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灵源碑刻

文化   2024-09-11 09:00   福建  

灵源洞东面岩壁,蔡襄书“忘归石”“邵去华……”“国师岩”摩崖石刻由北向南排列    作者供图

1

灵源洞位于鼓山涌泉寺东香炉峰山谷深处。灵源洞非洞,在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山体断层下挫,撕裂出一道从峰谷北端向南由小至大的山涧,深约 10 米,开口处宽不足 3 米。元代吴海《游鼓山记》称“灵源洞者,四面皆石壁,中裂一涧,深可二丈许,其端有若洞者,故以洞名”。步入灵源洞山谷,数十级的石阶贴崖而下。裂涧端口“若洞”处崇墉逼仄,上架石梁连接两崖,犹如大 A 之形的那一横,古人曰“蹴鳌桥”。站在桥上,一览天光之下约 20 米长的山谷裂涧两侧如刀削斧劈的大小岩崖,宛若置身于三面环绕的石壁“厅堂”。脚下干涸的涧床向南跌落展开,没入丛林深处。

宋朝,一个中国文化兴盛的历史时期来临,游灵源洞的文人墨客或崖壁书丹或翰墨起稿而摩崖的刻石渐丰。纵观灵源洞“厅堂”里的摹刻主题,发现略与他处不同,多题刻来者与来时,少诗赋、唱和、联句。似乎人类敬畏大自然而毋庸多言,仅留到此默默陪侍而坐的痕迹。庆历六年(1046)孟秋,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一行游览鼓山,在鼓山灵源洞东面岩崖上留下他们的字与日期,众多资料表明这方摩崖石刻是“目前发现鼓山年代最早的”。

先贤敬畏大自然留名侍坐以示“尊敬”,后世仰慕者又侍坐于先贤,“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礼记·曲礼上》)即“己必坐于近尊者之端,勿得使近尊者之端更有空余之席”。灵源洞“厅堂篆、隶、草、楷、行各书体跨越时空巨细交错,恭敬侍坐,至明代,已一席难求,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在《鼓山志》中遗憾“殆无寸隙”。

2

“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戌孟秋八日游灵源洞。”灵源洞东面 3 米多高的岩壁上,庆历六年(1046)镌刻的 24 个端庄浑厚的鲁公体榜书,书写者乃四人之一的蔡君谟,即当时的福州知州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庆历六年(1046)是蔡襄首知福州任上的第二年。

蔡襄知福州源于庆历新政失败。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执掌“新政”,三四月间欧阳修、蔡襄等仁宗钦点的“京城四谏”,意气风发地改革谏言、弹劾宰相。“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文中的滕子京是范仲淹极为信任并一再提拔的人物,守旧派查办滕宗谅(字子京)公使钱贪污案,意在弹劾范仲淹。革新派和守旧派矛盾激化,主张新政的仁宗犹豫了。范仲淹请求外放,仁宗获准。庆历四年(1044)九月欧阳修因所谓“盗甥案”也被贬徐州,蔡襄忙呈《乞留欧阳修札子二道》予以挽留,仁宗不予理会。改革者接二连三陆续离散,蔡襄自觉独留无意,决意与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同进退。

庆历四年(1044)十月,朝廷颁布诏令:“知谏院蔡襄以亲老乞乡郡,己酉、授右正言,知福州。”诏令发了又遇宰相杜衍的挽留,直至庆历五年(1045)春才遂了知福州的愿,官虽不大,但“惟予守长乐,幸就禄养丰”。知足的蔡襄在福州任上接来父母,举家在福州团圆。

铆足了劲做个好官的蔡襄,知福州这年 34岁,一上任便不忘践行庆历新政。“正月二十七日,劝农使厅落成,题名梁间。率海滨四先生为福州培养真才实学的人才。提倡看病就医,将医病药方《太平圣惠方》刻碑公布于众,并创办医学堂。”

次年六月逢福州大旱,农家出身的“父母官”蔡襄体察民意,直面众神,作《祭神文》,领着百姓出东门前往鼓山西麓的鳝溪祈雨。“鳝溪……山峡间有二潭,下潭广六丈,深不可计。昔闽粤王郢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鳝于此潭……土人因为立庙,号白马三郎”(《三山志》)。建于唐末的鳝溪白马王庙是福州早期的古庙之一,民众信之。

蔡襄祭罢,“五鼓东行,阴云四起。奠拜既兴,澍雨成潦。农亩沾洽,人有余食”。求得大雨后,“某(襄)之事神不敢少怠”,乃命知县贾大冲新修神庙,贻神珍馐,“以答灵贶”。

鼓山涌泉寺一角    林瑶佳/摄

3

这年大旱解除,民有余粮的七月丰收季,蔡襄与好友相约陪同上司邵去华等人游鼓山,在灵源洞留下见证友谊的摩崖石刻的同时,还留下一首《游鼓山灵源洞》五言古诗。


郡楼瞻东方,岚光莹人目。

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

云深翳前路,树暗迷幽谷。

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

灵泉注石窦,清吹出篁竹。

飞毫划峭壁,势力忽惊触。

扪萝跻上峰,大空延眺瞩。

孤青浮海山,长白挂天瀑。

况逢肥遁人,性尚自幽独。

西景复向城,淹留未云足。


读此诗,我们似乎得到更多蔡襄与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上鼓山的信息。

“郡楼瞻东方,岚光莹人目。”蔡知州黎明时分就从郡楼远眺东边十里外紫气氤氲的青山,旭日撕破天幕,山间雾霭折射出七色光彩,映入眼帘。

诗人从闽江边“乘舟逐早潮”来到鼓山前。虽然“云深翳前路,树暗迷幽谷”,云层深厚遮障前路,树木茂密山谷间幽暗迷蒙,但出了山谷,“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听得农家鸡鸣声扰乱寺院诵经的木鱼声声,看眼前庙宇屋顶在朗朗日光下金光闪闪。

来到灵源洞,坐看“灵泉注石窦,清吹出篁竹”。灵泉注入石臼,泉声传出竹林。眼前一方方苍壁,如大地上悬挂的书轴。作为宋四大书法家的蔡襄忍不住选了最心仪的一方岩崖,“飞毫划峭壁”。从诗中有力的“划”字仿佛看到风华正茂的蔡襄飞落着管城子,在崖壁上丹书。直至今日观纵四列、横六字 24 个一尺见方的榜书,端庄敦厚、气贯如虹仍穿越而来,浑然于天地间。

握着藤萝登上山峰,放眼远眺辽阔天空,如黛孤山在云中时隐时现,一道瀑布从天而挂。物我两忘之时,邂逅“肥遁人”,羡慕起退隐山野的人独自与大自然相伴的高尚。

末句“西景复向城”的“复”字透出一个信息,蔡襄至少在鼓山见过两次向城的“西景”,可见他在鼓山留宿了。全诗从城里郡楼望东边而起,乘舟、上山、划峭壁、扪萝登顶、观孤青天瀑、逢肥遁人,这么丰富的游历一日显然不够,况且当年官员出行更有诸多不便,他留宿鼓山了。邵去华他们呢?巧了,邵去华一首写于庆历丙戌秋的《宿鼓山寺》可为旁证。

邵去华大名叫邵饰,是江苏丹阳人,曾任“福州福清尉”,这年在福建转运使任上。


宿 鼓 山 寺

宋·邵饰

玉磬声流夜阗寥,天风吹送海门涛。

鹤来松顶云归后,人倚阑干月正高。


庆历丙戌秋这段时间里,邵去华在时为福建文臣提刑苏才翁、福建武臣提刑郭世济以及福州父母官蔡君谟的陪同下游鼓山,宿鼓山。诗人午夜里听着天风吹送着山下闽江入海口的涛声,倚着栏杆望天幕,云已去,只有月儿高挂,银光下野鹤归来栖息于松树顶……

他们听到最多的应该是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的故事。据说灵源泉流太欢快了,扰乱五代时高僧神晏禅师的禅心,被“喝”退,水流他处,故灵源深处涧底干涸;他们一定也听过神晏与闽王智斗,“后闽王延钧加号广辩圆觉兴圣国师”的故事。

或就在“西景复向城”的这天,蔡襄于灵源洞国师神晏坐禅处 2 米多高的岩壁上恭敬地以端明体书下“国师岩”三字。书毕,和友人在蹴鳌桥席地品茶,切磋书写,陶醉在清风鹤鸣中。蔡襄倚在蹴鳌桥一块岩壁下,任时光飞逝,“淹留未云足”。恋恋不舍的蔡襄真想与石“同朽”,可惜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不该在此忘归,于是在所倚靠的岩壁上再飞毫划下“忘归石”,代己侍坐陪伴。

蔡襄书法独步当世,在虚位以待的崖壁上,“忘归石”与“国师岩”一左一右地隔崖并排伴着“邵去华……”,三石完美的组合定位在山涧空谷,体现了灵源洞摩崖侍坐的石刻艺术高度。明代著名藏书家、徐兴公盛赞道:“君谟灵源洞题名,笔画庄重,鲁公体,大胜《洛阳桥记》……而书法古雅绝伦以君谟为第一。又书‘忘归石’‘国师岩’于洞左,径三尺许,皆奇品也。”近千年后的今天,踏入“灵源深处”,“皆奇品”的三块摩崖题刻从北往南安坐在熙熙攘攘的灵源洞摩崖“客厅”中,依然古雅绝伦。

4

在蔡君谟一行侍坐灵源洞后 15 年,隔着蹴鳌桥在蔡襄“忘归石”的对面,紧靠裂涧端口有一摩崖石刻与众不同,它左起往右纵向行笔:“嘉祐辛丑岁七月十八日,同宾僚游鼓山,登大顶峰,憩灵源洞。知福州燕度题,通判钱昉、权签判宋球东、川节度推官赵谘、节度推官方子容、观察推官赵瑾。”

嘉祐辛丑岁(1061),题者为“知福州燕度”。燕度乃仁宗朝名士、太常礼院掌院燕肃之子,与蔡襄同年进士,有携手之情。燕度考中进士后进入太常礼院,庆历三年(1043),藤子京贬谪案正是太常礼院博士燕度受仁宗命再查而坐实的。世事难料,十多年后燕度因“六塔河决”贬官徙知福州。作为与范仲淹同进退的革新派人物之一的蔡襄,没有因政见不同影响到和燕度的友情。嘉祐五年(1060)蔡襄离泉州任赴京,路过福州拜会燕度,写下《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以安抚贬官徙知福州的老友。燕度还盛邀蔡襄登乌山邻霄台,蔡襄的《提刑司封以邻霄台佳什垂示辄成拙篇以答厚贶》是一首应答好友赠诗的佳作。“司封”为“燕司封”即燕度,燕司封以“邻霄台”佳作示于蔡襄,蔡襄“拙篇”答“燕司封”的厚贶,他们互赠诗文,倾诉胸臆。

“嘉祐辛丑岁”左起六纵十横共 60字楷书,非常规行笔,据说是鼓山摩崖石刻中的唯一,游者称奇。究其缘由,这块平整的崖屏左有两纵楷书题刻:“宛陵施元长,阳夏李宗孟,嘉祐五年十月三日同游。”嘉祐五年(1060)刻文中的施元长是仁宗天圣年进士,嘉祐三年(1059)任司封员外郎;李宗孟,嘉祐三年(1058)任福建武臣提刑。他俩先于燕度题的嘉祐辛丑岁(1061)落座于这块崖屏左侧。施元长和燕度情同手足,崖壁东面有石刻为证。或许燕度意欲贴近施元长崖刻,又恐挨得太近,文末直抵其文之首似有不敬,不靠近又安排不下一行 6 人之名,于是选择“嘉祐辛丑岁”与“宛陵施元长”首首相靠,从左向右书至崖壁边缘,虽逆常规,倒也别具一格。

在蹴鳌桥东崖壁,“施景仁、燕唐卿”(施景仁是施元长的字,燕度字唐卿)6 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见证他们友谊的刻石。这段崖刻没有何时何人所书的记载,从“燕唐卿”在左以及“卿”的字长明显不足的布局安排,可推测这幅字径 2 尺左右见方的 6 字楷书,由燕度直接书丹于 2 米多高的岩崖上。这座位是极好的,他俩携手侍坐于蔡襄“忘归石”的北侧,直面蹴鳌桥西崖壁上那幅首首相靠的摩崖石刻;燕度能与同年蔡襄相伴;施元长抬眼还可见蹴鳌桥西壁灵源洞端头的“喝水岩”三个大字。据《鼓山志》记载,喝水岩“嘉祐辛丑岁(1061)施元长题”。神晏禅师“喝”退泉水的气势令施元长敬佩,亦如蔡襄留铭“国师岩”那般,书下“喝水岩”三个率性的巨字侍坐于源头。

嘉祐五年(1060)施元长等、嘉祐辛丑岁(1061)燕度等左右两幅题刻    作者供图

5

北宋先贤题名侍坐于上位,后生慕名侍坐在先贤之侧。蔡襄书“邵去华……”之后约 100年的“绍兴乙丑孟夏十三日”(1145 年 4 月 13日),有僧人篆书“金华宗正伦、彭城颜廷玉、济南石嗣祖、剡溪姚令威同游鼓山。绍兴乙丑孟夏十三日,是日观才老入院”侍坐于左下侧;再晚约 100 年的“淳祐戊申四月既望”(1249 年 4月 15 日),不大的楷书记载“郡人郑寀同周圭、王璞、郑自牧、张彊、方应泽、刘自、黄士赓游灵源洞。弟宦,甥上官晟、子斿侍”。闽东人郑寀同周圭等,另有侍从弟、甥、子计 10 人于施元长“喝水岩”左侍坐……

庆历六年(1046)孟秋蔡襄“飞毫划峭壁”留下完美的三石组合,开启了天然摩崖石刻“厅堂”的侍坐会客模式,一发不可收拾。历代文人穿越时空巨细交错、摩肩接踵侍坐于灵源洞天然“厅堂”,努力靠近尊者之端不留空余之席。到明代,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求“寸隙”而不能,“谢肇淛”三个大字只能侍坐在灵源洞东边的龙头泉旁的半山上了。据有关资料记载,宋代以来,鼓山的灵源洞、白云洞、达摩洞十八景等处摩崖石刻共计 300 多处,遍及全山,其中 200 多处集中在灵源洞一带,或许正是因灵源洞“厅堂”一席难求而延绵开来。庆历六年(1046)坐上灵源洞主座的蔡襄一行若穿越回来,会是怎样惊叹?真可谓侍坐灵源千载,碑留古涧百崖。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福州鼓山摩崖石刻,成就于敬畏大自然、尊敬先贤、与鼓山有缘的历代文人墨客。

刊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五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


闽都文化研究会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是以整合闽都文化研究资源,挖掘、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为己任的社团组织。本会成立以来,积极从事闽都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着力扩大闽都文化影响,打造闽都文化品牌,服务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