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喵:如何真正理解沙丘这个故事?

学术   电影   2024-03-14 08:37   加拿大  




大家好,我是丹喵。先预告一下,本周日晚9点,我和YC要开始第三场夫妻直播啦!这一次我们会聊聊「如何在生活里构建具体的幸福感」,借用《心流》这本书里的概念,跟你分享一些每天在日常生活里提升能量,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得滋养的小技巧。下方直接扫码预约,我们周日晚直播间见啦!



今天想聊聊《沙丘》。


《沙丘》讲得根本就不是一个哈姆雷特的故事,它更像是古希腊的俄狄浦斯,或者村上春树那本《海边的卡夫卡》,在明知弑父娶母的命运后,一边放逐自我,一边精准走上判定预言的悲剧宿命论。

但《沙丘》除了宿命悲剧还囊括了更多的深刻的主题——关于人类对权力的迷恋和权力的反噬,政教合一的历史车轮,对宇宙终极时空规律的掌控与被掌控,自以为是的操控者在更宏大历史洪流面前的无力感等等。

这本写于近80年前的小说不仅没有过时,再过几百年,只要人类还是地球上的主宰且没有跟AI融为一体,它就能映射出每个时代人类群体最深层次的恐惧、贪婪和绝望。

《沙丘》的厉害之处就是在于它不聚焦在科技本身。“科幻”探索的命题并不是科学本身的边界,而是在物质世界极大改变的情况下,人类内心那些亘古不变的主题。

三体里的黑暗丛林能击中人心,是因为它在太空歌剧的背景下上演了我们早就熟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科技本身是会被时代迭代的,创作者对科技再多的幻想,在100年后也会成为现实。一部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必须要能抓住人类族群里那些上千年都不会变的东西——《沙丘》就是将这些东西煮成一锅辛辣的大杂烩,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去切割它,像故事里的香料一样让人越吸越着迷。

《沙丘》第一部写的后记里提到,赫伯特作为心理学学生,精通人类的潜意识。他认为在沙漠星球救世主的惊险故事背后,沙丘能从多种层面解读——生态学、政治、宗教、哲学、历史、人类计划,甚至还有诗歌艺术。《沙丘》是一张词汇、声音和影像组成的奇妙织锦画。赫伯特在写沙丘时,有时会先以诗歌来写作,然后把它扩展成长文,最后形成一种包含着最初诗句的文字。

所以理解《沙丘》注定是有点困难的。原著小说我读了两遍之后又看了很多解析才渐渐找到一点感觉。改编成电影最大的难度也在如此。它的魅力是多维的、感性的、无法通过剧情和人物来直接表达的。赫伯特原著中的很多句子都像诗一样迷幻美丽,维伦纽瓦的两部《沙丘》也做到了,用视听语言营造那种神秘而深刻的效果。在剧情和人物上也尽量做到了还原,毕竟赫伯特本人是最讨厌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实在是没什么可改编的。相信能被这种氛围吸引到人,会去读原著并越读越入迷。

国外喜欢《沙丘》的人都是如此,能十几年如一日地痴迷于这部作品,我听过一期英文播客,两个播主会把原著一章一章的读,每一章都能聊上一两个小时,因为它的内涵就是这么丰富。《沙丘》是为有心钻入的人准备的一场盛大丰盈的精神盛宴,理解它需要一些门槛和耐心,但并不是常人所不可及

两部电影才刚刚拍完沙丘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出版时就被很多人解读成了一个沙漠救世主的故事,所以赫伯特后来又写了第二本,讲了保罗作为英雄是如何变成发动六百亿人战争的刽子手,以及他是如何在对抗命运之后陨落的。至此保罗的故事的主线才完整演变出来。

我其实最喜欢的是沙丘原著的第四本,讲的是保罗的儿子雷托大帝的故事——他为了带领人类走入一条“黄金通道”,主动选择跟沙虫融合,变成半人半身的怪物。雷托被全宇宙所恐惧憎恨、也被全宇宙所仰望之后,一手打造了将自己推下神坛、碎尸深谷的两个新时代“领袖”,并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可以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方向。

看完后我觉得赫伯特是在写,如果耶稣真的活了两千年,人类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作为耶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在电影院大屏幕上看到雷托大帝,如果可以的话,真的此生无憾了!!!

说回保罗这条线,也就是沙丘的前两本书,我最有感触的视角,可能也是赫伯特在采访里反复强调是他想表达的一个视角,是政教合一的权力裂变

(以下当然有剧透,不过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剧透,毕竟电影里的剧情部分可能让很多人看完觉得云里雾里的,也许我讲得跟你理解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也没有关系。)

1-政教合一的权力裂变

前两部电影里展现的内容,保罗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逆袭成功的王子,有点神神叨叨的超能力,先是反抗权力后来又跟权力融合,有点老套,有点励志。

但赫伯特塑造的保罗,在沙丘宇宙的历史上是希特勒一样的存在。他继位成皇帝后,弗雷曼人冲出厄拉科斯星,发动了延续十二个标准年的圣战,最终杀死了610亿人!610亿!

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生活着的这个时空,二战中纳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赢得了战争,希特勒成为了整个地球的领袖,所有民族、国家的人都要服从于元首,否则就会被他的狂热教徒血洗。那将是一个怎样可怕的世界?

“很好,斯第尔格。”保罗瞥了一眼柯巴手上的卷轴,柯巴站在那儿,好像想扔下这些东西立即逃走。“我来告诉你一点儿别的统计数字。据保守估计,我已经杀死了六百一十亿人,灭绝了九十颗行星,使五百颗星球元气大伤。我消灭了四十种宗教,它们存在了……”


“异教徒!”柯巴抗议道,“他们全是异教徒!”


“不,”保罗说,“他们是教徒。”


“陛下在开玩笑。”柯巴颤声说,“圣战给成千上万颗星球带来了光明!”


“带来了黑暗。”保罗说,“一百代人以后,人类才能从穆阿迪布的圣战中恢复过来。我很难想象还有谁能超过我这番壮举。”他喉咙里爆发出一阵咆哮般的大笑。


——《沙丘2:沙丘救世主》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就是赫伯特在《沙丘》中想要警示的——当政治和宗教融合,世界会爆发出多么大的灾难。

《沙丘》点出了人类群体的致命缺陷:崇拜权威。人类延续了动物群体里崇尚力量、信仰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弱肉强食的一套基因密码,在任何群体里都本能地服从领袖。

1960-70年代,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一场著名的“米格拉姆权力服从实验”,从社会上招募受试者扮演“老师”,给予他们用电击来惩罚学生的权力。实验的结论是,当研究人员告诉这些扮演“老师”的受试者,可以用超过450伏、足以把人电晕的电压来“惩罚”学生时,有65%的人会服从指令,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在无缘无故伤害无辜的人

这期实验引起巨大的伦理争议,因为它揭露出的现实太过黑暗。当人们自以为在服从权力、按照领袖的旨意做事时,会抛弃掉基本的道德属性,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同时丝毫不会感到愧疚和良心不安。二战后对纳粹军官的审判也揭示了这一点,很多高层的德国军官在屠杀犹太人的时候,认为自己只是在“服从命令”、所以“别无选择”。

这还只是政治上的领袖效应会创造的恐怖现象。当政治和宗教融合时,人们会更加失去理智。

宗教本身就在利用人对于神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恐惧。那些在人类社会大肆横行无所畏惧的人,也会惧怕神的力量,这依然是写在人类基因中的操纵密码。于是当“神”以人的形象降生在世界,并宣告他所指明的方向就是人类未来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战争,毁灭同类,直到毁灭自身。

沙丘原著里说——

“当宗教与政治同乘一辆马车时,驾车人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他们会一路狂奔,速度越来越快,把一切思想障碍都抛到一边。他们会把一切危机意识抛诸脑后,忘记前面的悬崖并不会主动提醒闭起眼睛盲目狂奔的人。他们不懂得悬崖勒马,直到为时已晚。”


2-恐怖的历史决定论:发动圣战时的天时地利人和

为什么厄拉科斯星会爆发出如此恐怖的圣战力量?有三个因素:

2.1 – 常年被压抑的社会环境。

常年被压抑的社会环境。在弗雷曼人心中如弹簧一样积攒起来的不满和愤怒。

这个剧情其实非常像二战爆发的历史。《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在最近一期播客中提供的视角,希特勒之所以能在一战后变成领袖,反映了战后德国民众普遍的情绪不满。被战胜国剥削得太厉害毫无尊严,让德国民众心里面憋了一股“复仇之气”,期待一个伟大领袖来带领他们重新展现德意志民族的荣耀。这个伟大领袖即使不是希特勒,也可能有别人——这是历史浪潮推动导致的。

因此二战德国战败后,战胜国开始积极帮助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因为人们从历史中学到了教训——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我们对待战败者是极尽剥削和羞辱,那除非我们把这个种族赶尽杀绝,否则积累下来的仇恨迟早会爆发出来。

《沙丘》故事中的弗雷曼人,明明常年占据着整个宇宙最有价值的资源“香料”,但还是一副在沙漠里被赶尽杀绝、连水都要拼命保护的状态。赫伯特在故事里塑造的就是映射现实社会里人类创造的等级制度,侵略者压迫原住民,沙丘宇宙的各大家族们过着金碧辉煌的生活,弗雷曼人则只能在沙漠里吃土。等级压迫带来了复仇和翻身的渴望,这是圣战发生的种子。

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早就清楚地知道,厄拉科斯是个自然环境恶劣的星球,其星球表面全是沙漠地貌,地表水极度匮乏,这样严苛的生存环境使生命必需品极度匮乏,所有这一切必然使这颗星球上的人民极易被人煽动。


——《沙丘1》后记,有关贝尼. 杰瑟里特动机和使命的报告


2.2 – 救世主的宗教文化渲染。

这一点最有意思的是贝尼. 杰瑟里特姐妹会作茧自缚、一番努力为他人做嫁衣的故事。

贝尼. 杰瑟里特姐妹会是干嘛的?她们的祖先因为服用香料这种开启神智、能窥见未来的药品,感知到人类社会的未来会降生一位“救世主” 魁萨茨·哈德拉克,于是她们确立了自己的使命——通过女性的力量,控制人类的基因交配,最大可能促进救世主的降生

在《沙丘》的设定里,香料这种物质赋予了贝尼. 杰瑟里特姐妹会的女巫一些超能力,比如说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每一块肌肉、能够控制自己是否怀孕以及孩子的性别、能够用声音短暂地控制他人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开发,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个“育种计划”——通过让姐妹会成员嫁给各大家族里的王爵、贵族,并交叉繁殖代代延续,直到组合出那个最接近于魁萨茨·哈德拉克的存在。


那组合出魁萨茨·哈德拉克要干嘛呢?其实姐妹会也不知道。原著里说得很清楚,圣母们在喝下“神水”(可以理解为高浓度的香料,直接打穿意识)后,都会进入到一个意识融合的状态,能够看到一代又一代圣母们延续下来的使命,但有一个黑暗的地方,是圣母们看不到的,只有魁萨茨·哈德拉克能看见。

当保罗最终也喝下“神水”后,也进入了这个意识融合的状态,他对杰西卡(也就是他母亲说)——「你提到过一个你进不去的地方,对吧?就是那个连圣母也无法面对的地方,指给我看。」保罗在意识中进入了那个状态,“向那片可怕的黑暗直奔过去”。

这一段赫伯特描写的也很玄,但是非常带感,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我们体内的这些东西非常非常古老,”保罗说,“甚至植根于我们全身每一个细胞深处。这两种力量塑造了我们。你可以对自己说:‘是的,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当你真正直视内心世界、毫无遮挡地面对你自己生命的原始力量时,你才能看到其中蕴藏的危险。你清楚地知道这个危险会压倒你,制服你。对给予者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夺取的力量;而对夺取者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给予的力量。无论是给予,还是夺取,二者之中,任何一种力量都可以轻易控制一个人。”


“那你呢,我的儿子,”杰西卡问,“你是给予者还是夺取者?”


“我正好处于这个杠杆的支点上。”他说,“没有夺取我就无法给予。同样,没有给予我也无法……”


——《沙丘1》第44章


你可以这样理解姐妹会的历史作用——她们使劲浑身解术,去一代一代履行一个她们认为需要履行的,培养救世主的使命。同时为了催化救世主对世界的影响,她们化身成宗教使团,在宇宙的各个角落散播“救世主”即将降临的故事。于是弗雷曼人也接收到了同样的讯息,只是在他们的语言里,这个救世主的名字不是魁萨茨·哈德拉克、而是“李桑.阿尔-盖布”,后来简称做“穆阿迪布”。

当保罗和杰西卡来到费雷曼人的部落时,发现这里早就被姐妹会的宗教触角给渲染好了,关于救世主的种种细节和预言已经在人们的意识里种下烙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弗雷曼人可以在残酷的沙漠里代代生存下去——宗教赋予了他们希望,总有一天,穆阿迪布会降世,让沙丘星变成充满水源的绿洲,弗雷曼人也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

讽刺的是,当保罗真正降世时,他理解自己作为魁萨茨·哈德拉克的使命,跟姐妹会可能有所设想的完全不同。他也完全拒绝服从姐妹会的指令,甚至会跟他们对着干。在原著里,保罗最终和帕迪沙皇帝见面时,是这样对皇帝旁边的圣母盖乌斯说的:

“我只告诉你一件事。”保罗说,“人类种族需要什么,你们的确看到了一部分,但你们对它的了解真是太过贫乏!你们想控制人类的繁衍,想根据你们的主要计划,把少数经过挑选的基因混合在一起!你们真是一无所知……”


——《沙丘1》第47章


姐妹会通过整整90代人对基因和环境的设计培育出了魁萨茨·哈德拉克,但对于之后的事情一无所知。她们自然也无法知道,魁萨茨·哈德拉克的降生会导致圣战和610亿人的丧生。但也正是姐妹会的育种计划,以及在宇宙各个行星之间传播的救世主降临的故事,让保罗真的出现时,这股宗教的力量可以发挥到最大。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从历史学家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发展历史,最终点明了「故事」的力量。人类因为「故事」可以去相信不存在的东西,因此才有了国家、法律、货币、制度,「故事」创造了大规模协作的可能,让人类可以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里力量最强的。

但同时「故事」也会导致人类的自相残杀。你没办法给大猩猩编一个救世主的故事,让他们去屠杀另一个猩猩部落,但人类会因为宗教崇拜的故事而发动他们自认为「正义」的战争。

《沙丘》里的弗雷曼就是一代又一代被种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救世主”将带我们改造世界,我们弗雷曼人终将成为宇宙主宰。这些幻想和期待让他们熬过了沙漠里艰苦的日子,一旦这个故事成真,自以为正义的弗雷曼战士们会冲破宇宙,毫不犹豫把穆阿迪布的大旗插在每一个角落。

这股力量甚至是独立于保罗本人的。在原著里,保罗最终和菲得-罗萨的对战中,他意识到自己未必会赢。但即使自己死了,圣战还是会来的。“即使没有他,他的军团也还是会愤怒地冲出厄拉科斯。他们只需要一个传奇,而他已经成为这个传奇的核心。”

这就是高潮了。保罗想,从这里开始,如拨云见日般,未来之门将重新开启,把这一切变成荣耀的开端,坚定不移地把未来引向圣战。如果我战死在这儿,他们会说我牺牲自己救赎大众,我的灵魂将领导他们继续向前;而如果我活下来了,他们就会说:穆阿迪布战无不胜。


——《沙丘1》第47章


2.3-对宇宙唯一必要资源的终极掌控。

The power over spice is the power over all.(对香料的权力意味着对一切事物的权力。)这句话是在《沙丘2》的电影开头,写在字幕上的一句话,揭示了保罗能翻身逆袭的根本原因,其实也揭示了未来圣战能打下去的物质基础。

可能有些人看完电影会想,这也没啥战争大场面啊?就这?保罗怎么就当上皇帝了?这权谋是不是弱了点?原著作者赫伯特可是精通人类政治斗争的本质和战争的内核,这里的描写非常符合真实的社会逻辑。

我们汉文化里的经典智慧《孙子兵法》就有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能兵不血刃地打赢战争,同时保全敌国的完整国土,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制造暴力和冲突本身,而是「权力的更替」,打仗是为了服务于最终目标的手段。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在电影院看起来是大场面,但最高级的战争是“伐谋”,这也是保罗在沙丘故事里所做的事。

电影拍得比较隐晦,我拆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一讲。

在沙丘的宇宙里,「所有人」,注意是「所有人」,不管你是有超能力的贝尼. 杰瑟里特姐妹会、可以在各个行星之间穿梭的宇航工会成员、还是各大家族的贵族公爵们,都离不开「香料」这种物质。

有人说这隐喻了现实社会中的石油,这一点没错,但香料的作用还远大于石油——它不仅提供交通作用,还使人上瘾。各大行星的帝国有上亿的人吸食香料上瘾,所以如果帝国不能稳定地为自己的民众提供香料,它也就失去了统治的根基。

宇宙里香料唯一的产地就是厄拉科斯星。想象一下目前地球上只有中东的某个国家产石油,我们知道石油已经变成了所有人每天赖以生存的资源。如果有一天这个国家说,我希望从此以后我是老大,如果你们不听我的,我就把我们国家的石油全部都毁掉,大家一起死。这事我做得出来。

你猜世界各国会怎么办?如果你真的没办法在它动手前获得石油的掌控权,如果它的的确确拥有毁掉自己境内所有石油的能力——那毫无疑问,它就是老大。

原著是这么写的:

“照我说的做!”保罗怒吼道,“能摧毁某样东西,自然就拥有对它的绝对控制权。你们已经认同我的确拥有这个力量。而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一不为讨论,二不为谈判,更不为妥协。你们要么服从我的命令,要么立即尝一下不服从的后果。”

——《沙丘1》第47章


这就是上兵伐谋的境界,本质上也有点像《三体》里面的战略威慑,只要执剑人的确有按下世界毁灭按钮的威慑度,那地球人就拥有让三体人听命的权力。后来弗雷曼之所以能冲出宇宙,将圣战的旗帜插遍每一颗行星,就是因为保罗已经为他们指出了控制香料的力量。

你可能想问,那为什么在保罗到来之前,弗雷曼人没有利用香料成为宇宙霸权?这就是政治斗争的境界啊,不是每个人都有看穿终局战略的智慧。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为什么《三体》里罗辑做为执剑人,可以维持54年地球与三体人的和平,程心接过执剑人之后,十五分钟之内就威慑失败了。敢于毁灭世界的眼界、勇气和决心,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

这就又回到了保罗做为“魁萨茨·哈德拉克”或者“穆阿迪布”的宗教文化渲染,这份故事带来的恐惧力量,也同样作用于宇宙里其他的势力,包括一手创造出魁萨茨·哈德拉克的姐妹会。当人们逐渐认同了他就是“天选之子”,也知道了他有实质上控制香料的力量,自然就会相信他能做出这样的事。

3-时空宿命论

最后写一写保罗这个人经历的一切吧。这其实也是《沙丘》电影第二部展现的内容。

保罗能看到幻象、在噩梦中醒来大汗淋漓、跟契尼依依不舍表露衷肠“我不想要权力”、一次又一次抗拒斯蒂尔格的宗教崇拜,最后咋还是当上领袖了?男人都这么出尔反尔虚伪做作嘛?

按照原著小说的塑造,保罗的心路历程远比“渴望权力”要深刻得多。一句话总结,他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获得权力而阻止圣战。

保罗看到的幻象是不完整的。赫伯特对于时空预测的描写,是整个《沙丘》系列里我看得最带感,最肃然起敬的地方。他并没有很简单地给出一个“一眼预知未来”的低阶设定,而是用一个甚至很符合前沿物理学的方式来解读——时空的本质是概率。

他以多种方式了解宇宙,观察到的结果中准确和误差相伴而生,这其中的差异使他饱受折磨。他在预见中看到了未来。然而,当那一刻真正降临的时候,当未来步步进逼、越来越趋近于成为现实的时候,现在却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自行衍生出种种微妙的变化。那个可怕的使命依然存在,种族意识也依然存在,血腥、狂热的圣战迫在眉睫,到处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当前的时空位置辐射出无数通往未来的轨迹。一幕幕不完整的幻象折磨着他。他越抵制他那可怕的使命,越反对那即将到来的圣战,交织在未来幻象中的混乱局面就越大、越不可收拾。他的整个未来正变成一条河流,朝着峡谷急冲而去。可见的未来和不可见的未来就像河流和峡谷,而两者即将冲撞在一起的汹涌节点却完全隐没在一片云雾之中。


——《沙丘1》第39章


这是原著中的一段描写。保罗自从通过服用香料渐渐开启了“灵眼”之后,便一直试图掌控这种预知力。保罗看到的关于未来的画面,是种种概率交错的组合,他知道自己在当下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影响哪一个画面将成为确定性的未来。一开始所有的画面都汇总于圣战,这是他极力逃避的未来,所以他抗拒当上魁萨茨·哈德拉克。

但渐渐他看到,圣战是不可避免的。

如同上文解读的,圣战爆发的根基是天时地利人和,包括:

(1)弗雷曼人常年被压迫积累的仇恨情绪
(2)姐妹会用宗教和故事的力量指明的发泄出口
(3)弗雷曼人对香料的统治地位提供了事实权力的基础

这就好像在保罗出生以前,洪水已经渐渐被积压到大坝这里,注定会要奔腾而出。有没有他,圣战都会爆发。同样的逻辑,二战的根源不是希特勒,而是德国民众被压抑的情绪。

保罗最终愿意接受自己做为魁萨茨·哈德拉克的使命,是因为他在灵眼之中看到,如果在这些混乱中有一丝希望去阻止圣战,那只能是由他来控制。毕竟他的确是真·救世主基因。

他们不明白!他想。


但保罗知道,他不能因为心存顾忌,便偏离自己的路线。在他预见到的未来的时间风暴中,他必须牢牢守住那条中心线,不能有任何偏移。未来的某个瞬间,将出现可以平息动荡的关键一刻,但前提是,他必须守在可以一击奏效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上。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向他挑战,保罗想,只要还有其他办法可以阻止圣战的话……


所有祝福都来自穆阿迪布,他想,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念头。他们以为我要登上皇位。但他们并不知道,我这么做只是为了阻止圣战。


——《沙丘1》


电影展现出来的视角,其实偏向于强调外部因素对于保罗的作用,比如说杰西卡在当上圣母后开始渴望复仇、渴望彻底掌控弗雷曼人,跟他亦师亦友的斯蒂尔格化身“教主迷弟”、失而复得的父亲旧部哥尼也怂恿他掌控权力向哈克南人复仇、菲得-罗萨掌权后采用暴力手段血洗沙丘让他别无选择……

这是导演的选择,但我个人更喜欢原著里赫伯特构建出来的这个视角——保罗主动走入了悲剧的命运,带着对于掌控未来的一丝幻想,即使他最终失败了。

这也是跟俄狄浦斯和、《海边的卡夫卡》的相似之处——在抗拒命运悲剧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坟墓。


关于保罗的悲剧性,在原著《沙丘2:沙丘救世主》里写得更明显。

这一部篇幅更短,围绕着已经掌握大权之后的保罗展开。我们能看到他是如何变成了权力的傀儡,但还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平衡着各方势力。他意识到如果他放手不干,圣战也会找到新的支点,而且爆发出更加可怕的命运。他必须接受圣战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允许圣战发生,同时小心翼翼寻找一条终局——通过毁掉自己名声和双眼的方式,平复圣战火山爆发式的屠戮。在第二部的结局里,保罗是一个自我放逐的存在,赤裸地走进沙漠,但也获得了最终的自由。

“我是一个傀儡。当人变成了神,他就再也不能控制局势了。”他痛苦地自嘲道。

他察觉到,一个自己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未来王朝正在转头凝视着自己。他感到自己被驱逐出去,哭叫着,不再和命运的链条有任何联系……只有他的名字将继续流传下去。


“我被选中了。”他说,“也许刚刚出生的时候……在我不可能有任何反抗的时候,就被选中了。


——《沙丘救世主》第3章


我觉得赫伯特的厉害之处,是他对于时空视角下不同角色命运的描写。保罗的悲剧和牺牲,在更宏大的宇宙宿命论之下,是人类种族基因延续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基因自觉地感受到它已经变得陈旧,需要在圣战这种宇宙及的大混乱中进行杂交,产生出强壮的新型混合体,才能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

这就好像是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实是为了人类基因更好的延续。人类需要通过战争来使自己变得更强壮,来突破技术和意识上的卡点,我们也的确见证了战争之后的科技革命和经济腾飞。这是赫伯特的历史观。个人只有有限的自由意志,在宏大的命运下,我们都是「人类」群体基因发展变化的傀儡。

站在这种视角来看,你会觉得所谓的“救世主”、“精神领袖”,魁萨茨·哈德拉克,也不过是历史浪潮的棋子。人们在他身上投射了狂热的宗教热情和发动战争的力量,最终也是被更大的幕后黑手“基因本身”所操控。而不管创造了多少冲突、流血、屠杀,基因又是为了在更大的格局里,促进人类物种本身的繁衍。

但同时自由意志又是重要的。

在第二部《沙丘救世主》里,赫伯特暗示的是,保罗的自由意志,存在于他可以放弃救世主的责任,带着契尼远走高飞,回到穴地里过两个人的安乐生活。但世界会因此进入更疯狂的圣战屠戮,最终变成保罗也无法再拼起来的碎片。

保罗在看到这一切后,主动选择去做那个“难一点”的事,让自己被圣战利用、被教徒利用、最后通过毁掉自己的身体和名声来平息这场战争。表面上看,他是造成610亿伤亡的刽子手,但他却没有任何主观上造成战争的“故意”,相反,他牺牲了自己这一辈子和爱人逍遥自在的自由,“扮演”了宇宙赋予他的宗教领袖的角色——因为这是在历史概率汇集的那个路口,让人类伤亡最小的一条道路。

这也就是《沙丘》叙事令人着迷的地方啊。它颠覆了所有传统人类故事里关于救世主和英雄的叙事,却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在普通大众肉眼可见的范围外,在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英雄的境地里,在全世界都不理解你做了何种牺牲的情况下,在无人注视的月亮落下的夜晚,你依然选择那条唯一的“黄金通道”,做一个不被历史记住、也不被历史认可的英雄。

能读到这样的故事,能有机会看到它出现在大荧幕上,我好幸运啊!


还可以看:

丹喵: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至死不渝的爱情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万字长文:自我价值感的进化阶梯

丹喵:三小时的播客访谈总结,关于故事、AI、思考、冥想和爱

   《丹喵:最近听播客那些让我大脑过电的时刻


 ·End· 


「爱予星球」🌏 社群畅快报名啦!

社群介绍长文戳这里

 费用 💰2499/年

扫码支付年票,登陆星球,一起来玩

↓↓↓


爱予星球
宇宙很大,我们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拥抱彼此,给予爱。带你走向内在探索之旅的成长型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