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的解读
王永祥
1.写景抒情的差异
《雨的四季》和前面两篇文章又有所不同。从表现内容上看,《春》是对整个江南春天的描绘,《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城冬天特点的描写,而《雨的四季》则是一类景物——雨——的反复描写;从作者抒发的情思来看,《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偏于抒情,或表达对春天美好的赞叹之情,或表达济南城冬天的欢喜之情;而《雨的四季》在抒情的同时,更有哲理性的思索,明为写雨的四季,其实雨的四季就是生命的四季,春夏秋冬代表着四种生命状态,春是新生,夏是壮大,秋是成熟,冬是沉思。作者借助雨的四季,表达了对生命的沉思。因此从表达对象及内容来看,《雨的四季》是融抒情与哲理为一体,既是对四季之雨的仔细观察与描写,也是借助于对四季之雨的沉思,表达了对生命的体悟。
2.在情境化中随物赋形
从物质的自然属性上讲,雨的形态是单一的,最多的变化就是液态的水和固态的雪,但在作者的笔下,雨却有那么多形态,每个季节的雨各有其状态,以及丰富感受,用作者的话说,雨给了他“形象和记忆”。那么作者是如何给雨赋形的呢?作者是把雨放在不同季节的情境中来表现,紧紧抓住每个季节万物在雨的作用下的特点来写雨。
写春雨,作者紧紧抓住由冬到春,春雨对大地的改变来展开,核心是春雨改变了大地的“姿容”,紧扣春天的“姿容”来写春雨。春雨意味着大地春回,生命萌动,这是春雨和其他的雨最大的不同。从树叶开始闪出“黄青”,大地还留有冬天黄昏的影子,到经过一场春雨淋洗,树木睁开眼睛,树枝变得柔软,树叶慢慢荡起微微绿波,比少女眼泪还娇媚的露珠折射着五彩光,再到蚯蚓般翻滚的小草。春雨是生命启动的信号,是生命萌动生长的开始。所以作者对春雨的描写,紧紧抓住春雨中万物萌动和开始生长的特点,让人感受到春雨滋润生命的美妙,以及春雨给人的希望。文章通过富有季节性特点景物,把春雨写的非常逼真。
写夏雨,突出的是夏雨的“性格”。由春雨到夏雨,以第三段开头的“更”强调夏雨相对春雨的变化,夏雨相比春雨,无论强度还是气势,都极大的增强,显现出夏雨强烈的性格。春雨是启动生命,而夏雨则是壮大生命。春雨是润物细无声,而夏雨则以滂沱之势,浇灌大地,让生命蓬勃盛大。如果借用朱自清的比喻,春雨是小姑娘,而夏雨则是腰脚健壮的青年。生命的生长,到了各自的极致。对于夏雨,同样也是通过怒放的花朵,鼓满浆汁的野草,铺面湖面的荷花,暴烈的雨点,繁密的蛙声蝉声,共同组成一首宏达的交响曲,将高昂的生命力推向顶点。正在在夏天的情境中,以极有夏天特点的景物来表现夏雨的热烈的性格。
“雨的四季”就是雨在不同季节的生命状态,自然包含着比较。春雨和夏雨的差别是生命萌发和壮大的差别,是“姿容”和“性格”的分别。所以在写春雨和夏雨的时候,作者更多的是通过万物变化来写,相对而言,写的比较“实”。到了秋雨和冬雨,雨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就没有春雨和夏雨那么密切。秋冬雨水本身偏少,再者万物由盛而衰,雨和万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春夏那么紧密。所以在表现秋雨和冬雨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转向写人的情思。所以相比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写的比较“虚”,重在情感思绪。
萌动了、壮大了生命的雨,到了生命孕育出果实的铃铛之后,雨也就像生了孩子的产妇,变得端庄沉静了。所以写秋雨,突出的是秋雨带给人的“沉静”。秋雨在万物收获的季节,并不是让人感到萧瑟,让人沉溺到离愁别绪中。而是带给人收获之后的平静,也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开阔。历经了生命的发育、成长和收获,大地变得更加净美,更加开阔,而人的胸怀也会更加高邈深远,这时候的秋雨,也就更加沉静,更加深情,让人们体会一种沉思中的美,一种心灵获得安顿了的踏实。秋雨主要是给人带来心境的变化。
随着冬季的到来,万物萧瑟,生命进入沉睡的休息期。这是时候的冬雨,相对于冷冽的寒风,还有那干枯的草木,则带给人另一种安慰,仿佛对沉睡着的生命进行悄无声器的滋润,让冬天不再干枯单调,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作者主要着力于南方冬雨给人的滋润感,突出的是冬雨的“静谧”和“自然”。冬雨对大地的滋润,其实也暗含着向春雨的转化,等待着春雨再次萌动万物,生命又进入另一轮的成长之旅。
可以看出,文章表面是写雨的四季,其实是写四季的生命,由此也就形成了文章的内在线索,这个线索就是由春到冬,生命的成长历程。作者以对雨的四季的感悟,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因此,雨带给作者的有对生命的赞美之情,更有对生活和生命的沉思和领悟,由此才有结尾中的哲思: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充沛的力量,让情感润泽而不苍白,让思想灵动而不枯滞,在雨中,体会到生命的流动和欣喜,作者对雨的喜欢和赞美,就是对生活和生命的喜欢和赞美。
3.诗意的体会
这篇散文写的很美,但不是那种空灵唯美,而是具有浓郁诗意的美。刘湛秋不仅仅是散文家,也是著名诗人,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在他以诗性语言呈现的大自然之美的背后,是他的自然生态美思想,在他的诗集《大自然之恋》的自序中写道:“为大自然而歌,为环境美好与生态平衡而歌,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而歌是我毕生的追求。”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思想,让刘湛秋笔下的自然风景之美,不是仅仅是人的心情和心境的外化,他笔下的大自然美虽然也带有人的情感色彩,但是大自然本身的美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表现,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之美。这样的生态诗意之美,我们可以通过对文中的一些精彩段落进行深入分析。
在写春雨带给大地的姿容之美时,诗人是这样写春雨带给我们的感受:
刘湛秋:《大自然之恋》,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1页。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睛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段文字主要是表达从冬到春,万物在春雨滋润下的细微变化。对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修辞手法的分析层面上,而是要通过作者高超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季节变化敏锐而细腻的感受。想想树如何在春雨的滋润下睁开眼睛,树睁开眼睛给人内心是一种什么的感受。树枝的手臂柔软,叶子如波浪,花苞上的水珠如何比少女眼睛娇媚?在这的表达中,你会感觉到作者仿佛化身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受到春雨滋润的喜悦,这是一种真正的生命诗意美。
再看作者对秋雨的描写: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
正如前面所分析,对秋雨和冬雨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思来表现。秋雨所引起的情思,作者并没有单纯写悲秋的情绪,而是通过一种情境氛围的捕捉和营造,表达出秋雨在人心中所引发的更为复杂的情思,“静谧”“怀想”“动情”,以及接下来的“高邈”“深远”“净美”“开阔”,四季变化中只有秋天给人强烈的生命轮回感,丰收的喜悦,生命逝去的悲伤同时存在,天空的高远和大地的深沉,在秋天格外强烈。这样的情境描写所表现的不是一种情感,而是复合性的情感,由此也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深沉的爱。
这样诗性表达,在对冬雨的描写中也很突出,可以结合对春雨、夏雨、和秋雨的赏析,来分析对冬雨的表现,体会作者深沉丰富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中作者的生命观和自然观。
王永祥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语文建设》《语文学习》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学术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与文学研究,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教材与教学研究。
往期推荐
王永祥 | 《春》的解读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凤凰大语文
微信号|fenghuanggzyw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