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

文摘   2024-11-14 05:00   福建  


佛法认为,心有真妄两个层面。唯识修行是从妄心入手,对心理的分析最为深入。玄奘三藏求法归国后,就翻译了大量唯识经典。


01 种子


在唯识思想中,将心理现象归纳为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即我们可以感知的部分。而潜意识虽然感觉不到,却时时都在产生作用。相比之下,眼耳鼻舌身的作用需要一定外在条件,比如眼识九缘生,说明眼识必须具备九种条件才能产生。意识虽然覆盖范围很广,但在晕厥等特殊时刻也是不起作用的。


而潜意识就不同了。我们为什么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就是第七末那识的作用。因为它不能正确认识第八阿赖耶识,视之为恒常不变的实体,以此作为“我”。当这种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就会本能地对自我产生执着。为什么末那识把阿赖耶识执以为“我”?因为它是生命延续的载体,虽然刹那生灭,却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即使我们死去,并在轮回中改变生命形态,信息依然不会消失。

这些信息就是唯识所说的“种子”。我们所有的言行和想法,都会在阿赖耶识播下种子,得以保存。一旦条件具备,种子就会产生活动,即“种子生现行”。但这种活动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还会介入意识活动,所以我们才能对身口意加以选择,才有改变生命的可能。当行为形成后,又会在内心进一步熏习种子,即“现行熏种子”。



生命延续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过程。我们所有的学习、做事,乃至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种子生现行”。在做的同时,相关能力会得到强化,为“现行熏种子”。然后,我们再带着这种能力继续做事,又会使种子得到增长和强化。艺术工作者对这点应该深有体会:我们的技巧和眼光,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得到培养的。


即使有天赋,也离不开今生的训练,只是起点比别人高而已。这个起点并不是天生的,只是因为你在过去生训练得更多,储存的种子更多。


我们的生命同样如此,由所思、所言、所行形成种子。什么种子被重复得最多,什么就会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还会由内而外地显现出来。比如“相由心生”,其实就是生命积累的外化。当一个人充满慈悲,不仅会传达这种气息,相关表情也会不断重复,看起来慈眉善目。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缺乏对智慧文化的学习,不仅乏味而可憎,还会因为无明落入贪嗔痴串习,造作种种不善业。


生命是复合的存在,在五十一心所中,有遍行心所五种、别境心所五种、善心所十一种、根本烦恼六种、随烦恼二十种和不定心所四种。其中,对人生影响较大的是善心所及烦恼心所。究竟是发展善心,还是纵容烦恼,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选择来自观念。虽然每个人内心有很多负面种子,但如果我们能看清真相,不为此创造条件,它们就会停止发展。进一步,可以通过修行来消除这些力量。反之,我们也能通过种子和现行的相互作用,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完成生命的正向成长。




音频 :慈妙/朱震

图片 :观轩

排版 :如嬉

责编 :心圆

一念慢生活
身在红尘间,心得半日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