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古道4:第一道旁有个第一村,至今1300多年了……
科技
2024-05-09 19:50
福建
古宅村,位于厦门东北端尽头,再往前一步,那就跨出厦门地界,登上泉州云峰般的绵绵群山了。古宅之名,虽然乃从“辜宅”谐音而来;但一个“古”字,倒也恰如其分,这里确实是古韵十足的村落。在西汉闽越王开辟的古道旁,能够追溯到的人类活动遗迹远至商周时期。2016年,有位村民在古宅溪的西岸捡到一块奇特的石头,厦门考古专家郑东看了照片后确定,这是商周石器的石锛,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按照古宅出土的这个石锛大小和形状看,应为有段石锛,它可不是普通农具或生活用具,而是古代闽越人用来造船的工具。古越人善舟楫、习水性。越王勾践曾描述越人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所以,有人称百越人为“海洋民族”,称“百越文化”为“海洋文化”。闽南文化中向海而生的精神,就是中原人南迁与百越人交融碰撞而来。汉武帝时(公元前111年),以“闽越地势险要,越人彪悍多反复”为由,下令“悉徙其众于江淮之间,东越地遂虚”。大批的闽越宗族和军队被迫迁往江淮地区,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大致在今天河南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以北一带。其他闽越人有些逃入山中,有些则出海逃到附近岛屿,成为后世的“岛夷”或“山畲水疍”……古宅村现有居民大多姓黄,再往前,还有辜姓,以及林姓、郭姓等等,是一个五方杂居的多姓村落。古宅黄姓族人乃金柄黄分支,系古同安两大望族“东黄西石”之一。至于古宅辜姓,也是古同安赫赫有名的家族,源自“白礁辜”(今属漳州龙海),宋元时期迁居此处,清代举族下南洋。从目前掌握的史料分析,英属马来亚槟城首任甲必丹辜礼欢、清末狂儒辜鸿铭、台湾巨商辜振甫等等名人,祖籍皆为古宅。(北大原始档案证实辜鸿铭祖籍地在……)黄辜乃至其他族群的到来,均与古宅古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依据多个版本《泉州府志》以及《紫云黄氏族谱》相互印证,古宅黄氏远祖在泉州开元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黄守恭梦到桑树尽生莲花,便将自家桑园全部捐建寺院,初名莲花寺,因现紫云盖顶祥瑞,后改紫云寺,唐代开元年间再改为开元寺至今。在首任住持匡护禅师的建议下,失去土地的黄守恭让五子分居各地发展。四子黄肇纶最终选择在今天的翔安金柄村一带繁衍,到了明代,地盘拓展至现在的后埔、后亭、古宅、大帽山、新圩甚至更远的海内外地区。金柄、后埔、后亭、古宅等等黄氏主要聚落,大抵位于“厦门第一道”起点数公里范围内。公元686年,还没同安县,也没泉州府;直到黄肇纶迁居金柄一百多年后,即803年,才有“大同场”的建制,至于同安县,那是黄肇纶开基金柄200多年后的事了。在唐初时期,黄肇纶家族要从紫云寺(今泉州开元寺)来到金柄(今厦门翔安金柄村),只有西汉开辟的古道可走,只能从今天的翔安区古宅村下山。翻遍厦门各类典籍史册,尚未发现比她更早的村族拓荒记录。据此,笔者在2017年提出金柄乃“厦门第一村”的说法。这里边有个定义:那就是忽略闽越先民建立又被汉武帝清空的“谜一般村落”;只计今天厦门市行政区域内,且有多个史料相互佐证,母庸置疑,又是存续至今的传统村庄。2023年5月30日,笔者从古宅辜厝头出发,翻过辜山,来到与古宅交界的南安东田水洋尾村。这里居住有近千口辜姓人家。有一个看守辜氏宗祠的老人家说,以前有听说古宅有辜厝,有辜氏宗亲,但不知道是否为同宗。就在笔者有些失望的时候,有位辜氏长者拿来了一本《泉州市南安28都水尾田族谱白话版》,这是翻译自进士辜志会修于明代万历癸酉(1573)的辜氏族谱(原本珍藏在台湾),辜志会乃进士出身,官至四川叙州府同知,所撰族谱内容应该较为可靠。族谱说:水洋尾辜氏一世祖叫辜遯(音dùn,通遁)麓,和他的两个儿子从白礁迁徙,先到同安沈井,再到南安(水洋尾)。这个迁徙路线,也是沿着古道而来的;从宋元时期形成的漳泉驿路,折向西汉就已开辟的罗田古道。
在清代之前,从白礁至沈井,再到水洋尾,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古宅都是必经之地。从水洋尾辜氏族谱大可确定,在今天翔安沈井边上的姑(辜)井、同安的小古(辜)宅等;历史上确实有辜氏人家拓荒于此。在这之前,古宅村出土了一块元大德九年(1305)的墓志铭,名曰《辜仅娘矿志铭》,上刻:“仅娘,本邑辜文兴之女,赍志早逝,今卜佳城于十八弯下,名邦坪埔”。(何丙仲、吴鹤立编纂《厦门墓志铭汇粹》)可见,至少在元代之前,古宅就有辜姓家族定居于此,时间节点也与水洋尾辜氏族谱记载相符;还有宋代铺修的“十八弯”,最晚也在元代定名了。离这块墓志铭出土位置的不远处,就是现今古宅水库大坝,名曰辜山,紧挨着辜山脚下的,便是当地人称之为“辜厝头”的地方。所谓辜厝头,指的是“辜厝村头”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为古时“同安县辜厝村”划一个大体的位置:这个“辜宅”,原先指辜氏祖宅,和黄氏宗祠挨在一起,至今仍在。或许是因为辜氏外迁、辜厝湮灭,辜厝村名逐渐淡出;但辜宅犹在,叫着叫着,慢慢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地名,并讹变为今天的“古宅”。直到如今,在当地方言中,古宅之“古”还是叫成平声“辜”,而不是读成上声“古”音。【上为古宅辜氏祖宅,下为槟城辜礼欢老宅】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辜礼欢因加入天地会被清廷通缉,举族逃往暹罗(今泰国),后来又辗转迁居马来半岛北部吉打,成为在吉打瓜拉姆达的甲必丹(殖民地华人首领)。最终定居于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再次成为该地区第一位华人甲必丹。辜礼欢及其数代后裔,凭借掌控天地会海外主要经济实体义兴公司,成为马来半岛有名的开埠先驱和华侨领袖。他和他的后裔,对槟城、吉打一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辜礼欢,这个翔安古宅人了不得!他是马来西亚的开埠先驱……)辜氏退出古宅后,其他几个姓氏也相继迁走,大致在民国之后,这里几乎是清一色的黄姓族人了。凭借占据泉漳古道的便利条件,以及南来北往的赶考士子和客商影响,古宅村自古崇文重商,成就斐然。虽然缺地少粮,但却素有“小官商”的美誉。古同安六个解元之一的黄维岳,就是从古宅村考出去的。这里的先民源自中原内陆,但不会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一代传过一代的教育是“出外才有出头天”。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的先民和辜礼欢一样,纷纷跨洋过海,过番谋生。直到民国初期,还有黄希鳖、黄玉带、黄福华等一大批古宅俊贤在新加坡、越南等地筚路蓝缕,发展为当地翘楚。全盛时期,仅在新加坡的古宅村华侨就占据了整整一条街……千年古道遗风浸润下的古宅人,心中楷模是敢闯敢拼、不怕凶险、勤劳致富的华侨;心里念想是读书、经商,进城、出洋,拼一份家业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