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进医生:我们能读懂孤独症人士的内心世界吗?

健康   健康   2024-05-08 14:41   广东  

文 | 静进医生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有共情能力(empathy)缺陷。原因是他们“心智解读”(ToM)能力低下,无法察觉和解读他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难理解对方的眼神、话外音、隐喻、欺诈、戏谑、假意、掩饰和意图等。的确,很多ASD人士自传或自我剖析同样反映,他们自幼读不懂别人的意图或想法。


反过来讲,普通人也很难读懂ASD人士的内心世界我们与ASD互动时,大部分情况下,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有什么意图和需求,更不知道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刺激、刻板行为、凝视某处以及自言自语代表啥意思。甚至也难知晓他们突发情绪崩溃的原因是什么。特别熟悉ASD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或许能有限地理解他们的部分想法或意图。但随着ASD年龄增大,我们彼此间的认知不对称会愈加明显,心灵上渐行渐远。


这种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被学者称为“双重共情问题”(double empathy problem)(也叫双重同理心),我们与ASD之间都存在着彼此相互难理解(Damian M,2012)。我们更固执地认为自己在了解人与事物方面居于优势,而ASD则不可能。于是,在判定ASD的行事问题上我们占据了话语权,他们则“任由”我们摆布和定性。


双重共情问题

“双重共情问题”名词和概念出台以来,成为ASD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与ASD之间缺乏理解,确实源于不懂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风格与技巧,更是与我们双方在社会认知发展上的“分道扬镳”有关。


早年,英国研究ASD大牛拜伦.科恩(Baron-Cohen,1985)提出,ASD儿童普遍有“心智解读”能力的固有缺陷,因而提出了“心盲”(mind-blindness)一词。其核心观点就是:ASD无法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也无法将知识、信仰、欲望、情感和意图等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这个观点及其理论,迄今被写进很多心理学教科书和专著里讲授,甚至推广应用到其它学科领域,如社会学、哲学、经济学、人类学、人工智能及叙事学等(Willey等,2015)。你若上谷歌学术网敲进“心理理论”和“孤独症”俩关键词,瞬间蹦出几百上千篇的相关科研论文。足说明,该观点似乎被视为正统。


不过,“心盲”观点出台以来,还是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他们说,相关研究并未能说明ASD和普通人之间心智解读能力差异的机制是什么,而且ASD的神经心理机制有着很大异质性,没有两个ASD的大脑发育是一模一样的( Dinishak,2013)。


正如Damian(2012)所说:ASD与我们是不同方向的社会践行者,彼此互惠产生脱节,随着社会化延伸,这种脱节越来越大。为我们设置的社会规范与要求,反而成为ASD的禁忌和创伤性经历。


自2015年以来,孤独症权益倡导群体越来越支持双重共情理论,认为普通人和ASD之间若没形成彼此有效的认识与理解,就不足给ASD扣上“心盲”或心智解读能力缺陷的帽子(Glass,2023 )。




看来,对ASD研究越深入,带给人们的迷茫和疑点也越多,似陷入到无解的“死循环”无法自拔。于是,学圈接踵涌现不同的观点与理论,争议加剧,甚至相互对立和彼此攻讦。各持己见的大佬们誓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因为那是他们的饭碗,也是其信仰,这就难免一叶障目、唯我独尊、站台排他。其中也包括“神经多样性”的观点(见前文:孤独症的“神经多样性”与争议)。


我以为,双重共情问题是较为新近提出的。该观点是否适用于年幼ASD及重度ASD尚说不清。至少,医学角度来讲,ASD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尤其是低重典ASD,甭说解读他人,就连自我意识也欠缺,生活自理也难当。因而,他们的意外伤害率很高,平均寿命也很低。


影响沟通有效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社会性互惠。同理心和互惠行为赖于彼此信息的对称。有了信息互通和互惠意识,我们便有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的信念。


眼见为实。约30%及以上的ASD合并有智力低下和语言障碍,他们几乎不大可能“读懂”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周遭的人,更甭说弄懂明暗不一的行为规则。用“双重同理心”观点,怎么都没法套上去解读他们。即使是轻度ASD,他们若固执地“自我掩饰”,行为学研究也不大可能用“双重同理心”予以解释。因为许多ASD为避免遭歧视或霸凌,会极力掩饰自己,结果与社会脱节更明显。


另外,把ASD人群放在“谱系”(spectrum )或“光谱”去理解,我们与ASD可能处在谱系两个极端,彼此之间跨度或距离远了点,有点像可见光和红外光谱之差异,因而在“心灵感应”上引不起共振,沟通起来犹如“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甚至会南辕北辙。


不过,我察觉到,ASD孩子们之间似乎更有“灵通”感,也会产生有限的互惠行为,例如分享食物或玩具,但大多限于有语言的轻度ASD。日本学者Komeda等(2019)的研究也发现,成人ASD会表现出对其他ASD的同情,并有动机去帮助其他ASD患者,尽管他们的“同理心”测试分数低,对社交细节不敏感。估计是,他们彼此在谱系(光谱)上的距离,要比我们近得多。


由此延伸,我们只要竭尽所能地靠近ASD,努力探究他们的想法和动机,并力争用适宜的方法、技巧让他们读懂我们的意图与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等候与宽容,则有可能产生“心灵合拍与共振”,从而使互动惠及双方。


留 言 解 惑丨 精 彩 回 顾

今天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公众号中进行留言,我会尽力解答,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精彩回顾:

静进医生:阅读障碍的孩子也会计算困难

静进医生:孤独症人士可以用人工智能(AI)技术帮助自己吗?

静进医生:孤独症的神经多样性提法靠谱吗

静进医生:育儿焦虑是怎么回事

静进医生:孤独症的“神经多样性”与争议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个“在看”再走也无妨~

发育行为儿科专家静进
每周四下午4:30,儿童行为学专家静进准时与你分享儿童行为学知识:儿童多动症、各类学习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自闭症(孤独症)等相关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