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止善知识

文摘   2024-12-31 04:50   福建  


人在路上,佛也在路上,彼此相随。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在路上》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富有哲理的佛法思想,来分享自己的修行感悟。


如何依止善知识



01
原文

当我们值遇善知识时,如何亲近并获得教授呢?若不善于依止,即使相遇,也可能错失良机。反之,若能与善知识结下殊胜法缘,生生世世都会得其摄受。关于亲近善知识,《略论》中谈到如下几点要求:

第一是净信为本。对于自己亲近的善知识必须具足信心,观德莫观失,切勿依自身情绪及立场随意评判。凡夫心是充满主观的,以这样的心观察世界,所见自然难以清净圆满。若不善于发现善知识功德,很可能会顺着凡夫习气寻其过失。如是,便无法对依止师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相应的,善知识所授教法也就无法对我们产生应有作用。

所以,《略论》特别强调“视师如佛”,因为我们不会对佛陀生起寻过之心。“视师如佛”的重点,不在于师长是否具备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功德,而在于这种净信对修学有莫大帮助。 

第二是念恩生敬。在无尽生死中,我们所以能听闻佛法,种下善根,不曾离开善知识的教导之恩。不仅是今生的善知识,也包括过去生的善知识。若无善知识携手相扶,我们可能仍在三恶道沉沦。所以,应时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第三是身口给侍,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善知识。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养最为殊胜,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亲近善知识的根本意义,是为了依照正确方法修行,直至解脱。 

对于末法众生而言,福薄障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而经典浩如烟海,即使如此,尚不能穷尽佛法全部,是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无善知识的引领,如何于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这正是许多人修学多年却不得要领的原因所在。结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还是问题。此外,僧团难免龙蛇混杂。尽管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一切僧宝,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见和德行者。在这样的现实中,依止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作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确为修行捷径。

02
金句
“视师如佛”的重点,不在于师长是否具备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功德,而在于这种净信对修学有莫大帮助。 
03
感想

如果有人告诉你,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就应当把善知识当作佛陀那样来对待,这样就可以让你的修行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你信不信?


换个问法:试想,如果有一位学生特别信赖他的某一位老师,他是不是会对自己学好这门功课很有信心和期待?听课时,是不是会特别认真、投入?完成作业也会特别积极、主动?结果,是不是可以预见他的这门课一定会学得特别好,而且,好像都不用太费劲就能学好?


毫无疑问吧?正所谓“名师效应”,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充满信心是一条捷径,因为信心的最大受益者是学习者。对于修行者更是如此。


这么显而易见的答案,而我,在之前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却没有做出一个清晰的决定。我好像学得也很认真,但学归学,并没有太把它当一回事。


我之所以没有做到“观德莫观失”,内心的傲慢是最大的障碍。那时总觉得自己曾经学过不少东西,所掌握的正见很够用了,之所以会来学习,只不过是想着借个外力提升自己,至于是谁给的这个外力,我无所谓,还美其名曰“依法不依人”。好惭愧。


所以,之前学习的时候,面对善知识的教法,我并没有具备应有的空杯与期待,就像一个上课时对老师不够尊重的学生,即便是乖乖坐着,心也可能是在溜号,在怀疑,在离题万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就是这种态度,导致了后来的学修不入心、不完整。


现在回头一想,再看一看自己的学修效果,我真切地确信且深信,依止善知识乃入道根本,真实不虚。


想要提高修学效果,就一定要正确依止善知识,这中间,又是以净信为本的。这种清净的信心,就是视师如佛所要达成的,目的在于帮助修学,而不是去确认师是否如佛。有了充分的“视师如佛”的净信,自然能念师恩而生恭敬心,也就能彻底地依教奉行。如此,才能有机会最终成就所学。


时代的纷繁中,信心,一定是一种能力。于修行者来说,能对善知识生起净信,还是一份莫大的福报。我要好好守护,好好珍惜。


 音频 :蕾君

 感想 :悟弘

 责编 :善芥



一念慢生活
身在红尘间,心得半日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