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强辩”考》
周思成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4/05
近日读了周思成的新书《王安石“强辩”考》,副标题为: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这本书虽然体量不大,只有不足20万字,但容纳的内容却超乎寻常的广博。历史上关于王安石及其变法的叙事和研究,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无论是新法派还是反新法派,以及历朝历代的官家、文人、学者、专家,几乎都有记述或论述。该书作者没有在传统议题上纠缠,而是另辟蹊径,借助“强辩”一词,开辟出一条新路。“强辩”看似与变法叙事的真伪,内容善恶的评判,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无关,实际上却把一切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问题都牵扯进来,只是很多地方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展开。通常谈论王安石及其变法有一巨大困难,即在王安石身后,反新法派主导了历史叙事,其本人和变法都被严重地污名化了。而对“强辩”的考据,恰恰回避了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正面评价,只从“强辩”现场的具体展开入手,呈现双方在“强辩”中的具体表现。尽管“强辩”是反新法派对王安石的恶谥,但作者在论述中总能兼顾各种意见,并且保持着理性的质疑精神,从人物的性格、理念、行为方式、认知局限、客观条件及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对“强辩”的现场做了尽可能完整的复原,将论辩双方都呈现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我们看到,王安石的“强辩”固有主观故意的因素,也有不得不然的客观原因,而反新法派在“强辩”中表现出来的“风采”,也是不容小觑,不容抹杀的。
近读韩福东所著之《大宋病人》,感觉写得很有意思。这本书篇幅不大,但写起来却不容易。即使在今天,要确诊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也是很难的,何况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而且病人还是个皇帝。而不得不说,作者的叙述是有说服力的。他使我们相信,这位宋英宗,真的是个精神病人。他对患者致病原因的发掘、搜寻和分析,也非全无根据,而是有理有据的。我所好奇的是,他为何不惜花费许多精力,去挖掘一个历史人物的病史,其意义究竟何在?作者在作品中并未明言,我也只能依据读后的感受,做一些猜想:首先是仁宗、英宗两朝的社会政治生态,呈现出与以往诸多叙事不同的另一种面貌,由此也会使人对北宋的君臣共治天下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想象。其二是作品中的几位主人公,如仁宗和英宗、曹太后和高太后、韩琦、欧阳修与司马光等诸多人物,他们各自的面貌以及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也是很耐人寻味的,有些甚至可能颠覆我们的认知。其三是从作品引述的司马光、吕诲、富弼等朝臣的奏折以及皇帝、太后们的反应中,的确可以看出宋代皇家对朝臣的态度与后世明清大大地不同,难怪很多人以此为政治清明的理想盛世。不过,作者亦指出,这种盛世只属于皇家与士大夫阶层,与底层百姓无关。其四是仁宗、英宗两朝皆须真实面对的社会经济危机,三冗即冗员、冗兵和冗费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其五是仁宗与英宗权力交接的过程,真是惊心动魄,甚至不能不对英宗的命运产生一点同情,他的生病也是可以理解的。综上所述,这本书为了解仁宗、英宗两朝历史真相提供了一个另类视角,给读者许多新鲜的感受,这或许正是作者选择书写这个病人的初衷吧。
李洁非的《品宋录》在当下书写宋代的热潮中是一部十分独特的作品。一个“品”字,凸显了它的历史叙事,不会采取纯客观的自然的讲述方式,而是史观加随笔散文的路线。作者浸淫文学批评既久,故不能完全与文学家法切割,常常会流露出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情感。但其独特性恰恰也表现在这里,他不人云亦云,亦没有加入“哈宋”的大合唱,常有奇思妙想横空出世,对宋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艺术诸多现象的解说,多能独抒己见,摆脱传统结论的困扰。比如金灭北宋,实在是北宋咎由自取,北宋失信在先,而且秉持天朝大国心态,反复无常,丧失了一个国家应有的对于承诺和契约的尊重,竟至随意处置,因此,宋金之战固不能简单地、单方面地指责金,而对宋的问题视而不见。《品宋录》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搜取证据,揭示了宋徽宗对辽、对金政策所表现出来的随意、失当和昏聩。金对宋,与其说是侵略,不如说是讨伐。再看南宋,《品宋录》的叙事也常常颠覆我们以往的认知。最令人瞩目的是如何认识宋高宗赵构。历史上对高宗的评价不高,始终是个卑躬屈膝、摇尾乞和的形象。《品宋录》则通过大量的史料证明,高宗是一个深思熟虑,进退有据,悲悯民生,与民休息的好皇帝。他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是有明确追求和理念的,而南宋与金一百多年的和平相处,即奠基于此,并开创了南宋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偃武”一章对“文治”的发挥,更是这种思想的延伸和深化。再有“丹青寄世”一节,讲宋画而不限于审美,却能从费正清对宋画的评价中拎出一个“人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如此重大的一个大问题,最后落实到康有为说宋为中国画的“集成”时代,“无美不臻”,确属高论。其余“币变”、“偃武”、“象刑惟明”诸章,亦不乏精彩议论。总之,读《品宋录》,不在于他讲了什么,而是讲法不同,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谈论什么话题,必构建一个时空背景结构,把要谈论的话题置于其中。在这里,时间即上下五千年,空间则扩展为中国以外的世界。如此的视野,所见自然不同。
读了孔见的《苏东坡时代:儒家王朝的士大夫》,有如下一些感受:一、苏东坡不是供人描绘、书写、观赏的标本,他就生活在宋代这条历史长河之中。作者表示,他不希望把苏东坡从这条河里打捞出来,而试图把他放回河里。他要书写的首先是这条“河”,然后描述苏东坡是如何在这条河中从学习游泳到劈波斩浪,成为时代弄潮儿的。二、作者笔下的这条历史长“河”,没有被人为地截断,而是直上河源,探寻“河”之源头。如果说宋朝是个“儒家王朝”,那么,它实际上来自遥远的周朝,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宋这个“儒家王朝”的原初面貌。但它在流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不仅儒本身有分流,亦有儒法、儒道的合流,以及佛的涌入。宋初,儒学式微,受到佛、道的挑战。周敦颐、邵雍、二程及张载的出现,是理学对这种挑战的回应,也是儒学的自救。还有不同的复兴儒学道统的努力和路径,则体现在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胡瑗、石介这些人的身上,他们不是理学家,却也是儒学复兴,道统重建的中坚力量。三、北宋重文抑武,形成君臣共治之局面,固有王朝统治者对唐末五代武人跋扈,战乱频繁,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的反思,从而采取偃武兴文,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的政策,却也有赖于儒学的复兴,使儒学道统得以延续,并被朝廷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士大夫唯有在北宋才有限地实现了做“帝王师”的理想。四、士大夫群体对君子人格的推重和追求,以及自觉修为,亦是北宋的一道靓丽风景,涌现了一大批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兄弟、张载等贤德君子,他们都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实践者,是社会所以尊崇的楷模和精神寄托。他们在政治理念上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熙宁变法的反对者,却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坦诚交往和友谊。他们围绕“义利”问题产生的分歧和争论,其实是在儒学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儒学自身带来的问题。儒学在现代社会的不适应而被边缘化,甚至被抛弃,恐怕就和不能走出“义利之争”这个困局有很大的关系。五、苏东坡是时代造就的硕果,同时,他也为这个时代贡献了独特的精神人文财富。他把儒、释、道成功地融化到生命中,丰富了传统士君子人格的内涵,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格形态,让后来者高山仰止,望尘莫及。以上五点只是粗读所得之大者,如细读,定有更多值得言说之处,读者朋友或有新的读书心得,也望能互相分享。
《西班牙:世界的中心(1519—1682)
罗伯特·古德温 著
蔡琦 译
九州出版社
2023/09
最近读了一部《西班牙:世界的中心(1519—1682)》,作者是英国作家兼历史学家罗伯特·古德温。这本书弥补了我在16、17世纪欧洲历史方面的缺陷和短板。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了1519年至1682年之间西班牙崛起的历史进程,即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剧作家卡尔德隆去世这一广阔的历史画卷,也即西班牙的“黄金世纪”。此时的西班牙号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它的疆域包括南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大部,拉丁美洲全部,北美南部墨西哥湾一部和亚洲的菲律宾,以及欧洲本土伊比利亚半岛除葡萄牙的全部和今天的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荷兰等地。这样的一个西班牙,是伴随着新世界格局的出现而产生的新事物。首先是美洲的黄金,为西班牙提供了超出其想象的财富,为其世界性扩张注入了动力。作者写到,西班牙的对外扩张,与葡萄牙、法国、英国及美洲土著连绵不断的战争,更有基督教世界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内部则是宗教改革势力的兴起,对教皇教会权威的挑战,亦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军事冲突,再有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内部围绕皇权的争斗,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而这个时代还是文艺复兴走向高潮的时期,西班牙群星闪耀,美术、雕塑成绩斐然,任何研究文艺复兴的人都不能忽视西班牙在艺术领域的巨大影响。作者很善于利用细节表现历史人物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状态,生动而有趣,每个人物,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艺术家、神学家,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形象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的宏大叙事而凸现出来。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