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中国人对男女两性的认识,主要是阳刚阴柔,男强女弱,强调比较多的是各司其职,各居其位。
所谓“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讲的是女性因柔弱而依赖于男性,进而成为男性的附属;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都是“三从”所必须的修养,是女子出嫁前的四门必修课,包括了从日常的坐卧起居到接人待物,迎来送往,从说话的分寸、声气,到针线女红,属于从道德上约束女性言行的一些规定。《礼记·昏义》疏就有“未嫁之前,先教以四德”的说法。到了汉代,班昭对“四德”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增加了“七出”的内容,并将“四德”教育的范围从后宫扩大到整个贵族女性,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衡量女性言行的主要标准;但很少有对女性的侮辱性评价,“河东狮吼”已经是很夸张的说法了。
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除了认为女性柔弱,还认为女性是残缺的,不健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雌性,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雄性。”他还具体说到:“雌性之天性比较弱,比较冷,因此,我们必须把雌性性格视为一种天生缺陷。”中国似乎没有这种认识。所谓“女人祸水论”,根子更多的也在男人而非女人。西方就不同了,认为女性有残缺的说法是很多的,甚至认为女性是身体某一部位有残缺的男性。这种观念在人类早期的神话传说中也是很普遍的。按照这种观念,神或上帝是通过阉割男人来创造女人的,女人只是男人被阉割后的残缺性存在,她的性器官只是男性生殖器被阉割后留下的一道可耻的伤痕。
这种观念流行了很久,很广泛,甚至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也对女性心存偏见。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人在去世后如果转生为女人,是对前世的一种报应。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如阿奎纳、奥古斯丁等,甚至柏拉图,乃至莎士比亚,都有许多对女性的侮辱性言辞。
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大约要到18世纪中后期的北美才出现,这将留待下次再讲。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
微信号:xizhangpi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