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源 | 新教材、新变化呼唤新教学——以七上教材为例

教育   2024-09-02 17:01   江苏  


新教材、新变化呼唤新教学



——以七上教材为例


徐思源


开学渐近,老师们开始准备新学期的教学,陆续开始备课。因为义教学段教材修订,于是不少人产生了焦虑,什么时候能看到新教材?到底有什么变化?然而在这一片关切之中,我发现,不少老师关心的,仅仅就是新教材的课文有什么变化,一旦了解了篇目的增删替换,也就满足而去了。这倒是让我有了焦虑,因为这篇目的变化,实在只是教材变化的一小部分而已。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材是选文式的,但被选入教材的作品,与原作品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它承担了教材赋予的课程意义、教学责任。我们的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某个作品,这一点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区分清楚的。因此,我们绝不能眼中只有某个作品某个文本,而要在研究课文的同时,认真研究文本之外的教材元素,既要与文本对话,也要与教材对话。


一般来说,教材由多个系统组成,如框架系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语言系统、选文系统、助学系统、练习系统、符号系统等等。当然,学科不同其呈现的方式及各系统的组合都不同,就语文教材而言,各系统的分类与名称也有不同,但大体上就是这些。正是这些元素,规定了选文的课程意义和教学责任,因此,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些元素的关注和研究。要知道,选文之外有玄机啊!



今年秋季开学,初始年级开始使用修改教材,目前能看到的,也就是一年级和七年级的上册。为保证举例的准确,我们就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来谈。按照人教社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次教材修改,总体架构基本保持不变,各册仍然是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基础板块,同时交叉安排专题学习活动(原“综合性学习”)、整本书阅读(原“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语文知识补白等内容。


要提请老师们特别关注的,是这次修改的几个变化。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新设了“阅读综合实践”。修改教材为落实义教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体现任务、情境、整合、实践等理念,每个单元均新设“阅读综合实践”板块(“活动·探究”单元除外)。这是修订教材最能体现创新的内容,也是较为集中反映义教新课标理念的部分。


“阅读综合实践”依托该单元阅读内容,设计以梳理、整合、关联、融通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体现义教新课标所阐释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这些基本特征。每单元一般设计三个活动,活动紧扣单元核心任务和语文要素要求,通过整合贯通、融入情境、提供支架、明确活动指向等设计,促成学生深度学习,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综合实践”可以送是单元阅读实践的汇总整合,而且不仅是阅读,是经由阅读指向梳理归纳或表达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或能力框架,获得语文实践的体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我认为,这个板块为老师们将单篇与单元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可以视为单元整合的脚手架。老师们要充分重视并好好使用。而要用好它,则需要将“单元导语”和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积累”,甚至是单元后面的“写作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整合成单元学习的助学系统。既明确单元核心任务,又有主题内容、语言实践等融合的学习任务和更具体的思考探究要求。


比如,第三单元的导语是:


本单元选取了一组与学习生活相关的作品。透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还有永恒的童真童趣。回望即将告别的童年,这一切都值得好好体会、领悟。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在默读中把握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默读时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全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要通过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的关键语句等,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中心。


再看“阅读综合实践”:


一、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在学习之道,求知之法上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梳理义中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本单元的课文中运用了许多成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大多是四字格式,结构固定,意义完整。成语的来源,有些是古代的故事、寓言,有些是古代文章里的语句,还有一些来自人们口头常说的习用语。成语含义丰富、形象鲜明,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简洁,更生动。梳理并积累本单元出现的成语,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


三、朗读和默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试结合你的阅读经历和学习体会,从特点、作用、适用场合、注意事项等角度归纳朗读和默读的区别,完成下面的表格。再自选一篇写学习生活的文章,先运用默读把握大意,理解内容,然后带着对作品的理解朗读作品,加深对两种阅读方法的认识。



从“单元导语”可以得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生活,感受成长”,语文实践的核心任务是:1.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2.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而“阅读综合实践”设计的三个任务,实际上是主题内容与核心任务的具体化:1.感受体悟“学习之道,求知之法”;2.积累成语,学习运用;3.运用默读与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大意,体会两种读法。在这里,我想老师们可以找到本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向和策略了,再结合课后的“思考·探究·积累”题目,加上自己的独创,完成既照顾单篇,又整合单元的教学设计不在话下。所以,虽然教材的主体框架不变,并未有突出的单元教学设置,但助学系统中“阅读综合实践”板块的设置,对我们强化单元整合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变化,第五单元改造为“活动·探究”单元。现行教材八、九年级各册均有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这样的内容是受当时正在研制的高中课标中任务、情境、活动等新理念的影响而设计的。编写者的初衷是,在初中安排这样的单元,既体现正在研制的课程理念,又能为学生升入高中时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做好衔接。所以,这样的单元比较好地体现了“以任务为统领,带有较强的情境性、活动性,同时单元内部有着清晰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作支撑”的新课标理念。这次在七年级教材中也做了安排,应该是挺好的。


我们看看这个单元的三个统领任务:


任务一 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四篇课文,边默读边勾画重要语句并作摘录,把握文章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了解人与动物相处的各种方式,深化对动物和人类自身的理解。


任务二 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并思考自己的观察所得,增进对这种动物的认识,养成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任务三 记叙与动物的相处。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手法,记叙自己与动物相处中发生的故事,适当运用细节写出对象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从中可以看到,任务设计遵循的原则是,从阅读出发,以阅读为基础,进而走向生活,走入实践,建立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最终通过阅读积累、实践体验回归写作表达,输出成果,形成能力,沉淀素养。而这,也可以成为老师们设计一任务为导向的单元教学的模板。


第三个变化,课文后面原来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合并起来,并删除“拓展”,成为“思考·探究·积累”,不仅是化繁为简,而且也是根据教学实践的效果作出的修改。强化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探究和积累,避免了无限制的,游离学习内容的“拓展”。这是对教学有益的。


教材还有一些别的修改,这里就不赘述了。老师们,研究新教材,研读课文是重要的,但绝对不能忽视选文之外其他的教材要素,认真研究,了解教材各系统的内容、特点,才能实现与教材的全面对话,对选文的研究也才能更为准确和全面。开学伊始,备课任务很重,希望大家秉持新课程理念,拓展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多的体悟。






徐思源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往期推荐


徐思源 | “教-学-评一致”的实践——一个教学案例的启示


徐思源 | 为何不是“听说读写”?——再谈“语文实践活动”


徐思源 | “梳理”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凤凰大语文

微信号|fenghuanggzyw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凤凰大语文
中国的语文,大家的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