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进医生
成人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人们熟悉的疾病名称,俗称多动症,学龄儿童多见,近年来的报道浩如烟海。家有学习不好、老师投诉多的娃,容易被扣上多动症帽子,要么棍棒伺候,要么吃药抗多动。到头来,家长焦虑、孩子遭罪、老师头痛,使它成了挺折腾人的“疾病”。
其实,这病报道由来已久。早在2百多年前,就有人报道过这种娃是一种“精神烦躁症”,表现“坐立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后来有位英国医生乔治.斯提尔(George Still)于1902年在皇家医学院做了详细介绍,确认它是一种与脑损伤有关的疾病(Palmer .2001)。
再后来,医学界用过“轻微脑损伤”、“轻微脑功能障碍”之类的名称。直至1987年,美国人在其DSM-Ⅲ中正式命名为ADHD,世卫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也亦步亦趋叫上“儿童多动综合征”。
如今, ADHD被美国人的DSM-5列为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认为可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伴随。于是,好事者紧随和:“成人ADHD被严重低估,他们当中只有不到20%的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Ginsberg .2014)。ICD-11为不拖后腿,赶紧跟进并更新其诊断标准,以示与DSM的同步。
打从DSM-5纳入成人ADHD诊断以来,跟风报道称,全球估计有2.58%的成人持续患有这种病,有症状的ADHD成年人患病率高达6.76%。截止2020年,全球受此病影响的成年人分别为1.39亿人和3.66亿人!(Song et al.,2021),看看,数字够吓人的吧。很多未经诊断和治疗的成人ADHD生活混乱窘困、嗑药、酗酒、失业和具有犯罪高风险。同时,也伴有持续的学习困难、焦虑症和抑郁症(Mohr-Jensen.2016)。但是,对其有无必然因果关联,争论观点各异。美国医学会称,成人ADHD平均收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仅2004年就造成全国劳动力损失770亿美元。
成年期ADHD的表现与童年期的有所不同。罗列一下描述,大致如下。
①. 坐立不安和心神不宁
②. 难以保持一个坐姿
③. 显得极度亢奋,话语过多
④. 打断别人,随意介入他人交谈
⑤. 难以轮候和等待
⑥. 未经思考脱口而回答问题
⑦. 逃避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或工作
⑧. 做事拖拉或拖延
⑨. 启动工作困难
⑩. 难以组织工作细节
⑪. 健忘,难记住工作细节
⑫. 同时很难处理几项任务
⑬. 缺乏时间观念,管理时间困难
⑭. 优柔寡断和迟疑
⑮. 执行能力下降,难以坚持完成任务
回顾精神病学史,不难看出很多种精神疾病命名与所设诊断标准几乎来自美国。老美确实会“创造”很多种精神疾病及其名称,不信看看DSM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容,便昭然若揭。强势文化主导话语权为不争的事实。各类精神疾病在美国被过度、过滥诊断也是现实存在(Frances.2013; Kirk.2013)。
《英国医学杂志》社论发出警告,不适当的医疗行为导致疾病诊断扩延,疾病定义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纯粹的个人问题。强调医疗问题或疾病风险的扩大,使得医药市场获益匪浅(Moynihan.2002)。仅从ADHD治疗用药来看,相关药企乐得看到病人越多越好。
过去30年里,对ADHD的研究大为增加。尚无单一、统一理论可以解释ADHD病因及递增的风险。在机制上,倾向认为主导“执行功能”的大脑额叶皮层功能出了问题。
不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ADHD的诊断和治疗一直质疑不断,认为ADHD被过度诊断和治疗。鼓噪者既有医生、教育工作者、媒体人、政策制定者,也有众多的患儿家长。英国老牌权威机构“国家心理卫生中心”也承认存在这种争议,指出对ADHD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是基于学术研究主流观点(BPS.2009)。就连ADHD行业大佬Conners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认为ADHD有被过度诊断和用药泛滥倾向(2015)。(见前文:多动症的是是非非)
如今,联邦残疾非歧视法提出,要善待成人ADHD,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求职场有责任提供便利条件,教育部门需调整成人ADHD培训内容,以帮助他们获得有尊严、有体面的、更有效的工作(Office of Civil Rights.2012 )。钱吗,还得纳税人出。
因此,不排除有人动歪念非法获取ADHD一纸诊断来谋私。美国也承认多种行业有此现象。
留 言 解 惑丨 精 彩 回 顾
今天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公众号中进行留言,我会尽力解答,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精彩回顾: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个“在看”再走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