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是实施教学的关键。
凤凰大语文推出的“灯下语文”备课音频课程,邀请一线语文名师,就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篇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新感悟、新见解,与大家分享交流!
备课人:胡锦珠
【来源:统编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之《石钟山记》】
改换释义,让“四无”变“四有”
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 胡锦珠
《石钟山记》一文,在对“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鼓”作注时说:“鼓,激荡,掀动。”《教师教学用书》也这样翻译:“微风掀起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的确,无风不起浪,但微风能“掀”浪?值得推敲。
无法搭配
微风掀波浪,合乎事理逻辑吗?
掀,其意义是由下向上涌,翻或推;强调了力度、规模或声势等方面的大,如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而鼓和水波连用时,一般解释为“拍打、振动”,与掀相比,一般情况下其力度、规模、声势都较小。晋·崔豹《古今注·鱼虫》:“(鲸)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惊畏。”这里“鼓”的力度、规模很大,虽然用了夸张手法。
微风能起浪,这不用怀疑,但“掀”的浪,可不是一般的浪,总让人想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气势,“卷起千堆雪”的惊涛。如果是大风,说“掀”浪倒是不足为怪的。说微风“掀”浪,不是“拔高”了微风的力量,就是弱化了“掀”的力度!这样的解释非常神奇。
同样是苏轼,同样是长江,《赤壁赋》里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来的清风,应该就是微风吧,可它的效果是“水波不兴”——宽阔的江面不产生波澜,也就是没有什么波浪。这可丝毫不见《石钟山记》里微风“掀动”波浪的影子。
搭配不当,是语病修改的高频考点,如果置于试卷的“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估计很多学生会把“微风掀动(起)波浪”视为表述不当的。
无法让步
后文苏轼说“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意思是说,现在把钟和磬这两种击打乐器放在水里面,即使大的风浪也不能让它们发出响声。这里的假设作了两个让步,一是把一般难发出声音的石头换成容易发出声音的钟磬两种击打乐器,一是把郦道元所说的微风换成“大风”。好吧,你说“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能产生“声如洪钟”的现象,那我把钟和磬两种击打乐器放在“大风”制造的浪里面,怎么浪和乐器相搏,竟然不能发出声音呢?
这是类比推理,更是让步条件下的类比推理。逻辑上,类比推理不具有必然性,后面苏轼夜探的结论也证明了这一类比推理的结论不能证明郦道元观点的错误。这点无需赘言,但是,这一类比行为提醒我们:如果面对微风,都用“掀动”,那么“大风浪”该怎么办?怎么给“虽(即使)”的假设留有让步的空间!
《苏武传》里单于欲斩杀谋劫其母的汉使者,匈奴王左伊秩訾说:“即谋单于,何以复加?”意思是说假使有人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单于听取了意见,作出了让步。古人知道这个道理,今人翻译时可不能忽略这个道理!
地理上,“微风”是风速3.4-5.5m/s的风,其海浪高度在0.6米左右;“大风”的风速是17.2-20.7m/s,其海浪高度在5.5米。石钟山处于长江,不是靠海,其浪自然比海浪低;而且文学不能完全实证,用自然科学来衡量,文学上的“微风”和“大风”不像地理上的等级那么精准、差别那么大,但必须留有让步空间。如果一遇“微风”就用“掀动”,那么其他的比微风强劲的风——比如文中的“大风”,该用什么词起浪呢?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的版本写作“惊涛裂岸”,无论是“拍”还是“裂”,都足见浪猛,能令人想象到浪被掀起的状态,但如果说是“微风”掀起的,估计没有人能认同。
无法对应
苏轼夜探石钟山,面对“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的情况,“徐而察之”后,发现竟然是“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教师教学用书》把“微波入焉”,译为“微微的水波涌进里面”,也就是说,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地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竟然是“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而产生。
如果说“微风鼓浪”之“浪”太笼统、不具体,究竟是大还是小,让人无法定性,那么这里“微波”就直接给出了定性,“浪”是微波,不大。既然是“微波”,就不需要“掀动”那么大的力量。明代罗洪先《游石钟山记》里说:“昔郦元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此处也言明了是微波。
本来,原文中前面郦道元的“微风鼓浪”和苏轼夜探的“微波入焉”对应,郦道元的“水石相搏”与苏轼的“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对应,郦道元的“声如洪钟”与苏轼的“噌吰如钟鼓不绝”对应,这写的是苏轼由生疑而证实的经过。若把前面的“鼓”翻译成“掀动”,怎么与后面“微波”对应?其他的对应也就失去了基础,苏轼“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感叹也就值得质疑。
无法独特
一般而言,大风浪撞击石头而让石头发出声音,和微风鼓浪撞击石头而使石头发声响,前者合乎常理,容易被接受,后者不合事理,容易遭怀疑。如果郦道元记载的不是“微风鼓浪”而是“大风鼓浪”,也许就不会“人常疑之”,不能引起苏轼怀疑。“微风”下的微波产生巨响,才是独特。正是微风,正是微风导致的小浪,却能让石头发出“声如洪钟”般的巨大声响,才令人好奇,才有诸多名家的探讨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微波成就了石钟山,成就了苏轼,成就了《石钟山记》这篇文章。
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大风掀起大浪,大浪撞击石头,自然是声如洪钟;可苏轼奇怪就奇怪在,郦道元说的微风、小浪居然也能声如洪钟,太反常了。换言之,大风浪撞击,发出巨响,取名叫石钟山,虽然合乎情理却不是石钟山的“特色”;小风浪轻拍,就能产生巨响,才是石钟山不同于其他山的独特之处,否则,所有的滨水的山都可以“以声命名”叫石钟山了,“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微波”而能“涵澹澎湃”,而能“窾坎镗鞳”,才是反差,才是不正常,才反映了石钟山的地质特点,也恰恰是自然界的这一不正常现象,让“石钟山”的命名正常了、独特了,让苏轼感到“殆与余同”,消除了疑虑!换言之,微风起小浪,小浪却造大声,正是石钟山“独以钟名”的原因,也是石钟山与其他诸多江边小山的不同之处,别无分店,仅此一家。如果强行要微风“掀”大浪,然后再大浪造大声,不要说石钟山,其他山也行。那就真的被“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问得哑口无言,无言以对了。
总之,从石钟山“声”的命名角度看,是山常年发出巨大的响声,而响声大并非是浪大,恰恰是浪小,只是岩石特殊——“空中而多窍”,像一个个音腔,微波涌入内空的岩石后,被石头阻挡而返回,如同钱塘江的回头潮;继续涌进的水波与回头的水波相冲击,在有限的空间来回“激荡”,于是石亦有声,浪亦有声。
注释认为“微风鼓浪”的“鼓”是“激荡,掀动”的意思,激荡,意思是因受冲击而动荡,可以说浪是水因受风的冲击而至动荡形成的;但注释的“掀动”和《教师教学用书》的“掀起”二词有苏轼所说的“臆断”之嫌,不妨换用“激荡、吹起”等词,这样就可能变“四无”为“四有”,无懈可击。
文末互动
关于《石钟山记》
您有什么新的见解与感悟
欢迎留言分享
留言点赞第一名的读者
将获得凤凰精美图书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8月5日17:00
胡锦珠
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教师,中小学高级职称,南通市“学陶”先进个人。
往期推荐
灯下语文 | 胡锦珠:锚定“尧章”,终成“尧章”
灯下语文 | 胡锦珠:行在·旧都·行都
灯下语文 | 宋永强: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彰显家国情怀 ——《大堰河——我的保姆》情感来源浅探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凤凰大语文
微信号|fenghuanggzyw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