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韩非四十讲
任剑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2
近读任剑涛老师的《政治:韩非四十讲》,最大的收获是对韩非和《韩非子》有了新的认识。在当下最有争议的古人当中,韩非无疑是颇为突出的一个。很多自以为掌握了现代西方政治理念的人,往往把韩非视为中国两千多年集权专制制度的始作俑者,以及专制政治理论的倡导者和开创者。中国近代以来民主化进程之所以一路蹉跎,至今尚未完成,韩非是有责任的。任老师认为,这对韩非是不公正的,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对韩非和他的思想的误读。他主张历史地看待韩非和他的思想,应把这个人和他的思想放到战国末年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看到他的本来面目。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治失序,恢复政治秩序是历史提出的任务,韩非是顺应了历史发展,并积极回应现实提出的问题而试图加以解决的。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都试图提出恢复政治秩序的方案,给社会开出摆脱危机的药方,儒家,墨家,道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而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韩非子》五十五篇,就是他为恢复社会政治秩序而拿出的方案。任剑涛老师的这本书,则试图把韩非的方案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进行解读,还原他写作此书的现实处境,他的动机与初心,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并给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任老师的这本书分作四十讲,对《韩非子》五十五篇逐篇进行解读、分析,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的思想和理论。任老师是政治学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以及中国政治的研究,因而,他对韩非的研究,是扎根于深厚的古今中西政治思想的土壤中的,他在论述中常将各种事例信手拈来,加以比较,增强叙事的说服力。事实上,无论你是否认同,接受任老师的观点,这都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并思考的书。
近来介绍敦煌的书很多,算是出版的一个热点。蒋理的《敦煌守望四十天》在其中是很独特的一种。据作者介绍,这是他参加“敦煌文化守望者”行动的日记。这个计划的初衷是在全球招募敦煌志愿者。每期十人,在莫高窟进行为期四十天的体验式培训上岗。作者经过严格考试,有幸入选。在敦煌的四十天里,他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他对敦煌壁画的独特发现,都详细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这部作品。作者久居江南,他来敦煌有一个特殊的愿望,即希望能在敦煌壁画、典籍、故事中发现与江南有关的元素,由此来确认自己生活的城市与敦煌微妙的联系。如书中第七天的江南诗人,第九天的壁上江南,第十四天的曲子词中的江南,第二十一天的江南之行,第二十七天的江南诗意,第三十四天的江南手艺,等等,看来他真是不虚此行,有了如此内容丰富的发现。而这些发现为研究、认识敦煌文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敦煌虽偏居西北,但它的文化触角却早已覆盖全国,这也许是作者记述中最有趣的部分。作者不是一位研究敦煌文化的专家,亦非长期守在敦煌,这恰好使他的记述带有初见敦煌的新鲜感,文字亦鲜活灵动,很适合初次了解敦煌的人阅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部敦煌旅游手册,但它比通常的旅游手册又多了些作者本人的感悟,思考和见解
近读《看见敦煌》,感觉此书与我先前看过的若干种关于敦煌的书,都很少相似、相近之处,非常独特。作者谢成水是画家,亦是美术史专家,中国的,外国的,东方的,西方的,凡美术之历史,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因此,他看敦煌就和我辈不同,完全是专业眼光。所谓行家看门道,力贝儿看热闹,他的这本书的确出自行家里手。关于敦煌的书出了不少,多为作者介绍自己和敦煌的关系,兼顾敦煌艺术,或者介绍敦煌,则多取历史、文化及宗教的相关内容。《看见敦煌》则更注重研究技法,举凡壁画、绢画、雕塑,他都能细致入微地讲出每一笔,每个线条是如何画出来的,他几乎精细地还原了敦煌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仿佛使我们看到了画家和工匠是如何一笔笔,一画画创造出如此精湛的艺术作品的。他对敦煌艺术线与点的运用,以及反透视法的探索和研究,对绢画技法的发掘和探求,对雕塑线条表现力的发现,不仅为我们了解、欣赏敦煌艺术提供了帮助,也在敦煌艺术研究领域有所开拓和发展。他的另一贡献是发现敦煌艺术中印度绘画技法、中国传统书画技法,以及西洋绘画技法是如何通过一点、一线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他对敦煌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何从魏晋走到宋元,讲得也非常精彩。读这本书才对敦煌艺术有了一些切实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作者采用口述的方式,仿佛老师站在作品前讲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接受起来也不困难
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战争:人性、社会与被塑造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一部战争全书。这部巨著全方位介绍人类与战争的关系,作者认为,战争造就了人类的一切,从生物特性到人文特性,无不得益于战争的赐予。作者对人类历史十分熟悉,在她看来,人类走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战争,或者说,战争赋予人类前进的动力,无论这一步把人类带往何处。她所谓战争当然是一种广义的战争,并不同于《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她不关心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策略,也不想为军事专家提供战场指导,她所关注的是文化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地理条件,以及族群、国家、宗教和人的心理因素等等,如何影响这些战略战术、策略指导的产生,最终归结为一点,战争塑造了人类,人类也塑造了战争。她对战争与人类的伴生关系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全书分为九章,分别为第一章,人类、社会与战争;第二章,战争的起因;第三章,方法与手段;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五章,打造战士;第六章,战斗;第七章,平民;第八章,控制不可控之事;第九章,在我们的想像与记忆中的战争。在书中,作者对人类的未来也有所展望,实际上,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和平的努力,尽管战争有不可控的一面,人类还是在努力学习控制战争的手段,为战争制定相应的规则。读此书有一点疑惑之处,即作者把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归结为战争所赐,是不是太刻意了?
吴宓的精神世界
周轶群 著
商务印书馆
2023/06
周轶群先生所著《吴宓的精神世界》是一部试图照亮吴宓精神世界的著作。吴宓这个人,尽管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父的美称,但其中国现代著名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身份,以及他与“学衡派”、与他老师白璧德的关系,都使得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化史上居于被冷落、被排斥的处境。而近年来,随着对新文化运动研究范式的反思,吴宓则正在成为被瞩目和重构的对象。周轶群的这部书或许能为这种重新审视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视角。周著所谓整体性,首先是表明,构建吴宓精神世界的,不止一个白璧德,还有穆尔和阿诺德。他们三位的思想和学术,有同有不同,同是都想救世,抵挡住物质化、机械化和市侩化的大潮,为人类保留一个精神家园,但途径和方法不同,阿诺德是诗人、文学家,他希望文学可以成为宗教的替代品,从而探索一条能让宗教复归的路。白璧德则寄希望于哲学,以为哲学可以作为重建标准和信仰的基础。至于穆尔,则坚信宗教是解决现代问题的必由之路。吴宓对三位老师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阿诺德且不论,对于另外两位,吴宓曾表示,“惟然,故宓之受穆尔先生之影响,恐尚过所受于白璧德师者。”周著即以吴宓的这一自我定位为出发点,围绕文学、道德和宗教三大主题,为他提供一幅新的精神画像,展现这三大主题如何作为一个整体塑造了他的学术生涯和文化事业,尤其注重发掘宗教在其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这也正是周轶群作这部书的一点初衷。总之,这是一部值得认真细读的学术专著,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吴宓以及他的精神世界。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