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进医生
无法回避的话题
其实,本不想触此话题,但它又是个无法回避的客观问题,写的时候,心情并不舒服。一直以来报道,孤独症(ASD)儿童或成人的意外伤害率很高。著名医学杂志《JAMA》荟萃报道,ASD患者自残、受伤和死亡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过早死亡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2-10倍(Ashley,2021)。约一半ASD伴有自残行为,其严重程度与后期自杀意愿和自杀行为有明显关联(Moseley,2020)。的确,这类文献逐年多了起来,2021年以来在谷歌学术网上涉及ASD自残、自杀的文献就有1.7万多条,足说明学术界深切关注起ASD自杀问题。
上述JAMA杂志论文报道,荟萃数据中28%的ASD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0%的患有焦虑障碍、11%的患有抑郁症。这些诊断与ASD人群中较高的自杀风险和自残率增加有关。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也发文称,12岁以下ASD儿童中7.5%的有过自杀意念,非自杀性自伤(NSSI)发生率为21.9%,男女数据差不多(Geoffroy等,2022)。
文献还报道,阿斯伯格综合征成人中,有66%的人在其一生中考虑过自杀,35%的人计划或试图自杀(Cassidy等,2014)。与一般人群相比,ASD成人更有可能经历非自杀性自伤 (NSSI),并且它与该群体的自杀风险增加有关(Cassidy,2018;Moseley,2020)。就是说,自残率越高、情绪障碍程度越重的ASD,更有可能自杀。
我国至今好像还未发现涉足该领域的研究报道。度娘上倒有很多ASD青少年自杀的案例报道。
有征兆吗
ASD产生自杀意念与很多复杂因素有关。如与自残行为增多、情绪困扰、遭受团体排斥和虐待、自尊自信丧失、年龄偏大(青少年及成人更易发生)、述情困难(见前文: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会叙述个人情感吗)、冲动和刻板行为严重等情况有关。
自残:是ASD儿童较多见的异常行为,如用物体击打自己、撞头、抠皮肤、抠眼、抓挠自己和咬自己等。其发作频率、强度可作为预防自杀的预警征兆,程度趋严重时,应予警觉和监控。
情绪障碍:ASD青少年及ASD成人大都会合并不同程度情绪障碍,如若表现社交退缩严重、沮丧和抑郁情况明显,则应予特别关注。报道称,ASD成年人抑郁症终生平均患病率为37%(Hollocks,2019),他们显然是自杀高风险人群。
虐待与霸凌:ASD儿童青少年如果在学校或职场长期遭受欺侮、隐性霸凌或虐待,则会增加其自杀意念。
年龄:ASD到了青春期及以后,生理发育、认知发展、自我意识增加、遭遇不良体验时更容易冲动、愤怒和沮丧。当其外向能量宣泄受阻时,有可能转化为内向自我攻击,采取自杀行动。
述情障碍:ASD及阿斯儿童青少年不大会表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良情绪压抑时间长了,也会表现自我攻击,如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想法及自杀行动。
冲动和刻板行为:ASD青少年不堪忍受情绪困扰时,其刻板和冲动行为会变得相当频繁。他们冲动发作时,极难有理性思考,激越状态下可冲动性自残,甚至自杀。
生活规律变化:ASD出现睡眠障碍、生活规律变化突兀、情绪极不稳定、躁郁(双相障碍)发作频繁等,也是自杀风险的征兆。
疾病严重程度:风险标志之一是ASD的严重程度,越严重越可能导致他们自我伤害,自然也会增加自杀风险(Rattaz,2015 )。
据相关报道,ASD或阿斯们的自杀风险的确很高,无须回避这个话题。意味着,要从家庭、社区和学校高度重视起ASD的自杀预防问题。
然而,我国城市或基层社区,在此方面的关注与投入仍非常薄弱。对家长、学校及机构开展预防ASD自杀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基本不到位。因此,有必要通过宣教,对公众普及ASD自杀风险因素告知和预警宣传。
再则,有必要开展ASD人士自残、自杀、共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高质量研究,为预防ASD自杀,制定相应措施和决策提供依据,出谋划策。呼吁要对社区开展宣教和技术支持来预防、干预ASD的自杀。还要对医务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家庭成员和学校/雇主进行有关ASD自杀预防的宣教与培训。
轻度ASD或阿斯可能因自我意识较强而容易合并抑郁症或躁郁症。他们因融入社会程度相对较高,出现自杀风险问题比率肯定不会低,需密切随访和关注他们的生活,预防其自杀。
END
I 文章为作者原创内容,版权归静进教授所有。未经许可,盗转、剽窃、翻版必究!
留 言 解 惑丨 精 彩 回 顾
今天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公众号中进行留言,我会尽力解答,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精彩回顾: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个“在看”再走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