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文化   文化   2024-02-25 00:00   北京  



家好,我是解玺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我自己的书,书名叫《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这本书不久就会和大家见面。


为什么叫隐藏的文脉呢?“脉”一般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表面看不出来。我觉得北京的书院在很长时间之内,其实就是一条隐藏的文脉。



北京的书院,应该说是北京文化的一道风景,但长期以来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被封住。平常我们谈北京文化,说到皇城文化,我们会讲故宫;市民文化,我们会讲天桥;京味儿文化,我们会讲北京的胡同;名人名士的文化,我们也可以讲北京的会馆……但是有一部分人,我们在讲北京文化的时候很少提到他们。其实我前面说的这些并不是不重要,他们也都代表了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后面这一群人,应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少有人提起他们。也就是说,沉浸在北京文化深层次的比如士大夫、士绅这个阶层,学人学子这个阶层,他们的活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就体现在书院里。所以,我很想把北京书院相关的内容揭示出来,让大家可以重新认识北京这一条隐性的文脉。



实际上,北京的书院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书院,大家都知道是从唐代开始的。北京的书院出现得也并不晚。北京的第一家书院,其实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有一位大家很熟悉的人叫窦燕山,《三字经》里面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他是跟孟子齐名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个优秀代表。他就办了一所书院,叫“窦氏书院”。当然这个书院具体办在什么位置,是不是就办在昌平,还是说后来他从昌平迁移到河南的过程当中,这在学术界有争议,但窦燕山确实是北京地区、幽州这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幽州节度使的府里边做过小官。也就是说,这所书院无论如何是和北京有关系的。



那么确凿的北京城里的第一所书院,正规的,就是元代的“太极书院”,创办于窝阔台时期。也就是说,北京还没有建成元大都的时候,就有了这家书院。这家书院据记载就建在如今的广安门内外一带,金中都的旧址里面。当时元人进了北京,把金中都给烧毁了,有些残留的建筑,书院就建在这里边的某一个地方,现在已经很难考察了。这是一个。




再有一个北京的书院,是明代的“首善书院”。首善书院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天宣武门内那个教堂的位置,是教堂的前身。首善书院是建在天启年间,书院的创办人比如说邹元标、冯从吾这些人,都被认为跟东林党有关系,所以他们都被魏忠贤给毁掉了。不光书院停办,书院的建筑拆平,甚至把曾经在书院立过的一块碑也砸了,碑文上有书院的建设过程、缘由。所以,首善书院在北京城里也已经找不到任何一点痕迹。


还有一家在北京城里边的书院,就是现在的金台小学所在的地址,就是“金台书院”,金鱼池这个地方。它曾经是洪承畴的一个赐园,因为洪承畴为清朝立过大功,康熙皇帝赐给他的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并不是他的住宅,而更像他的一个别墅,一个游园。这个地方后来就被北京的地方官员用来创办了金台书院。




我们现在如果要在北京找书院的遗址,恐怕也只能找到金台书院。金台小学我还去看过,这里作为金台书院的前身,建筑也还能看出一个大致的印象来。


其实,北京的大部分书院,都建在北京的各个区县里边,以前叫县或者州,比如说延庆州、昌平州、通州这些地方,包括平谷、密云、房山这些地方,都有书院。但这些书院,现在也都很难找到遗迹了。基本上,就是说某个托儿所、小学曾经是书院,但是也很难有确凿的证据。为什么说北京的书院是隐藏的文脉,就是因为在地面上我们已经找不到它的痕迹了。


大部分的书院,到了清朝末年,具体就是1902年慈禧从西安回来推行新政的时候,全部把它们改成了小学、中学。当时有个规定,县一级的书院改成小学,州往上的书院就改成中学。后来经过100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地方都慢慢变化了。



真正要搞书院的研究,其实系统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北京的书院,因为它在全国的书院里边地位不高,我们看研究中国书院的学者们,很少提到北京的书院。中国书院史里边提到北京书院的地方也很少。我曾经有过三大本《中国书院史资料》,里边只有几篇跟北京的书院相关的材料。关于北京的书院,我们能看到的专著,现在只有赵连稳先生写的一部《北京书院史》。所以说北京的书院,在整个社会上其实是默默无闻的,很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开发。


那么关于北京这些书院的资料,我们从哪里能够找到呢?从我做这个课题项目来说,大约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光绪顺天府志》,这部书里面保存了大量关于北京书院的一些原始材料。再有就是《日下旧闻考》。还有就是各县州的县志、州志。再包括元明清时期关于北京的各种笔记。这些地方我们都能够零零星星地发现一些跟北京书院有关的材料。


我写《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这部书,也是从这些地方一点一点把它梳理出来的。相信这个书出版以后,贡献给各位,希望大家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关于这部书的具体内容,我们会慢慢地再跟大家交流、分享。


谢谢各位!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


微信号:xizhangpinglun

玺璋评论
文化时事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