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顿悟法门起点高超,方法直接,对于学人必是有要求的。那么,这一法门摄受什么样的根机呢?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甚深,不是以思惟可以认识的。法界,万法生起的源头,代表法的最高真实,是圣贤而非凡夫的境界。六祖告诫大众:善知识,如果想要契入甚深法界,直接体认般若智慧,通达空性,就要按般若经典阐述的法门修行。
“持诵《般若经》,即得见性。”受持读诵《般若经》,就能使我们见到菩提自性,见到觉悟本体。当然,这个持诵决不是简单地念一念,而是对般若法门的身体力行。因为持就包含实践,首先是对般若法门百分之百地信受,其次是将这种接受落实于心行。前面说过,同样修般若法门,中观和禅宗有着不同的立足点。中观法门是立足于空,通过对空的认知破除我法二执,开显般若智慧。而禅宗是让学人直接体认般若的特征和妙用。正如《般若品》所说的那样,摩诃般若具有空和朗照无住的特征,同时又能含藏万法、出生万法。这是禅宗和教下契入般若的不同所在,从某方面来说,也的确是有高下之别。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这是六祖对《金刚经》的赞叹:要知道,这部经的功德实在是无量无边。在《金刚经》中,佛陀曾以七次校量,反复赞叹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利益,此处不再一一阐述。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因为这个法门是至高无上的教法,所以佛陀只为具有大智慧的学人而说,为上根利智者而说。那些钝根或缺乏智慧的学人听闻后,反而不能生信,因为这些见地已超出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这也是佛陀在《金刚经》所说的“如来为大乘者说,如来为最上乘者说”,对般若法门摄受的对象作了明确定位。什么才是上根利智?就是内心的尘垢很薄,能见度很高,才可能在善知识的直指下豁然开朗。这样的现象不仅禅宗有之,佛经中也屡见记载。佛陀在世时,不少弟子在佛陀的开示下,当下得法眼净,证解脱果。或许有人会因此感到沮丧,觉得自己障深慧浅,见道无望。其实不必担心,因为根机也是缘起法,只要努力修行,精进不退,钝根也能转变为利根。
“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阎浮提,即我们现在所居的娑婆世界。六祖接着以一个比喻,阐明只对上根者说般若法的理由。就像天龙降暴雨到阎浮提,许多城市和村庄都被大水冲走,如同枣叶漂浮水中。而落到大海的话,即使再大的雨,海水依然不增不减。上根者就像大海,可以容受大雨,海纳百川。而对劣根者来说,却无力承受这暴雨般猛烈的无上大法。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会被击垮。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如果是大乘根机者,最上乘根机者,听闻《金刚经》开显的无上妙法后,内心立刻就能随之打开,对觉悟本体有所体认,乃至完全证悟。就像六祖那样,听闻《金刚经》的当下即能悟入,及至五祖为其演说,更是彻见本心,这就是上等根机的表现。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为什么上根者一听之下即能悟入?由此可知,生命内在本来就具有般若智慧,只要开显自家宝藏,时时保持观照,就是最直接的修行,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通过文字来理解法义。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龙能兴致,按中国传统观念,龙能兴雨,所以雨水来自大海又回归大海。六祖又说了一个比喻:就像雨水虽是从天而降,但源头并非来自天上,而是由龙王将海水化作雨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乃至世间的有情、无情都受到滋润。最后,由雨水积聚的百川众流,又统统回归大海,与海水合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众生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也是这样。一切法从哪里来?正是从般若智慧流出。通过对法的修学,又能进一步体认般若智慧。这个过程,就像雨来自大海,又回归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