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喵:分享一则关于信任的小故事

学术   2024-09-24 09:27   加拿大  

最近在做人际关系上的改革实验,用一些很微妙的操作来调整我在关系上的模式。
比如说我没那么害怕别人不喜欢我了。昨天几个朋友在线上聚在一起时,我抖机灵开了个玩笑,给朋友A起了个外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的脑子有在那一秒钟闪过:她会不会不高兴。但立刻决定不要再次陷入这种猜疑链。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信任我们的关系,我自己相信她,相处起来才是最舒服的。

果然她当众挑战我:你这样讲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吗?你可以直接对我表达。

我说没有,就是想抖机灵开个玩笑。

她说:那就是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已经熟到可以开这种玩笑了,我还挺开心的。

然后我们讨论起了好像有些地区的人(比如北京)的交友文化里就是有互相捅咕一下,怼一怼,叉来叉去才舒服。这真的是一种亲密的体现啊哈哈哈。





正好最近在学习Esther Perel的人际关系大师课,里面有一章讲到「信任」。

大师课的投资真的太值得了,一些关键概念直接让我洞穿了我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一个长期模式。
「信任」是任何人际关系(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友情、职场等等)能稳定 + 深入 + 充满活力的基石。信任是一种体感,兼具认知和情感的判断。有了信任,我们在关系里才愿意去袒露脆弱、表达不满、处理争议、深化感情、共同面对挑战和风险……

但「信任」又是模糊的,难以定义的。有时候无法信任,是对方看起来不值得信任,或者曾经有过背叛/伤害,让你不敢再敞开心扉。有时候无法信任是自己的问题,自我价值感过低的人,或者习惯于封闭和掩饰自己的人,对任何人都很难建立起信任。

我觉得「信任」的意思是:相信你不会离开我、抛弃我、讨厌我,相信我们的关系是稳定的,相信你是喜欢我的,相信你是愿意跟我长期一起走下去的




「信任」状态的反面就是《三体》里面说的猜疑链,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是友善的,所以永远主动选择攻击,这就导致整个宇宙的文明互相之间都无法信任。

放在我的模式里,我非常恐惧的一点就是别人对我表达受伤或不满,或者我做什么事情惹别人不高兴了。比如说曾经有一次,朋友可能只是跟我说,昨天一起出去玩时我的某个行为让她感觉被忽视了,她不太舒服,我会吓到大哭+疯狂道歉,觉得她可能因此再也不想跟我做朋友了……这其实就是对我们的关系缺乏信任。它曾经导致了我人际关系里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感觉到人家不高兴了,不敢直接去沟通,按照自己的意思一顿补救,结果都是无效操作。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害怕别人不喜欢我」这个恐惧背后的问题,是信任。要信任对方,信任自己,也要信任关系的弹性。

「信任」的议题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说有的人在所有的关系里,都只是浅尝辄止,稍微触碰一点深入议题都想躲起来。

比如说有的人不敢走入长期亲密,或者在长期亲密关系里,两个人面临未来某件事的重大决策(是否要生娃,是否要同居,能否换城市和异地等等),都不相信对方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或者不相信两个人可以克服困难。

比如有的人从来不敢吵架,也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不敢面对冲突。

比如有的人不敢拒绝,总是默默承受一切,害怕自己的拒绝会让别人受伤。

比如有的人不敢“say yes”,感受到朋友大胆的邀请和提议,会担心毁掉关系而躲起来。

「信任」是一种双向循环的流动。当你先开始信任了,对方感受得到,就会更加敞开、配合、接住你。但当你进入了猜疑链模式,对方感受得到你的封闭、冷淡、惊慌失措、过度节食、欲盖弥彰,也会感到难受而退后一步。





如何解决「信任」的问题呢?

首先能意识到很多关系的问题底层是「信任」,就已经前进一大步了

比如说一个很典型的场景,女生有一个出国读书的机会,但跟男友已经谈婚论嫁了,担心追随自己的梦想去读书了,回头感情出现危机,错过了可以相伴一生的人。这时候表面上的分析,往往停留在(1)女性追求自我还是进入婚姻哪个更重要的价值判断(其实重点全错,这是主观题而不是客观题),或者(2)这个男人值不值得自己放弃梦想,做出牺牲进入婚姻能幸福吗(大坑心态,拉高对伴侣的期待值,以后会永远觉得是对方耽误了自己,吵一辈子的架)。

最根源的问题还是信任。如果信任跟男友的关系,信任两个人之间的连接,相信即使两个人的生命轨迹暂时分开,也有办法再重新聚到一起,那暂时分开就不是问题。也没有任何需要选择的。个人发展和灵魂伴侣本就是可以兼得的。

这种信任,是需要两个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完整表达,确认彼此心里对长期关系发展的愿景,在底层建立连接的。

就好像两个人结伴旅行,前面出现了一个悬崖,越过去之后有更美的风景。但悬崖只有一个吊索,只能让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在对面操作吊索,把它收回来让另一个人再过。如果两个人不信任彼此,谁都不敢让对方先走,怕自己被扔下,就死死卡在悬崖这一边过不去。如果有信任,可能彼此一个眼神,就明白谁先走都无所谓,无论如何都不会抛下彼此。





建立信任最好的方式,但同时也是对信任最大的挑战,就是「冒险」。「冒险」不仅仅是两地分居、生娃、换工作换城市这种大事情,它本质上是「挑战关系之中的预期」。比如说那些未说出口的话、不敢表达的观点、不敢质疑的发心。关系要有足够的信任,才会敢于去「冒险」,也是每一次「冒险」后,会迎来更大的信任。

Trust is a confident engagement with the unknown. (信任意味着充满自信地进入未知领域。)这句话来自Rachel Botsman ,专门研究人际关系间的信任问题,出版过畅销书。

当关系进入全新的领域,当我不确定你的反应如何时,我能否相信你的心依然是和我在一起,能否以最佳的可能性来揣测你?

「信任」和「冒险」也并没有绝对客观的答案,因为那个标尺在每个人主观世界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Esther Perel提出“micro risk”的概念,意思是主动去觉察,在关系里有哪些事情是你不敢做的,那就往前走一点点,看看对方的反应。也有一个反向的练习,是去思考自己是否有“过度信任”的模式,比如说太快敞开心扉,暴露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面临怎样的风险。

这个标尺针对不同的关系可能也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规律,什么时候要多信任一点,什么时候要后退一点。所以这就又回到了「自我觉察」这件事的重要性上——人际关系也是「自我」的一个延展,打破原有的模式,改变自己一点点,这都是自我修炼+关系修炼的必经之路。





回到文章开始的小故事,其实这一次互动,对我和朋友A来说,也是关系增进信任的一次「冒险」。

对我来说,在众人面前开她的玩笑,是一次冒险。在冒险后不去担心、怀疑她的反应,而是相信她没事,这是打破我惯常的模式。

在我看来,她对关系的处理也是极其高明的。起外号开玩笑这种多少还是让人有些不舒服的行为,她立刻把它讲了出来,确认我的发心(我是因为自己不爽了要怼她,还是单纯觉得熟了想逗她,这两种状态在关系里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是在那个当下让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在哪里,去创造底层的连接。

为友谊中的信任而庆祝!

(欢迎加我微信zhaodanmiao425,Esther Perel这个大师课还有一份英文笔记,感兴趣的话备注“大师课”我可以发给你)

.END.


还可以看:

丹喵: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至死不渝的爱情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万字长文:自我价值感的进化阶梯

丹喵:三小时的播客访谈总结,关于故事、AI、思考、冥想和爱

丹喵:最近听播客那些让我大脑过电的时刻

丹喵:如何真正理解沙丘这个故事?

丹喵:分享职业探索的四个实用小工具

关于人生意义的15点深度思考


爱予星球
宇宙很大,我们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拥抱彼此,给予爱。带你走向内在探索之旅的成长型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