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谈起赘婿,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些人马上会脑补着各种无奈、委屈和辛酸印象。其实在历史上,上门女婿实现逆袭而飞黄腾达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当上皇帝都有。
挑近的讲,厦门有翔安的萧山派许氏,集美的珩山王氏、凤林王氏,海沧的龙山邱氏等等家族,皆由入赘发家,并繁衍成当地望族;往远的说,唐代诗人李白、清朝权臣左宗棠,还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等等,也是赘婿出身。
所谓赘婿,就是上门女婿,民间俗称“倒插门”。
由于过去三十多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频率恐怕将成为历史之最。
“招进来”还是“嫁出去”?
“两头顾”还是“纯招入”?
“孩子跟谁姓”?
诸如此类,已成近些年谈婚论嫁所绕不开的牵扯。
好在现在许多年轻人比较无所谓,纠结的大多是长辈。
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排斥赘婿呢?
因为在古时候,尤其是秦、汉、隋、唐乃至五代时期,赘婿的身份地位确实很差,不仅不允许 “考录公务员”;甚至与犯官、游民和位列“下九流”的商贾一样看待。
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以适遣戍”。
意思是说,秦始皇把逃离原有户籍的游民、上门女婿、商人等,发配到边疆戍守。
再如《汉书·晁错传》也记载:
“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
汉袭秦制,对赘婿也好不了哪里去,明文禁止赘婿为官吏。
“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汉书·贡禹传》)
虽然到了南北朝时期,赘婿发配边疆的法律被取消了,但看扁上门女婿的眼光一直存在。我们从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等人对于《史记》中“赘婿”注释即可窥见一斑。
司马贞注曰:“赘婿,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物也”。(《史记•索隐》)
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训诂学家颜师古也补注说:
“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有疣赘,非所有也”。(《汉书·贾谊传》)
所谓“疣赘”,原指皮肤上生的瘊子;用以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一直到了宋以后,赘婿的社会地位才略有好转。但这种思维定式却很难一下子扭转,直到目前依然如此。
其实,许多关于赘婿的矛盾,大多为心结所在。尤其是到了现当代,但凡是招赘的人家,十有八九是小心翼翼敬着赘婿的。
更何况,只要你足够优秀,照样能风生水起,甚至繁衍出望族,至于入不入赘的,也无所谓了。
自古皆然。
一生桀骜不驯的唐代诗仙李白,就是入赘的,而且赘了两次,当的都是宰相府的上门女婿。
开元十五年(727年),27岁的李白在游玩途中爱上了原左丞相许圉师的孙女,为了和心爱的人结婚,当然也为了获取政治资源,在孟浩然的撮合下,入赘到了许家。
遗憾的是,许氏为李白生下一双儿女后,便因病去世了。李白也没能在仕途中有所建树。
武则天时期,50多岁的李白再次入赘前宰相宗楚客家。安史之乱,李白卷入皇权宫斗,跟错了主子被流放,还是老婆宗氏利用家族关系搭救,最终捞出了李白。
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棠,也是个上门女婿,入赘湘潭望族周家。
妻子周诒端是个贤惠好女人,周家对他也很好,从没对他有所偏见。就在结婚的那年,左宗棠中了举人,妻子周诒端凑足一百两银子巨款,让他做为赴京赶考的费用。左宗棠却转手赠给了身处困境的姐姐。周诒端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再次筹措一百两给左宗棠。据说左宗棠的楚军之所以厉害,秘诀在于拥有很多地图。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珍贵的作战地图,就是左宗棠和他妻子耗费三年,一起画成的。
贵为清朝开国皇帝的努尔哈赤,也是汉族佟家的上门女婿。大概在十八九岁时,努尔哈赤在山里迷了路,幸遇一位抚顺的姓佟商人搭救。后来与恩人独生孙女成亲,入赘佟家。
努尔哈赤从不以自己改“金”姓“佟”为耻,甚至在他发给明廷的官方文告中,落款赫然写着“佟努尔哈赤”。
在咱们厦门市境内,有些很著名的当地望族,老祖宗也都是上门女婿起家的。
在老厦门口中,自古就流传着一句俚语说:
“爱吃饱穿烧,来去新垵霞阳给人招”。
意思是说,要想吃好穿好,那就到新垵、霞阳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去。新垵和霞阳是现在海沧区内相连的两个社区。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新垵霞阳几乎家家有侨、户户涉洋,是个富甲一方的好所在。鲜为人知的是,这句俚语的背后,还有一段赘婿的典故。
新垵村的邱氏开基祖,乃曾姓入赘而来。
据《新江邱曾氏族谱》记载:居住在厦门岛曾厝垵的曾光绰第5代裔孙曾明,元代因避乱从鹭岛曾厝垵迁同安十八都山平洪(今东孚山边洪)入赘邱家,传三世正发,先以曾姓,为里役正式改为邱姓。子孙繁衍生息,遍及海内外。为不忘出自曾家,就援用了曾氏的“龙山”为堂号。而“新垵”这个地名,暗含“新的曾厝垵”之意,也是对于曾姓老家的永恒记忆。
位于集美后溪的大家族珩山王氏,乃堂堂“开闽第一”的王审知后裔,他们这一支脉的始祖,同样是个赘婿。
据《珩山王氏族谱》记载:宋端宗年间(1276-1277年),审知之后裔王亥郎,由南安弘敦入赘同安县苏营(今集美后溪苏营),居石龟山皇渡庵。王亥郎继承苏家产业,搭草寮养牧为生,被尊为珩山始祖。传至二世西畴,来到龙头山开基立业,逐渐繁衍为当地大族。鼎盛时期,有珩山十八社之称。
如今集美区侨英街道的凤林尾王氏,祖上也是当地田家的上门女婿。
还有翔安许厝的萧山许氏,祖上也是入赘萧山萧家的,故以萧山为名号,以示知恩不忘。
以上邱、王、许等各姓,在当地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比如,厦门史上有确切名字记载的“通番第一人”邱毛德,著名南侨诗宗邱菽园等等名人,是新垵的。在宋代抒写了“父子通判”佳话的许衍、许伯诩,是萧山许氏人。新加坡首任民选总统王鼎昌,就是珩山的。
他们不仅人丁兴旺,瓜瓞绵绵,而且科举簪缨,贤才辈出;皆为厦门有名的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