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肠胃问题或许是情绪惹得祸!

健康   健康   2025-01-26 07:31   山东  



有时候胃痛、胃胀、没胃口,会下意识担心是不是胃病。


但其实有些肠胃症状或许不是病,而是源自你的情绪。


正如前段时间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叫“肠胃是个‘情绪器官’”,意思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会影响到肠胃功能或在肠胃症状上有所反应。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中医就意识到了这点。


中医上把情绪统称为“五志”,认为五志归五脏所管,且每一种脏器都代表着一种能量,一种情绪。


当我们被一种情绪主导、支配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物质留在身体里,阻碍身体吸收正常的养分,造成器官功能失衡,从而破坏身体内部平衡系统,伤及对应的脏腑;

而某个脏腑功能弱,同样又会容易导致对应的情绪出现。


那么在《黄帝内经》中则具体指出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由此可见,脾跟思是相互作用的,而“思伤脾”,说明了思虑过重,会伤害到脾。


那么当脾受到了伤害,身体又会产生哪些问题呢?


首先,脾主运化,负责人的食欲,向身体发送‘饿’的信号,只有接受到这个信号以后,我们才会有想吃东西的欲望。

另外,《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在脾足太阴之中也曾提到:“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心下急痛,溏瘕泄…”。

也就是说,如果脾出了问题,就会影响食欲,吃不下、胃痛、大便不成形。


又因为脾和胃互为表里,脾受到影响,胃也不可能置身于外。


在中医看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说了:“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所以大家也发现了,当我们有心事或是特别忙、压力大的时候,会影响到脾胃,出现吃不下饭、胃疼、消化不良、胃胀等情况。

这就是“思虑伤脾”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具体表现。


不仅如此,其它过度的情绪也会影响到胃,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情志属肝,而肝气横克脾胃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写道的:“肝足厥阴之脉…夹胃…”。

要知道肝胆经络的循行是夹着胃的,所以当情绪过激、肝胆经络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吸收。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说很多胃病都是因为情志,特别是长期的抑郁状态出现胃病了吧?平时除了要注意一些饮食之外,也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因素。

不过情绪实在很难完全控制,所以如果出现了腹胀、胃疼等情况,咱们还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调理身体,改善胃病:

1、艾灸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帮助我们温胃健脾,有效缓解胃胀、胃疼、恶心等情况。

不过艾灸前后,一定要注意多多补充热水,以免上火,影响睡眠。


2、小主千岁·悦润膏


如果出现了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情况,悦润膏是一个很不错的调理选择。


悦润膏配方取自《伤寒杂病论》,融合了千年经典古方:《外台》茯苓饮、小建中汤、麻子仁丸三个方剂,由八代经方中医精确配伍而成。



它可以从恢复脾胃功能入手,降胃气,从多个角度帮助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问题。同时膏方也便于人体吸收,效果更好。

如果你正在经历以上烦恼,不妨从这两个方法先开始试试~





小主千岁
小主千岁,健康中国,我们在行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