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新史学的重建与开新
马勇 著
海南出版社
2022/11
读马勇老师的文集《明夷:新史学的重建与开新》,跟随他思考新史学是如何重建与开新的,对百余年来历史学界围绕史观求新求变所发生的种种探求和争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书名用了《周易》的一个卦名,在这里,“明夷”的意思指什么呢?马老师没说,我猜测,或是指虽有不安和困惑,但还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信仰吧!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探讨前人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关头,在总结传统史学和开拓新史学中所作的种种努力。其中谈到章太炎、梁启超、蒋廷黻、张荫麟、吕思勉、范文澜、费正清、唐德刚等人所做的贡献,他们既脱胎于旧史观,并尝试构建新史观,这个过程不乏精神的痛苦和快乐,义无反顾和游移彷徨,有时也有峰回路转和柳暗花明。一路走来,历时百余年,历史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使得历史观的重建与开新至今仍在过程中。后一部分是马勇老师对数十年治史经历所作的回顾与总结,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史学工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新史学重建与开新的道路上留下的足迹,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扎扎实实的。联想到他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一部部厚重的学术成果,都是其辛勤耕耘的结果,亦可见其治学的勤奋与艰辛。他对史学本质与史家责任的思考,在当下这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亦显示了一个史学家的眼界与良知,对后来者也是一种启示。
栾保群先生的《鬼在江湖》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谈狐说鬼本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一件风雅之事。笔记小说中,历朝历代都不乏谈鬼的作品。最早的作品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作者熟读文史,对谈鬼的作品如数家珍,故能涉笔成趣,游刃有余。很多人怕鬼,忌讳鬼事,死过人的房子被称作“凶宅”,便不好卖。但俗语亦有言:心里无愧,不怕鬼叫门。其实,鬼和人是一体的,人是鬼的前身,鬼是人的现世。人总是要变成鬼的。特别喜欢作者的一句话:“害人的鬼不能说没有,但并不比害人的人更多。”人说鬼话的还不算在其中。人死后成为鬼,但每个人的死法不同,成为鬼后,面目也就不同。有些恶鬼、厉鬼,面目狰狞,人也不必心生恐惧,这种鬼倒也未必肯害人,其中不乏冤死鬼、横死鬼,只是死法惨烈,因而留下一副狰狞的面目,这也怨不得他。书中类似的高论很多,往往直接颠覆我们对鬼的认知。诚然,谈鬼的书,都出自人之手,也就是说,人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欲望诉求塑造鬼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鬼,鬼的江湖也即人的江湖,鬼事也即人事,鬼言本即人言。因而,读这本书,不会使你深陷鬼的世界而难以自拔,反而有对人的世界更深刻的认知。由此也很感叹古人对鬼的世界的描述,何其丰富乃尔,从而给中华文化留下一道别样的风景。
近日读了《电影中的奴隶:再现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一书,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书中以五部奴隶题材的影片为对象,试图说明电影也可以再现历史真相。奴隶的生存、反抗如何进入历史叙事且不论,有意思的是,作者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而主张电影可以再现历史真相,甚至超过历史叙事本身,这是很少见的。一般说来,历史学家对于以历史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总是保持着相当的警惕,或不满于文艺作品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表达。文艺创作中的历史真实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这本书的作者则力图证明电影再现历史真相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会。国产历史影片就不说了,西方电影作品也许好一些,据我看过的一些影片,特别是一些传记影片,的确给人很真实的感觉,但这种真实其实也只是主观感觉的真实,而非事实上的真实。往往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而且,由于我们对传主和他生活的环境缺乏具体的了解,也很难从事实上判断其真实与否。这也就是说,我们感觉到的真,或是艺术的真,而非事实的真,二者是不能混淆的。但此书的作者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从而给人一种电影可以再现历史真相的印象,这是很危险的。事实的真是否可以存在于过去时的叙事中,可以另议,但艺术的真却只能是一种逼真,无限接近于真,这种真很大程度上是被人们按照其主观意图制造出来的,所以,看电影,重要的不是它所表现的是否真实,而是真实背后的主观意图。
陈宝良的《无籍之徒:中国流氓的变迁》,应该是对先前那本《中国流氓史》的扩展。很多年前读过此书,还有些模糊的印象,这次算是重温,内容是比先前更充实,也更加充分了,思路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作者用力之处在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这也是他的优势,我们通过书后附录的参考文献,就可体会他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精力。正所谓“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这是因为,流氓固随处可见,但在文献中却始终没有完整的,集中的记述。而且,从古到今,流氓的称谓,内涵和外延,多有变化;而中国之大,东西南北,方言不同,风俗各异,对流氓的认知和描述,也不一样。这些都说明了研究流氓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历史上很少有关于流氓的研究成果的原因。因而可以说,作者的这部书在流氓研究史上是开创性的。他在书中提供了关于中国流氓变迁的整体印象。从历史上看,流氓这个群体不像今天人们认识的那样简单,是非常复杂和多层面的,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之中,不是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所能概括的。这些人充其量只能充当政治流氓、文化流氓、商场流氓的打手和跟班。历史上还有一种流氓,就是侠客,司马迁写过列传的,现在却是很少见了,如果说还有些遗风的话,那也许就是俗话所说的,流氓假仗义。
中国字 中国人
《中国字 中国人》编委会 编著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2/12
山东友谊出版社的《中国字 中国人》在众多关于汉字的图书中可谓别具一格。首先是编排方式不同,书中只选择107个汉字,并且设置了六个主题,即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这107个字就分配于六个主题之中,分别加以解说。很显然,这种解说偏重于道德教化,伦理修养,体现了传统儒学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特点,也表现为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编者的目的或是希望从古代文化中发掘可以挽救当前世风日下的道德资源,从而给日渐贫瘠、衰微的道德理念注入一点养分。这似乎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时尚,聊胜于无,而是否有效还不知道。不过,汉字中储存着异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又非道德一隅可以概括。书中对文字的介绍还是满丰富的,和其他关于汉字的书比较,还是有其独到之处。通常介绍汉字,偏重于字的本义,引申义,转义,以及六书和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直到楷书、行书、草书等等,该书在这方面略嫌简单,着墨不多,重点则在于字的文化内涵,对一个字的解释,除了简要说明其形态、结构和字义外,更将文字学、诸子思想、文学艺术、美学、历史融为一体,仿佛一部思想文化简史。比如一个“谏”字,就从邹忌、触詟、魏征等著名的谏争人物的事迹谈起,延伸到几千年的政治生态,以及伦理悖论和困境,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是很值得一读的。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