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是实施教学的关键。
凤凰大语文推出的“灯下语文”备课音频课程,邀请一线语文名师,就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篇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新感悟、新见解,与大家分享交流!
备课人:袁菊华
【来源: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何是松鹿图而不是孔子像
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 袁菊华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录:“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我们知道,私塾生徒一般8岁入学,有的也会提前到五六岁甚至更早。鲁迅,1881年生,1886年(6岁)入私塾,塾师为周玉田,1892年(12岁)再入寿镜吾先生的私塾。从文中的这段文字,我们推测,一般儿童入塾拜师,是要拜孔子像或牌位的,但因为三味书屋没有放置孔子像或牌位,所以便对着挂在本该是孔子像的地方的松鹿图行礼。那么拜孔子像是否并非儿童入塾的必备环节?或者说拜什么是否比较随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了解旧时儿童入塾拜师一般仪式:一般在学生家里举行,摆上香案(有的挂孔子像或牌位),准备年糕、粽子、麻团等早点,及桂圆、荔枝、生葱、栗子等祭品。糕取“高”谐音,粽取“中”谐音,葱取“聪”谐音。学生须穿戴一新,待在内室,由先生点着灯笼引出来,预示前途光明。学生要先四跪四拜孔子,再四跪四拜先生。先生拿出朱砂盒,调好银朱,翻开新书,在书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开卷迪吉(吉祥、安好)”的字样,然后先生读一句,学生跟一句,一般教四句。发蒙第一本书一般《百家姓》,也有用《三字经》开卷。仪式结束后,家长一般留先生用膳,并送少量现金或实物作为酬劳,塾师则回赠纸、笔、扇子等物。
也就是说,旧时儿童入学举行拜师仪式,是非常正规,讲究,传统的,一道道仪式,应该是缺一不可的,毕竟它关乎孩子此后一生的发展。作为这样一个教育的起点,当然是慎而又慎,不该随随便便。
陆文夫回忆1934年上私塾的入学仪式说:
父亲送我入学,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木主供在南墙根的一张八仙桌上,桌旁有一张太师椅,那是先生坐的。拜时点燃清香一柱,拜烛一对,献上供品三味:公鸡、鲤鱼、猪头。猪头的嘴里衔着猪尾巴,有头有尾,象征着整猪,只是没有整羊和全牛,那太贵,供不起。
秦老师受过我三拜之后,便让我站在一边,听我父亲交待。那时候,家长送孩子入学,照例要作些口头保证,大意是说孩子入学之后,一切都听先生支配,任打任骂,家长决无意见,决不抗议。那时的教学理论是“玉不琢不成器”,所谓琢者即敲打也。
第一件事,是拜孔子,而且是在特定的位置。这种例子很多,再如:
丰子恺《私塾生活》:学生挟了书包走进学堂,先双手捧了书包向堂前的孔夫子牌位拜三拜,然后坐在规定的坐位里。
梁实秋《我在小学》:只见穿戴整齐的翎顶袍褂的提调学监们摇摇摆摆地走到前面,对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领导全体行三跪九叩礼。
公木《我童年的读书生涯》:进校门先上正堂给孔圣人行了个三拜九叩礼,就算被收取了。
可以说入塾拜孔子像是必备环节,那么在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为什么会在本该挂孔子像的地方挂上松鹿图呢?这是否是浙江或绍兴地区特定民俗呢?
我们来看《浙江民俗》中的一段记载:“旧时,在绍兴,凡能维持温饱的家庭,都要让孩子去拜师求学。孩子一般到虚龄七岁进私塾上学。学童的娘舅要给他买书包和笔墨纸砚。上学那天,学童穿新衣(民初是长袍马褂),背新书包。……进私塾后,先拜孔子,然后学童家长点上红烛,让学童在红毡毯上唱喏下跪,行拜师礼仪。先生率同自己的儿子(称小先生)立于一侧,微笑答礼。”(叶大兵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由此可以得知,即使是在绍兴地区的民俗,孩童入学拜的也还是孔子像,那么三味书屋中拜松鹿图,就只能跟寿镜吾老师个人有关了。
钱理群在《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理解是:‘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树中也”。弄懂这两个意思,就能读出下面这一句的味道了:“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本来,一群孩子对着一个木匾、一幅画跪拜行礼,就已经够可笑的了:想想是怎样一番情境!现在,还要“算是”(这两个字很耐寻味)拜孔子,拜先生——神圣的孔夫子,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这就更荒诞不经了。但细想细想来,可不是么:读书本来就是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了。——这里的调侃味是十足的。
钱理群认为成年鲁迅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语调“调侃”。也有人持不同看法:鲁迅想要表现的不过是一个孩子的感受,他刚刚被从百草园拉出来又被硬生生塞进私塾中,一切对于他都是陌生的,但一切对于他又是那么新鲜。(蒋红武《说说三味书屋中的那幅古画———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然,“鹿”谐音“禄”,“古树”谐音“古书”,也是说得通的。《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
我们知道,一家人家的装饰布置,一般而言是有一个比较一贯的或统一的格调,体现屋主人的旨趣。那么在三味书屋中除了这幅松鹿图,还有没有其他摆设呢?我们来看这幅三味书屋图:
可以清楚看到,图的上面有匾,上书“三味书屋”,书屋的两侧各有一根柱子,柱上有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一对。结合这两样来解读“松鹿图”,是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松鹿图”:“古树”一般谐音“古书”,“梅花鹿”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的象征。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的寓意是:倘真诚地拜伏古书树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获取高官厚禄了。所以,“松鹿图”既是美好的图画,但它也是一种无字的劝勉,其“味”在画面之外。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把“鹿”和“松”“柏”画在一起的国画,较为流行,特别在清代的儒者书生之家常常把它悬挂壁上,是他们给自己含蓄祝福的意思,比贴上有字的对联之类要显得雅致。“三味书屋”郑重地挂此画,正是书屋主人思想体系的标示。
“三味”,解释有三。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作料一样),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借用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后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其三,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根据寿家后人的解释,“布衣暖”就是要甘当老百姓,“菜根香”即满足于粗茶淡饭,“读书滋味长”自然是要认真体会读书的深奥。而这三句话是有来历的,寿家先辈峰岚公因为家族产业败落而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回乡办学为子孙作人生指南,不允许子孙去应考做官,所以就有了以上的“三味”。
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下联“太羹”是不掺任何调料做的羹,以喻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诗书之味,“太羹有味”,即要从无味中读出深味、至味。
由此可见,三味书屋的匾、联、画蕴意一致,画为中心,因画题匾,以画作联,勉励学子,用心良苦。不挂孔子像而挂“松鹿图”,是对前来求学的学子提出拜师求学的具体要求,寄托美好的祝愿。也蕴涵了寿家人特有的思想理念。“寿镜吾一生厌恶科举考试,但却一直忠诚于支配科举制度的经典。视小说为闲书,描画儿也不许可,让他看见了就要挨骂,甚至当众撕掉。”(林贤治《人间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第22页)可见其严厉与方正。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少年鲁迅对对子从“三字,到五字,最后到七字”,看的书也多起来,受到寿镜吾老师的赏识和不遗余力的教诲,从而奠定下一生治学的基石。
文末互动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您有什么新的见解与感悟
欢迎留言分享
留言点赞第一名的读者
将获得凤凰精美图书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11月7日17:00
袁菊华
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管理办副主任,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姑苏教育拔尖人才,高级教师,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第三届名师导航学员,苏州市名师共同体成员,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特聘导师,苏州大学文学院校外硕导,《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D刊封面人物。
往期推荐
灯下语文 | 卢奕辰:文化的挣扎 ——《百年孤独》中的三个印第安人
灯下语文 | 刘少青:极简的文字,化不开的浓情——品悟《项脊轩志》里的伉俪情深
灯下语文 | 卢奕辰:聂赫留朵夫的动摇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凤凰大语文
微信号|fenghuanggzyw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