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喵:解决原生家庭问题的四个阶段

学术   育儿   2024-03-21 09:02   加拿大  








FROM 爱予编辑部 ✍️
INTRODUCE


大家好,本次推送是丹喵原创首发于2023年3月的一篇旧文《原生家庭这道题该怎么做》。在这篇文章中,丹喵把原生家庭问题的破局方案分为了同心圆、铁锁连环、无限圆圈和反铁锁连环四个阶段。这篇文章在爱予星球的读者群体里荡起了漫长而持久的涟漪,一年以后,我们还经常能在社交平台上对这篇文章的讨论。如果你正好也被原生家庭的问题困扰着,也许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力量❤️



有时我真的觉得,中国式家长的超强控制欲,简直是条死局。所有的出路都被堵死了……


“你能不能别管我了!”

“管你不是为你好吗?我不管你谁管你?”


“爸爸妈妈,我希望你能让我自己做决定。”

“你翅膀硬了是不是?长大了就不认爸爸妈妈了?真是白养你了……”


“你别再说这些了,说多少遍了都。”

“行,以后你自己过自己的,你就不认我们,我们也没你这个孩子。”


爸妈的控制手段也多种多样。有观点输出的,有情感绑架的,有冷漠威胁的。


总之背后的诉求只有一个:你必须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过一生。你要背负我的幸福和渴望。只有你是这样的人,我才能获得幸福。


原生家庭这道题,我做了28年,走过了不少阶段。目前已经体验过了四个阶段:


  • 同心圆:课题缠绕期,共享核心恐惧,被植入限制性观念

  • 铁索连环:尝试课题分离,出走,独立,选择自己的人生

  • 无限圆圈:课题分离初步成功,但依然量子纠缠

  • 反铁索连环:向内走,治疗自己,更彻底的接纳和爱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微不足道的做题经验。


第一阶段:同心圆

爸妈是大圆,小孩是小圆,中间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恐惧】。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会把自己的核心恐惧传递给小孩子,并且试图通过操控他们的行为,来缓解这种恐惧。

 

为了方便写作,我们来讲一下大花(妈妈)和小花(女儿)的故事。

 

1998年,大花33岁,小花8岁。小花上小学一年级。大花没读过大学,去技校自学了裁缝技巧开了洗衣店,工作非常辛苦。她有一个核心恐惧是【教育】,觉得自己就是因为没读过书,生活才这么辛苦。另一个核心恐惧是【没钱】,因为开洗衣店只能基本维持收支平衡,每天都在为钱发愁。

 

大花成功把【教育】和【没钱】的核心恐惧传递给了小花。小花基本按照大花的规训长大。认真学习,高中时不谈恋爱不留长发,一直知道要考个好大学找个赚钱多的好工作。

 

2012年,小花22岁,大学毕业。大花想让她考研,但小花不喜欢她的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大花以好找工作为理由,逼小花选了信息科技专业。小花很有文艺天赋,大学时在合唱团当领唱,但对数字和代码实在没有感觉。专业课都是熬夜水过来的,实在不想再做这一行了。小花有点想进专业合唱团试试,想面试一下文娱类工作,但心里也没底。

 

小花继承了大花对【教育】和【没钱】的核心恐惧,也很犹豫要不要放弃信息科技专业,怕自己找不到合唱团的工作。小花哭着跟大花说自己的痛苦,希望得到大花的支持和理解,大花把小花臭骂了一顿,说辛辛苦苦供她上了这么多年学,不是让她去唱歌的,不考研就永远别回家。

 

小花很迷茫。她都想着要不就考研算了,都忍了那么多年过来了。另一方面又实在感受到了自己更喜欢也更擅长唱歌,想试试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花该怎么办?

 

在第一个阶段,小孩最大的痛苦来源,就是面对自己的核心恐惧,寻求爸妈的支持和理解。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爸妈害怕的跟小孩是一样的。【教育】和【没钱】这道题,爸妈也没做明白,他们怎么可能教你呢?在爸妈的视角里,做这两道题是人生的唯一选项,但你不想做了,还试图让爸妈支持你别做题,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小花在第一阶段的正确操作:放弃寻求父母支持的幻想,面对自己的恐惧,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就首先少了很多家庭内耗。《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课题分离”就是这个意思。大花和小花在同心圆的阶段,要做的题是一样的,但他们都不想自己做题,想通过让他人做题然后自己抄作业。

 

大花的恐惧,大花应该自己解决。如果她觉得是没上大学和没钱才导致自己生活困苦,那她应该去鸡自己,读夜校也好考研也好,努力赚钱也好。不应该通过控制小花来做自己的题。

 

小花的恐惧,也要小花自己解决。她害怕放弃本专业的未知性,必须得面对自己的恐惧,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接受所有选择的结果,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小花不敢自己做选择,所以想着“爸爸妈妈理解我就说明没错了”,这也是让别人来做题。

 

当小花不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时,她就知道要回归自己,先去认清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恐惧。这就把很多跟父母对抗的能量收了回来,用在发展自己上。

 

聪明的小花,这时候读了很多书,也找了心理咨询师,学到了“课题分离”的概念。(关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见“我想爱你而不是抓住你”)她也尝试了冥想催眠等种种技巧,终于逐渐打开了自己的潜意识。在一次冥想里,她跟着老师去想象“20年后最理想的自己”,她发现自己像一只百灵鸟,在舞台上自由的歌唱。她体会到了唱歌时从身体里蓬勃涌现的那种力量感。冥想结束后,小花嚎啕大哭,她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自由的活过。

 

那天晚上,小花给大花写了一封信长信,信里说:

妈妈,我决定不考研了,我同学认识一家合唱团的经理,我打算先过去试试看,同时自己进修一些课程,看能不能先找到教小朋友的工作养活自己。我真的想按照自己的方法活一次。我知道妈妈可能没办法理解。但我已经做了选择,不管这条路通向哪里,我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如何我都爱你,妈妈。



第二阶段:铁索连环



我们先恭喜勇敢的小花来到了第二阶段。能够跟父母做到课题分离,并勇敢面对自己的课题,做出不一样人生选择,在解“原生家庭”这道题上,小花已经超越了70%的选手。


唉,但是摆在小花面前的路,还长着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


大花收到小花的信后,并没有善罢甘休。她先是给小花打了电话,骂了她整整三个小时。“不孝”、“白眼狼”、“真白养你了”、“你就是个垃圾,唱个屁的歌,你不可能成功”。小花没有屈服。大花接下来又采用冷战、自杀式威胁、不停唠叨的方式,试图让小花回心转意,回到她认为“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这场拉锯战,从2012年小花大学毕业,一直持续了三年。这是小花人生最艰难的三年。她过着极为节俭穷困的生活,继续学习唱歌,找机会参加专业歌唱比赛,同时做家教糊口。小花那个对【教育】和【没钱】的恐惧也依然在,她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常常很不自信。歌手事业发展不佳时,她也无数次想过还是退回去工作算了。


这时大花和小花的关系,变成了铁索连环。小花来到了两个世界的夹缝之中,要同时做两套题。她一方面要继续承接大花的恐惧,另一方面因为想走上专业歌手这条路,小花要面临很多全新的课题和挑战——比如说作为歌手提升创作力的挑战,在自我表达和商业化中寻找平衡的挑战……


大花在这三年里,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小花的羞辱、折磨、恐吓,把自己课题失败的愤怒都发泄在小花身上。小花激烈的反抗过,大吵过,甚至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终结这场折磨。小花开始怨恨大花,恨她从来没给过自己无条件的爱,天天泡在豆瓣上看“父母皆祸害”,身心状况一落千丈,也无心发展歌手事业了。见小花混的不好,大花更来劲了,觉得自己的判断完全就是对的。


小花该怎么办?


铁索连环阶段,正确的解题做法为:不要去回应父母的愤怒,也不要动摇课题分离的决心,专心先做自己的题。用先立后破的方式,先把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走明白,再回头慢慢解决父母的恐惧。


坚强的小花再一次决定破局重生。她先是狠心切断了和大花的联系,决定不再允许大花继续消耗自己的情绪。然后将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终止一切内耗,有机会就上,不停提升自己。


小花成功了。2017年,小花大学毕业五年,终于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遇到一个赏识她的经纪公司,出了几张专辑,有了一些公众知名度,算是半个专业歌手了。她还遇到了男朋友小草,这是一段非常好的亲密关系,小草工作稳定,家庭幸福,性格和善,给了小花很大的情感支持。


小花和大花慢慢恢复了联系。大花老了,也折腾不动了,只能接受了小花的选择。小花和小草结了婚,大花也去了,哭的稀里哗啦的。


婚礼结束后,小花给大花写了封信:


妈妈,我很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保护和照顾。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希望妈妈支持我,信任我。我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体会到了您当初又要工作又要带我的艰难,我非常心疼你的不容易。以后的日子,换我来照顾你吧,妈妈。


小花以为,一切都好了,母女和解,皆大欢喜。


总结一下,在铁锁连环阶段,小花差点因为忍受不了课题分离的痛苦,选择回到让大花满意的人生轨迹上。小花面前摆着两套恐惧:原生家庭遗传的恐惧,以及她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她学会了不跟前者纠缠,先解决后者,把自己选择的路走出来。先立后破。



第三阶段:无限圆圈



2020年,小花30岁,和小草在北京贷款买了房,做歌手兼音乐老师,收入还可以,小花对自己很满意,觉得能靠自己走到这一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的小家,已经很了不起了。


小花不知道,这些都是无限圆圈阶段的稳定假象。虽然她的课题和大花的课题变成了两个彻底独立的圆圈,但圆圈之间依然有交集。小花和妈妈之间是一种“量子纠缠”状态,看似各自运行,但实则内部互相影响。只要小花一靠近大花,就会“一朝回到解放前”,被大花的恐惧吸走,引发强烈的情绪。


疫情的三年,小花生活压力变大。公开演唱生涯被迫停止,收入少了一大半,只能靠线上教课。每次小花给大花打电话,只要稍微表露出一点生活的苦,大花就会进入冷嘲热讽模式:


“你这孩子就是这样,一点儿事都挺不过去,生活哪里有不苦的。”

“当初叫你考研究生你不听,你现在要当白领坐办公室,疫情也能远程工作,哪至于像现在这样吧。”

“要不你去考个在职研究生吧。现在年轻人都很拼,你多个副业赚钱也没坏处啊。”


小花发现,大花根本就不是真正接受了她的选择。大花像一个拿着猎枪,埋伏在草丛里的猎人,因为猎物过于庞大而选择按兵不动,但是只要她一旦暴露弱点,大花就会毫不犹豫的开枪击杀。


小花又崩溃了。生活的压力和大花的嘲讽压倒了她。她不明白为什么辛辛苦苦打拼这么多年,大花一点都看不到她的努力,不会给她一点的鼓励和支持。是不是只要不回到大花的控制下,自己就永远得不到妈妈的爱。


关键时刻,小花重新开始了心理咨询,也读了很多书,走向了向内探索的道路。小花终于开启了第三阶段的游戏地图:向内走,彻底解决自己的恐惧,把大花留给自己的恐惧,一起解决掉。


疫情的三年,小花开始冥想,坚持心理治疗,参加各种疗愈工作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灵魂暗夜”,小花痛哭过,内省过,顿悟过….


经过一番外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努力,小花终于明白了一系列道理:


1、她没有在心里真正接纳过自己,所以才一直乞求大花的肯定。


2、她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外界成就上,所以歌手事业一旦出现挫折,她的自我价值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换句话说,她继承了大花对于【教育】和【没钱】的核心恐惧,也坚信自己要混的比别人好,能赚到钱,才配得到爱。


小花于是给自己重新树立了全新的一套信念:


1、我就是我。不管我有没有赚到钱,有没有混的比别人好,我都接纳自己,爱自己。


2、我爱我自己,我不需要得到妈妈的爱,也不需要妈妈的肯定,因为我就是爱本身。


小花也学会了跟大花新的相处模式。她不再跟大花诉苦了。她明白疫情给她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解决。在小花从内部确认了自己的价值感之后,她勇敢了很多,在线上看到了不少机会,创意源源不断涌了出来,开发了一套声乐课程,暂时解决了自己的财务危机。


面对大花对她的严格挑剔,小花也只是笑笑,她内核稳定,不再被大花的批判影响。她已经不是那个需要时时刻刻被妈妈肯定的小朋友了。


当大花唠叨的太狠时,小花会平静坚决的,一次又一次的,维护自己的界限:妈,我做声乐这件事,多少年前就已经决定了,当你再质疑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会有不太舒服的感觉,我需要我的选择被尊重。


在无限圆圈阶段,正确的解题思路只有一条:扩大自己的圆圈,向内探索,通过爱自己,释放“爱”的能量,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充盈、更完整的人。用这种爱的能量,去接纳自己,接纳大花,在接纳的同时,平静而坚决的维护边界。


让自己继续发光,同时不被影响。


第四阶段:反转连环




2023年,小花33岁,大花58岁。小花生了孩子,大花过来帮忙照顾,跟小花小草住在一起。母女俩好多年没有相处这么久了。


小花发现,自己比以前更理解妈妈了。走进自己的内心后,她发现妈妈的内心,也有一个无助的、恐惧的小女孩。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小花跟心理咨询师讲了大花的成长经历……


大花在农村长大,是家里的长姐,吃苦耐劳,从小就要干农活,照顾弟弟妹妹,没有得到任何一点爸爸妈妈的额外的爱,也没得到读书的机会。


大花要强,不服输,中专毕业想尽办法去打工,学技术,终于开了自己的小洗衣店。嫁给了小花的爸爸后,日子过的也不算太幸福,小花爸爸脾气软弱,在外面都是大花在撑着,可爸爸喝了酒却会在家里发脾气……


在大花日子最艰难的时候,小花是她唯一的希望。小花从小就聪明伶利,能歌善舞,也很听话,总是黏着大花。大花不想让小花重复她的命运,就拼了命的让小花读书,学知识,去大城市生活,做白领……小花选择的歌手之路,她不理解,这就不是她认知里的,体面的工作。


大花也不懂,她只是想让孩子过得好,为什么小花拼了命的要跟她对着干?她只是想让孩子有一份踏踏实实的,稳定的工作,过城里人的舒服日子,为什么孩子拿她当仇人一样?


小花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哭的梨花带雨。咨询师叹了口气,问他说,你看到了这些,想对妈妈说什么?


小花说,我发现妈妈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她对于爱的理解是扭曲的,所以她才觉得,只有我过上了她理想中的生活,她自己的存在才能有意义。


小花说,我更希望她能活出自己,找到自己热爱什么,去追求她自己的梦想,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我身上。


小花说,可是我好像……好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说服她去关注自己。我给她报了老年大学,交谊舞,兴趣班,可她总是不去,我发脾气也没用。她就宁可在家里给我带孩子做饭,还老想跟我聊聊我的工作。


咨询师说,你不可能去改变她,你只可能去爱。


小花说,我就是因为爱她,才希望她活出自己啊。


咨询师摇摇头。妈妈也是因为爱你,才想让你去考研究生的,你觉得这是爱吗?


小花沉默了。


咨询师接着说,爱是给她自由,让她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爱是允许她在自己的限制之中,去走她想走的路。如果她想走的路,一定会侵犯你的边界,这就是你们今生母女一场,你要承受的考验。你只能一次又一次,温柔却坚定的,维护你的边界,同时还要学会去爱。


咨询师说,你刚刚说,妈妈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这是不对的。在你小时候,你给妈妈的,不就是无条件的爱吗?也许你要找到那种感觉,那是你能给妈妈的,最宝贵的东西。


小花好像懂了,她说,我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但我现在好像才发现,我自己就是无条件的爱,我要更多的让自己去与那种爱连接,再把它给妈妈,是吗?






小花回到家,大花正在厨房里忙碌,小草还没下班回来,儿子正在婴儿床里睡的香甜。


大花跟小花说,今天饭要等一会儿了,你儿子闹了一天,我一直在哄,现在才开始做饭。小花看着妈妈乌青的眼圈,暴着青筋的手,想到这几天夜里小孩一直大哭,大花晚上也睡不好。


小花本来想像以前那样劝大花,不要把自己搞这么累,晚饭不行一家人去外面吃也是一样的。


白天跟咨询师的聊天忽然闪过,小花跟大花说,妈,我今天忽然特别馋我们家隔壁那个淮扬菜,我想吃蟹粉狮子头了,你陪我去吧,我跟小草说一声,我们在那见。


大花皱眉说,你这孩子,出去吃饭多浪费钱啊,再说我这切着菜呢。


小花撒起娇说,妈,求求你了,你就陪我去嘛,菜明天再做也一样啊,我就忽然特别想吃那家餐厅。


大花叹了口气,好吧好吧,就今天这一次啊,然后把围裙卸下。







第四个阶段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目前我也在学着如何在生活里给出爱这门功课。用大花和小花的故事来代替,也是因为我依然没有勇气来完整写下我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主要是害怕父母看到后的反应,怕引发暴烈的情绪。)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总结一下我在每个阶段遇到过的挑战。


 

同心圆

 

同心圆的阶段,其实会有一些“母慈子孝”的假象存在。因为核心恐惧是一致的,奋斗的目标是一致的,会很容易得到爸爸妈妈的爱。这种奋斗的目标,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在社会和财富层面上的成功,并拥有稳定的家庭生活。

 

当意识到这种传统的“精英”路径,并不是自己想追求的,本能的是去尝试和最信任的父母沟通,以为能像以前一样得到人生指引。但往往像故事里描述的,不做精英能做什么?这道题爸妈自己也不会做。只能苦口婆心劝孩子回到既定的人生路径上去。

 

打破同心圆的状态,关键在于找到一条独立于父母标准之外的评价体系。人的内心安宁稳定,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人生的前20几年,大概率这种评价体系都是父母设立的。故事里的小花找到了“唱歌”,这是她热爱的,是即使父母不认可,也能去评价自己的方式。

 

去追求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给了小花走出同心圆的初始勇气。

 

铁索连环期

 

在铁索连环期,可能会见到,在长大以后再也没出现过的,来自父母的可怕情绪。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的歇斯底里?这种情绪有时未必爆发在跟人生选择相关的事件上,可能是一些家庭相处莫名其妙的小事,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具体的诱因是什么,父母激烈的情绪背后,都是【失控】的恐惧。如故事里讲的,大花把自己的恐惧丢给了小花,指望小花来完成她的课题。当小花拒绝给大花写作业时,大花会本能感受到绝望、愤怒,想通过一切手段来抓住小花。

 

铁索连环期是最难的——要在两个评价体系里挣扎求生。一方面挣脱父母的评价体系,就注定要失去一部分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在新的评价体系下,个人的尝试和探索才刚刚开始。这是自我价值感最容易动摇的阶段,如果加上父母剧烈的情绪攻击……很容易就范。

 

但无论如何,铁索连环期,一定要先【站稳自己】。既然决定了要脱离,就不要再回头。保护好自己的情绪能量,有必要就切断联系。

 

无限圆圈期

 

无限圆圈期,会有一种虚幻的平静。以为自己已经攻克了人生最大的课题,正在新的评价体系里如鱼得水。父母也可能暂时偃旗息鼓,接受了新的评价体系也可以成功的事实。但最绝望的是,一跟父母近距离接触,就会被那无孔不入的细节上的评判击溃,会发现自己不论混的多好,在父母眼里都一无是处……

 

但这个阶段也是向内探索的关键。无限圆圈期的量子纠缠,其实是宇宙赐福的礼物,目的是彻底扫清【评价体系】这个内在障碍

 

如果坚持向内走,有可能会发现,新体系也好,旧体系也好,全都是自我限制!这是一个真正建立起由内而外,因为存在本身而肯定自己、爱自己的机会。每一次因父母的评判而产生情绪,都是向内看的机会,发现自己还在无意识寻求他人的肯定,还在通过自己的外在表现而评判自己。

 

所有的评判都是来自内部的。当我们内部不再评判自己,就没有任何外在的评判,可以动摇自己的价值感。

 

量子纠缠绝对是礼物。是真正练习给自己“无条件的爱”的修行道场。

 

反转连环期

 

反转连环,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圆,拥有更多的能量、爱、平衡和慈悲。深入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给自己无条件的信任和价值感。将父母没有学会的“爱”的功课,自己扛起来。

 

因为我们人生都继承了父母的恐惧,当足够深入疗愈自己时,也就看懂了父母的恐惧。当然,看懂,看见,理解,接纳,到最后无条件的宽容,中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在反转连环期学到的是:我一直在抱怨父母给我的爱是有条件的,那我不是一直也期待,他们以我要求的方式来爱我吗?我希望他们认同,理解我的价值观,甚至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也是一种控制吗?

 

就像故事里心理咨询师说的,不能试图去改变,只能去爱。一边爱,一边又要温柔坚定的维护自己的界限。这是真正平衡的能量。也是把修行落地最大的试验场——我们都最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爱,得不到时,身体里的“阵痛”也最猛烈。从痛之中看见自己,找到力量,学会去爱。稳稳的和自己连接,用内在的爱,将自己变成无坚不摧的存在。

 

这种终极的爱的形态是什么呢?可能是回到一种柔软的,天真的,放肆的,会跟爸爸妈妈撒娇的,小孩子的状态吧。然后会看到,其实爸妈也是小孩子。他们也想被看到,也会跟我们撒娇。也许会发现,其实,我们都深深爱着彼此,只是不懂得如何去爱。

 

也许终极的爱是要学会丢掉所有评价体系,只是放肆的做自己。但又是一个更成熟,更整合的自己。能够调节情绪,能够维护边界,有温柔,也有铠甲。爱自己,也连接他人。会笑也会哭,会思考也能冲锋。困难时有魔法也有勇气。调动自己所有的面相,在每一个当下,做最完整的自己,给出最完整的爱。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呢?我也在找,我们一起努力吧。:)


(p.s.大家,我开放个人微信添加啦,欢迎直接加我围观票圈zhaodanmiao1994,会发很多有意思的碎碎念嘿嘿。以及本周日我和YC有一场夫妻直播,聊聊「恋爱到结婚这七年」,欢迎大家下方扫码来直播间玩耍。


 ·End· 


「爱予星球」🌏 社群畅快报名啦!

社群介绍长文戳这里

 费用 💰2499/年

扫码支付年票,登陆星球,一起来玩

↓↓↓



爱予星球
宇宙很大,我们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拥抱彼此,给予爱。带你走向内在探索之旅的成长型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