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 | 吟到伤心泪暗滴——看话剧《长子》有感

文化   文化   2023-10-08 22:38   北京  


/
人性之善总能引领我们走出生活的暗夜



吟到伤心泪暗滴
——看话剧《长子》有感

解玺璋 


苏联剧作家亚历山大·万比洛夫的《长子》是一部伤心之作。剧中最令人伤心的,是父亲萨拉法诺夫的境遇。这个落魄的音乐家,参加过卫国战争,尽管他颇有些才华,也有志气,有抱负,但不知什么原因,却一路走得磕磕绊绊,最终沦落为街头吹鼓手,吹着黑管为人送葬。他想写一部音乐作品的愿望,最终也只是停留在唯一的一页纸上。而一儿一女将要离他而去,更让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感到了人世间的悲凉和冷酷。由此我想到了王勃的两句话:“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之于阮籍的典故,是反其意而用之,而万比洛夫笔下的萨拉法诺夫,既没有阮籍的狷狂,也没有王勃的豪迈,只是活得太憋屈,太窝囊了,他的穷途之哭,是把眼泪吞咽到肚里,在外人,乃至家人面前,还希望着保存一点艺术家的尊严。这恐怕是他更令人伤心之处。


北京人艺小剧场新作《长子》剧照

而剧作家写到主人公伤心之处的时候,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欲哭无泪的谨慎和小心,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饰演萨拉法诺夫的演员似乎也一直隐忍着,刻意突出了角色性格中对于命运遭际表现为无可奈何的一面。应当承认,演员的表演是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剧作家赋予这个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如果说人物的色彩显得有些单调,略有遗憾的话,那么,除了演员年轻,缺少生活经验之外,导演没能使演员充分地发挥,也是原因之一。


我们看这部剧作,在审美特征上,似乎有一种中国古典美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意蕴。虽说愤怒出诗人,但剧作家并不是愤怒的,而是忧郁的,他用忧郁的眼光打量着萨拉法诺夫所遭遇的不幸。而且,他并不打算立刻就把这种不幸和盘托出,而是选择了曲径通幽的笔法,含而不露,娓娓道来,看似不经意间却已接近事实真相。我们不得不说,这也是契诃夫的风格,其间不乏诙谐幽默而充满抒情的诗意和浪漫的色彩,并以散文化的笔法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因而,戏是从两个看上去与萨拉法诺夫毫无关系的青年的一次偶然遭遇开始的。他们因为一次荒唐而错过了末班车。如果找不到落脚之地,就不得不在街上过夜了。而俄罗斯的冬夜,是可能冻死人的。无奈之中,他们敲开了萨拉法诺夫家的门。无论开玩笑也好,恶作剧也罢,萨拉法诺夫一家竟认下了布西金这个假长子。故事在这里开始慢慢发酵。每个人情感上的缺失逐渐显露出来,却因假长子的到来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补偿。最大的获益者自然是萨拉法诺夫,假长子成为他挽救其孤寂生活而不得不抓住的一根稻草。甚至在谎言被揭穿,布西金承认自己撒了谎时,他仍然不愿接受真相。女儿尼娜和儿子瓦辛卡也从疑惑而相信了布西金所编造的自己的身世。这个从天而降的“哥哥”毕竟也给他们的情感生活带来了些许新鲜的刺激。


北京人艺小剧场新作《长子》剧照

布西金以“长子”的假身份进入萨拉法诺夫的家,他的情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从最初的权宜之计,到最后的恋恋不舍,假长子的内心每时每刻都增长着对“父亲”的同情和怜惜。虽然演员的表演显得有些生硬,但他层次分明的表达还是足以感动观众的。他曾有机会结束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而每次当他想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滞留下来。而滞留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他与“父亲”建立的感情。父子之间的真情互动成为该剧最动人的部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通过这个由假到真的过程,编导让我们看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揭示了人性之善总能引领我们走出生活的暗夜这个真理。这也许正是该剧给予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生活总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万比洛夫笔下每个人物的生活都称不上是完美的,萨拉法诺夫自不待言,他十四年前与妻子离婚,却给儿女留下一个缺失母爱的单亲家庭,儿子瓦辛卡热恋年轻的寡妇娜塔莎,除了青春期的躁动,未尝不是对母爱缺失的一种代偿。而“长子”布西金的生活中竟也缺少父爱,那么,他的冒充长子,认萨拉法诺夫为父亲,潜意识中似乎也是一种对缺失情感的渴望。万比洛夫确是写戏的高手,常常能在不动声色之中就为一个人物的行为找到了内心依据,不直说,不说破,仿佛绘画中的留白,给观众留下思索、想象的空间,又不觉得突兀和疑惑。如果我们联想到其中年龄最长的萨拉法诺夫曾经历过卫国战争,联想到前苏联人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也许就能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理解万比洛夫笔下的这些不幸,它不是个人的,而是历史的、社会的。在这里,剧作家用相当含蓄又不乏诙谐幽默的讲述,引导观众去思考萨拉法诺夫氏悲剧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从而赋予该剧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玺璋评论”微信公众号:xizhangpinglun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原创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关注!


微信号:xizhangpinglun

玺璋评论
文化时事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