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之民:普通人与美国革命
[美]阿尔弗雷德·F·扬 著
胡翠娥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2/09
最近读了美国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F·扬的《门外之民:普通人与美国革命》一书。该书是对传统美国革命史的检讨、反思、质疑和批判。作者认为,以往的美国革命史,只是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精英人物的历史,而忽略了人民大众的参与和作用,而后者才是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但在以往美国革命史的叙事中几乎看不到技工、奴隶,以及女性等底层民众的身影。他有一句名言:”当这个国家榨干了这些穷苦士兵的最后一滴血后,他们就像驽马被一脚踢开。”他的这本书,就是要把这些底层民众从历史深处发掘出来,彰显他们的历史功绩,纠正传统历史叙事的偏颇。作者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包括许多当事人所写,所说的回忆录,以及日记和书信,以证实他的历史叙事是建立在坚实的材料基础上的,是在恢复历史真相。其实,历史叙事的背后,都有历史观的支持,历史观决定了对材料的判断和选择。实际上,所有历史叙事都不可能穷尽活动于历史中的人物和历史活动,都是有选择的,这本书虽然号称写普通人,写底层民众,而真正进入叙事的也只是个别的知名人士。作者是以这些人物作为他所认定的另一种历史力量的代表,来强调这种力量对历史进程的贡献和作用。这种历史叙事我们并不陌生,读这本书会让我们产生很多联想,不断有各种思绪搅扰我们的认知,促使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我在想,我们的历史叙事是如何解决这个历史难题的?在我们的历史叙事中,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士兵也是被遮蔽的,但那些革命领袖,精英人物被当作了人民的代表,因而,在历史叙事中,人民似乎从未缺席,虽然我们记住的创造历史的也只是那几个人物。这或是中国历史书写者比美国历史书写者聪明的地方。
读了赵柏田兄的《银魂:张嘉璈和他的时代》,对我来说,是一次金融、银行知识的启蒙和普及。这方面是我的短板,而且从心里发怵,当年读梁启超的文章,最怕读到这些内容,真是看不懂。所幸他做财政总长时间不长,涉及内容不多,否则难免露怯。张嘉璈与梁启超不同,他这一生基本上是在银行业摸爬滚打,事事离不开金融与银行,作者的讲述让我学到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张嘉璈,我以前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曾做主,把妹妹张幼仪嫁给了中学尚未毕业的徐志摩。这部巨著则以张嘉璈银行生涯为主,这一特定的叙事角度,使我们了解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另一面,有可能纠正官方历史叙事给予我们的误导,补充新的历史知识,使我们更接近历史真相。比如袁世凯称帝失败,固是政治、军事、外交多种因素促成的,很少有人提到银行对停兑的抵制产生了哪些效应,这本书对此则有生动、细致的描述。又如北伐军打到上海,传统流行的说法是江浙资本家与蒋介石如何沆瀣一气,断送了北伐革命。实际情况可能复杂百倍,蒋介石曾以革命的名义绑架银行家,武汉政府则以革命的名义剥夺了银行的资产。夹在宁汉两种势力之间的银行家们,日子并不好过,同时,他们还要忍受由衷同情、支持北伐,而又反感国民政府强行野蛮掠夺的内心矛盾的折磨。这本书对于传主矛盾心理的剖析和表达,给我很强烈的触动。他们无法用对待袁世凯的办法对待蒋介石,除了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恐怕还有国人心理上对革命的盲从。我们不禁要问,革命何以能获得这种君临天下的魔力和神圣性呢?这背后的原因或许能解开百年中国历史的诸多谜团。张嘉璈的人生命运是和这种历史大势纠缠在一起的,山河破碎,身世浮沉,都在作者的叙事之中,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近读法国历史学家罗伯特·扎勒特斯基的《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一书。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启蒙思想史,以及启蒙运动局限性的书,又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书中涉及的人物,不仅有狄德罗和叶卡捷琳娜,还有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叶卡捷琳娜身边的许多人物。说它有趣,是因为叶卡捷琳娜与狄德罗、伏尔泰的暧昧关系,一直是西方历史叙事之中的热门话题,流言蜚语很多,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意不在此,他只是抓住了狄德罗与叶卡捷琳娜关系中一个特殊阶段,即狄德罗应叶卡捷琳娜之邀,来到俄国,在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内,二人进行了四十余次私密的会谈,结果是各自怀抱向往、期待、好感的双方,都感到非常失望,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教训和启示?作者就从狄德罗离开俄国,回到荷兰,静下心来进行反思写起,书中狄德罗在巴黎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作者对狄德罗性格、精神气质、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细致入微的描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书中对叶卡捷琳娜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则堪称简洁,透彻,着墨不多而神采毕现。从少年时期就倾心于伏尔泰等人著作,到成年后对狄德罗的崇拜,特别是在掌握了俄国的权柄后她对更加文明的统治方式的向往,促成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见。作者在这本书中不动声色地描写了这两位身份、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经历、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的人,仅因对某种理念的认同走到一起,而一旦理想落入现实,脚踏实地,就会发现,这条路上步步荆棘,处处陷阱,困难重重,障碍多多,实际上,狄德罗赴俄国之路,恰是这个故事最好的象征。这里有叶卡捷琳娜自身和俄国自身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启蒙者自身的局限和启蒙理论的缺陷造成的。狄德罗启蒙叶卡捷琳娜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了启蒙者可笑的一面,这在今天也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近日读了一本可以称之为休闲类的书,即秦晓磊所著《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五家海外博物馆的馆藏,其中包括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这五家博物馆都在美国,这或许是为该书的续集预留了空间,不知作者是否有计划写一写欧洲和日本的各个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想来精彩的作品亦很可观。作者在书中对每幅画都有较为详细,具体的介绍,包括画家的基本情况、艺术风格,以及作品收藏流转的路径和流失海外的经历,信息收集得是比较全面的。因而,这又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如果我们去参观这些博物馆,是否可以考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读此书还产生一些联想,通常我们会认为,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多为猎奇。从这本书介绍的66幅作品来看,并非如此。搜寻这些画作的人,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眼光独到,绝非泛泛之辈。更进一步,我们不妨设想,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观念,是否也将影响到西方的艺术创作?瑞典的喜仁龙先生就曾提出,中国的园林艺术所蕴含的审美精神是对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包括诗歌和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那么,这些中国画的经典作品长期在这些博物馆展出,来此观摩的观众,其中或不乏艺术家和作家,他们会不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呢?这是读此书想到的一些题外话。
消失的宫殿
李凯 著
东方出版社
2022/09
读《消失的宫殿》之前,有两个期待,也即书名中的两个关键词,消失与宫殿。读过之后有一点失望,因既未看到“消失”,也未看到“宫殿”。我所谓消失,或是后人的反思,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或是一种感怀和意境,如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或如《桃花扇》的兴亡之感,“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些都没有读出来,因作者意不在此。而“宫殿”二字更像是噱头,也许作者没有建筑学方面的知识背景,不方便在此多用力。当然,此书也有它的独到之处,作者善于借宫殿细说秦汉历史,深耕细作,精心布局。以往我们读先秦史,讲得比较多的,是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孝公时的商鞅变法,以及嬴政统一六国,这本书则从秦早期历史西垂宫时期讲起,借助考古和上古文献,以及甲骨文和金文提供的信息,详细梳理了秦襄公之前数百年的历史,而一座座消失的宫殿,恰如坠在叙事链条中的一颗颗珍珠,读起来还是很有兴味的。汉代历史虽为读者较为熟悉,但他的讲述则带有鲜活生动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多个层面,讲述如未央宫、宣室殿、昭阳殿、椒房殿等宫殿的前世今生,时运浮沉,透视出一家一姓的兴亡,难免也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感叹。作为百家讲坛的节目,本书既有口语的鲜活灵动,又有文字叙述的严谨扎实,而且有大量的插图、照片支持、辅助他的叙事,是一本较好的历史普及读物。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