则走小盈岭。听说更早时候,去泉州除了从古宅走罗田古道之外,还有另外两条上山捷径,都通往大帽山。一条就是布衣古道;另外一条陡峭狭小,只有上山砍柴或到茶园干活才走,姑且称之为“樵夫古道”。因为20世纪茶园已废,也没有人烧柴火了,所以逐渐湮没。

【布衣古道上的玄武庙】
至于布衣古道,因为连着玄武庙,长期有香客行走,所以保留至今。在机动车尚未普及的年代,金柄人到大帽山,如经路坂尾走大路,自行车也只能推着走,所以有些人依然选择步行走这些小路。

【模拟情景,摘自网络】
曾几何时,这里浸润着挑夫走卒的足迹与血汗。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先民们挑着俗称“南安担”的货物,翻山越岭,徒步百里,远至官桥、安海等地,直通泉州。

所谓“布衣古道”,形成年代无从查考;过去当地人称其“石帮”,“布衣”之名应为今人所云;源自明代金柄著名理学家黄文炤。

在接近玄武庙的半山腰上,有一汩涓涓细流,又有大石为坝,故名石帮;因为地处险峻峡口,高低落差很大,遇上暴雨倾泻而下,极易形成山洪毁坏村庄。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返乡定居的名士黄文炤组织村民修坝,并勒石记之。石刻高1.12米,宽0.6米,题曰“石帮记”。上有“石帮洪瀑,雨必成灾,殒吾良陌,且伤观瞻”等字眼。落款为“季韬谨撰”。这个季韬,就是黄文炤了。

黄文炤(1556-1651年),字懋显、又字季韬,号毓源。祖籍金柄,出生于晋江安平里外祖父曾仲魁家。因终生未仕,时人称为“黄布衣”。因出身名门又有理学成就,且其兄黄文炳为明代进士,官至三品;故在明末清初备受敬仰,显赫一时。

这也是布衣古道得名的由来。

【金柄村景】
在厦门民间,自古就有“未有厦门,先有同安;未有同安,先有金柄”的俚语相传。唐垂拱二年,也就是公元686年,泉州黄守恭捐地建造开元寺后,让五个儿子分布到今天的南安、惠安、安溪、翔安、诏安发展。金柄村就是四子黄肇纶的落脚之地。

按照黄氏族谱记载,金柄一世祖黄肇纶育有七子八女,到了唐至德二年(757年),已发展成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就在这一年,黄肇纶的第五个儿子文彦考中辛丑科进士,若真有其事,那便是古同安史上中举第一人。族谱还说,公元787年,也就是黄肇纶开发金柄100年后,其子孙就有24位进士。遗憾的是,厦门乃至福建地方史志对宋代之前的历史鲜有记载,有关黄氏一族在唐代的具体史迹难以查证。

虽然族谱记载或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金柄黄氏一族的科举成就绝非空穴来风。康熙版和民国版《同安县志》均有“东黄西石,并为甲族”的记载;指的是唐代率先开发厦门(古同安)的两大科举望族。东黄,即今天翔安金柄黄氏;西石,指今天集美苎溪石氏,后迁高浦,明代后四散分居。

到了宋朝同安设置县治后,黄肇纶十六世孙黄济、黄万顷先后进士及第。直至明清金柄黄及其分支中举者不胜枚举在这当中,黄文炳最为突出,且史书记载最为详尽。

黄文炳(1548-1606),字懋新;明万历癸酉(公元1573年)举人,丁丑(1577年)进士。历任浙江东阳、广西平乐知县,南户部榷淮安闸关,陕西参政等职,一生清正廉明,政声斐然。(翔安金柄村的骄傲!三品大员黄文炳堪称明代浊世中的一股清流!

黄文炤是金柄罕见的返乡大贤,笔者多费点笔墨介绍一下。他虽未当官,但出身名门,父黄怀为泉州府庠生,兄黄文炳是进士。14岁娶临江太守陈选之女,此后赁居于泉州城西铁炉铺五塔巷,24岁中秀才。

黄文炤学富五车,游历颇丰。崇祯六年(1633年)开讲堂于泉州笋江“在兹堂”,集徒讲授理学。后迁至一峰书院。3年后,经东林党前辈黄道周和曾樱的倡导,正式成立“笋堤社”,集徒邀友,讲经论史,成为泉郡著名的民办书院,

闽南俗话说:有状元学生,无状元先生。

黄文炤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参与创办的“笋堤社”之教育成果显著。自崇祯九年至十六年(1636-1643),社中学生连中两解元、十进士。

【金柄黄氏宗祠内的“天恩存问”】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建隆武政权,在吏部尚书张肯堂推荐下,御赐黄文炤“天恩存问”金匾,并命地方官月送肉米布帛。当年十月,黄文炤应召入京(福州),朝廷本要封官留用,黄文炤力辞不就。朝廷念其年老“姑准回家”,令地方官发银300两为刻书之费,刻完进览。圣旨备尽褒美之词,称他为“有用之真儒也”。

黄文炤活到96岁,一生著作颇丰,有《道南一脉》《仁诠》《理学经纬》《太极图说》理学名著;也有《南台志》《九日山志》等文史,还有《琴庄》《随笔》《问答约言》散文集等,可惜大多已散失。日本皇家图书馆藏有其数部作品。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

黄文炤虽已作古三百多年,但金柄人没有忘却,一直尊其为“布衣祖”而怀念至今。他在家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度,甚至超越官居三品大员的其兄黄文炳;还有他的先辈,官居宋代琼州(今海南)知府的黄万顷等人。

让其留名的,虽然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乡间小道;但其承载的,不仅仅只是历史的脚印,还是绵绵不绝的乡里亲情,更是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坚定立场
说些闲话,聊点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