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 | 假定性与想象共同体——读《梅耶荷德谈话录》札记
文化
文化
2023-02-25 07:00
北京
戏剧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假定性的。在舞台上只有三堵墙,而没有第四堵墙,只此一端就排除了“完全和真的一样”的可能性。
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比,梅耶荷德进入中国戏剧人的视野晚了许多年。当年,焦菊隐要走出《龙须沟》“一片生活”的戏剧美学,正是需要梅耶荷德的时候,可惜,直到70年代末,梅耶荷德的戏剧理论才由童道明先生介绍到中国来。而此时,焦菊隐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了。至于《梅耶荷德谈话录》初版,直到1986年才得以问世,热闹了数年的“戏剧观大讨论”也已接近尾声了。时隔三十余年,商务印书馆又推出了新版《梅耶荷德谈话录》。这一版汇集了童道明先生数十年来收集、翻译的梅耶荷德的作品,特别是梅耶荷德艺术生涯最后五年思想与艺术观念的精华,是对“初版”所做的必要的补充和修正。梅耶荷德的戏剧理论,来自他对自己多年舞台艺术实践的思考和总结,内容相当丰富,不仅包含了演员修养、舞台调度、戏剧的电影化、有机造型术,以及构成主义等戏剧内部的理论问题,而且涉及戏剧与文学、电影、音乐、美术、杂技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而核心则是“戏剧假定性”这个问题。正是在这个时期,梅耶荷德通过观摩、思考中、日两国戏剧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特征,以及舞台艺术实践,对戏剧假定性的本质有了更系统、更深入、更明确的认知。我读《梅耶荷德谈话录》的最大收获,即联系多年的观剧经验,深感他的“假定性”理论对中国戏剧创作来说,真是一剂良药。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话剧在中国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舶来品。最初引进中国的话剧作品,都可归入写实主义范畴。也就是说,中国戏剧人是通过写实主义作品了解戏剧的。而长期以来,写实主义,或曰现实主义,是中国戏剧舞台的主流。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老一辈戏剧理论家的思考。如黄佐临先生1962年在广州“全国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随后曾以《漫谈“戏剧观”》为题在当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文中就指出了长期奉写实主义为唯一正确的戏剧观造成的危害。他从分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兰芳的区别入手,认为:“简单扼要地说,他们最根本的区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信第四堵墙,布莱希特要推翻这第四堵墙,而对于梅兰芳,这堵墙根本不存在,用不着推翻。因为我国戏曲传统从来就是程式化的,不主张在观众面前造成生活的幻觉。”他还提醒人们注意:“这个企图在舞台上造成生活幻觉的‘第四堵墙’的表现方法,仅仅是话剧许多表现方法中之一种,在二千五百年话剧发展史中,它仅占了七十五年,而且即使在这七十五年内,戏剧工作者也并不是完全采用这个方法。但我国从事话剧的人,包括观众在内,似乎只认定这是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这样就受尽束缚,被舞台框框所限制,严重地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他还劝告戏剧同行,我们没有必要死抱着写实的戏剧观不放,“产生这戏剧观的自然主义戏剧可以说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的任务,寿终正寝”了,我们干嘛还要“受这个戏剧观的残余所约束”呢?而“写意的戏剧观”,以及“写实写意混合的戏剧观”,可以使我们“放胆尝试多种多样的戏剧手段”,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前苏联]梅耶荷德 著,童道明 编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如果说黄佐临先生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戏曲美学中得到灵感和启示,那么,梅耶荷德的理论则为中国戏剧人多年来对“写意戏剧观”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新时期的戏剧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很显然,八九十年代戏剧舞台的繁荣和多样化,与梅耶荷德倡导的“假定性”被广大的青年戏剧人所接受,并在舞台实践中加以尝试和运用,是直接相关的。那么,何谓假定性呢?他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在舞台上不可能复制生活,不可能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我们要说,这不是艺术的任务。戏剧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假定性的。在舞台上只有三堵墙,而没有第四堵墙,只此一端就排除了‘完全和真的一样’的可能性。这是整个艺术的特性。”有人担心强调戏剧的假定性,会影响到舞台艺术对生活的真实表达,其实是多虑了。梅耶荷德曾表示:“在着手创造形象和舞台调度时,我们力求使每一个戏剧行动都能以该剧的思想和该人物的心理作为依据。我们的手法是假定性的,它们有别于自然主义流派的表现手法,这是对的。但在假定性戏剧的范围内我们是深刻的现实主义者。我们力图把人物形象创造成现实主义的形象。我们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物,你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提出假定性的现实主义,因为它优于自然主义戏剧。我们站在坚实的现实主义立场上。我们和自然主义做斗争,因为戏剧不应照相式的反映现实生活。”“把假定性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是错误的,假定性的现实主义戏剧——这就是我们的口号。”[俄]梅耶荷德 著,童道明 编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我理解,他在这里所强调的,或是假定性非假,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真,是舞台艺术的真。常听到有人问,为什么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搬到舞台上反而显得很假;而从生活中提炼初来的艺术表达,观众却能获得更加真实的艺术感受?假定性的理论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按照梅耶荷德说法,舞台逻辑和生活逻辑不是一回事,一定要按照生活的逻辑在舞台上表现生活,给人的感受就会有问题,因为人们总是根据舞台逻辑理解舞台上人物的表现。这就是说,假定性所依赖的现实,常常是人物的心理现实,而不仅仅是生活的一些表面现象。故而他又强调想象的共同性,舞台假定性能否被观众感受到并得到认可,是对假定性是否不脱离时代,并扎根现实生活的一种考验。他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假定性的规则,如若要得到观众的理解,就得遵循这个规则。但不要忘记,这些假定性也是变化着的,——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感觉到过时了的假定性的虚假,而在剧院里,我们却常常习惯地为这类过时了的假定性鼓掌。”梅耶荷德的戏剧理论是浩瀚的大海,这篇短文只是撷取了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与读者朋友分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因此去读梅耶荷德的著作,以此告慰译者童道明先生。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