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的海洋与广袤的土地一样,生长着千千万万的生物。如大至山峰的鲸鱼,小似针丝的丁香鱼(窝仔)。一处海、一片洋、一块滩涂、一地礁石、一丘石洞,都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生物,或鱼或虾或藻或贝。有趣的是,在同一片海洋里,只隔一座岛,或者一片海滩、一个海湾、一道澳口,物种竟不一样了。同一种海产,此地有,彼地未必有。全国海洋大县的连江,海产品种达到 1000 多种,而唯其独有的就有 30 多种。有的海产,不少人甚至连名字都不曾听说过,即使听了,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想认识或品尝一番这些独特的海上风味,那只能来连江走一趟。
这里就先介绍几种吧!
赤 蜊
赤蜊为连江县晓澳镇滩涂所独有。它生长在海水与江水交汇的滩涂上。渔民用小锄头捕获到它时,满腹尽是沙或泥土。长度 3—5 厘米。一节一节文身似的,有小红点,体多呈灰白色,头尾两处表面上看像是黑的,实际是深红色的,所以当地人叫它赤蜊。蜊,就是小蛤之意。蛤身子硬实,可赤蜊形体像蚯蚓,所以又被叫作海蚯蚓。土沙吐空后,身子软瘪下来,一副松松软软态,螺旋似的文身更明显了。赤蜊名字争议很大,学名叫土笋,有人却叫它沙虫、海丁、海蛆、涂笋等。不管什么名字,反正它自身没有味道,想吃出美味来,就得找佐料,比如,与肉骨头合锅,有的只用几根芹菜或蒜苗炒一下,味觉与山里的老笋一样,会嚼出响声。据传,赤蜊原来就是蚯蚓。早年间,它们在山间松土劳作很累,又没有东西可食。一天,它们悄悄地爬到海里去,发觉海底世界比陆上更有趣,去松滩涂上的泥土无须费大力,而且还能尝到大鱼大虾吃剩下的美食。只是,当它们入海后,很快被海水异化,不仅颜色变了,连身长也收缩了。当然,其头部的“钻营”功能也弱化了。
哇 南
哇南也是生长在滩涂上的海生动物,为连江县马鼻与透堡两镇所独有。它属弹涂鱼科。弹涂鱼就是俗话说的跳跳鱼。有人说,哇南是跳跳鱼的堂兄弟,跳跳鱼为兄长。这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它们长得太相似了。二者通身都是黑褐色的,头尾形态几乎一个模样,两物摆在人前,非本地人无法辨清究竟哪个是跳跳鱼哪个是哇南。简单的区别是,哇南小,跳跳鱼大,这是确实的,但是,跳跳鱼也有小的。只有内行人才能一眼认出差别。原来,哇南虽小,可它的翅却是粗的长的,嘴巴也是大的。烹煮成美食后,吃在嘴里感觉就有明显差异了。别瞧哇南身子短小,味道却是天然的清醇甘美,不用调味也是美滋滋的,无论是糟煮还是油炸,或者干煎,都让人一条接一条地咀嚼入口,连软软的小刺也不愿留下。
它被人称为“哇南”是有缘由的。传说,哇南与跳跳鱼关系不一般。早年,一场台风把跳跳鱼从南海滩涂刮到了罗源湾北岸的马透海滩。临走时,跳跳鱼放心不下年少的堂弟,即携手将它一同带来。哪想到,小小的哇南志向大,它想在大风大浪里成就自己。它被跳跳鱼带到马透滩涂后,一心念着广阔的南海,便同跳跳鱼大哥闹起了脾气,不论是活动还是讨食,都是面南而生,连睡觉时也朝向南方。人们惊奇又赞叹于它的志气,所以,便称它为“哇南”了。
笔 架
笔架是黄岐湾海底礁石的特产。它的形象仿佛四座高低错落有致的山峰。学名叫龟足,这也形象,如龟的脚爪。如果说它像狼的牙齿也差不到哪里去。笔架身大肉少。它长在深海礁石上,渔民必须潜到海里撬才能得到。所以,笔架不大架子大,卖的价钱高。它的颜色好看,“山峰”部分呈橙色,有的在几个“山峰”间还长有一朵小莲花似的红色物;“山底”却是赤褐色,细瞧,它还有细如方格或四边形的纹路。与它的身子颜色一样,肉呈暗橙色,只有一点点,软乎乎的,味道却清甜。一斤笔架还不能吃到一两的肉,但有利尿、补血和健脾的功能,又有与众不同的美味,所以人家特别喜欢它。俗话说的“味好不在吃”指的就是笔架。它的身子壳硬又重,尤其是那个小“山峰”,壳子与石头一样厚坚,所以,它又名石劫。
笔架,人家都说它是山峰的化身,在连江呢,人们更是信以为真,因为连江县境内就有一座巍然屹立的文笔山,那山峰就是笔架状。捡一只笔架与文笔山做比较,真是形神毕肖。当地人说,笔架之所以是连江的特产,正因为它是文笔山托身而成。笔架在海底,多大多猛的鱼类都不敢动它。
蛎 碴
蛎碴是当地人命名的土名,其学名叫海月。海里的月亮,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名字啊!然而,它与泥蚶、缢蛏、花蛤一样也生长在滩涂里,靠咸涩的海水滋养,自生自长。它生活于大官坂垦区内一处名叫柔顶的土坪。
把它叫作海月也许与它透明的身子有关。它一身清澈洁净,连壳子也是透明的,整个身子比花蛤小,比瓜子略大,所以又叫海瓜子。退潮时,它的嘴巴基本上是闭着,一旦张开,不是黑灰色的泥土塞进嘴,就是比寄生蟹小一号的红色小毛蟹趁机钻进内壳,像寄居蟹一样不仅吃掉它,还占领它的“房产”。因此,蛎碴十分谨慎,只有海水漫过它身子时,才敢松口气,伸伸腰,张张嘴,活动一下,然后吸食些可以养活它的水分。
蛎碴肉少,很像乌鲶的肉,但比乌鲶肉多一些。蛎碴很义气,抱团集中生活,一同抵抗侵袭它们的小寄生蟹。小寄生蟹一看黑压压的一群,便不敢轻易来犯了。而这种抱团恰恰迎合了搜捕它们的人类。讨小海的人,等退潮了,下土坪本来想挖可卖好价钱的东西,比如哇南、跳跳鱼、章鱼、缢蛏等,当他们一时找不到那些贵重的海产又碰巧一脚踩到蛎碴的团队时,只好来个顺手牵羊。蛎碴满地都是,那些小鱼篓是装不下的。有经验的讨海人如果专程来讨蛎碴,都会带上竹筛、渔网或者笊篱,因为潜藏在土坪里的蛎碴浑身是泥。如果连土都挑回去,那需要一个大篮子,因此,要将捕获到的浑身是泥的蛎碴用筛子或渔网筛洗一遍,把黏在它身上的泥土冲洗干净。这样,就是实实在在肉眼可见的蛎碴了。
蛎碴一下到烧开了水的锅里,马上张开嘴巴,露出金色的肉身。不用任何佐料,人们即可享用。这东西虽然肉少,但味道却非常诱人,一旦开食,便不想停下,一个接一个叼在嘴口吮吸,越吮越来劲,百吃不厌。
可惜的是,蛎碴因为柔顶这片海滩被大官坂垦区围起来而消失了。连江海域目前很难见到蛎碴的影子。
鳀 仔
鳀仔来自筱埕定海湾。
定海湾,大家都不陌生,海阔水深,且一望无际,前后左右有闽江口、黄岐湾、敖江口相连接,形成一个宏大的江海循环水系。是否因两江两口汇聚而形成的独特水流水质而吸引这种不大而坚硬的鱼类,这尚不得知,但是,鳀仔确实味美好吃,又便宜实惠,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经济鱼。每当夏天到来,定海湾鳀仔便蜂拥而至,一群群一簇簇,如箭一般飞奔而来,形成鱼团,如给定海湾渔民馈赠厚礼一样有来无回。
鳀仔名称是颇有争议的。有的叫熟鱼,有的叫鲥鱼,有的叫小马鲛。其学名是巴浪鱼。但巴浪鱼有大号小号两种,小号就是鳀仔。小马鲛比较实在也好听。它的味道与马鲛差不多,身体颜色也类似。都是与生俱来的味道,干煎、水煮、油炸、清蒸,都可以不放食盐,与糟菜合锅那是美味可口。面对如山一样的鳀仔,定海湾渔民发明一种做法,将一只只鳀仔整齐地排在圆形的笸箩中,然后烧火干蒸,熟后,既可冷藏亦能日晒。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即食。
关于鳀仔,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鳀仔本来是可以长成像马鲛一样大的鱼的,因为它形似马鲛,海族群一致认为它是马鲛的后代。可是,鳀仔不认,它说它自有祖宗,是自成一系的,与竹夹鱼、巴浪鱼顶多算兄弟关系。一天,它们闹到海龙王那里去了。鳀仔问马鲛:你说说看,你哪一点可以跟我比?我虽小,但壳身坚硬,无鳞、肉粗、有骨有刺,也无翅,尾巴都比你长呢。马鲛虽壮但不善口舌,被鳀仔一问,急得一时答不上来。鳀仔见马鲛老实巴交,又补上一句:你别瞧我们个头小,哪天,你若有兴趣,可以找个地方 PK 一下!海龙王担心它们会打架斗殴,挥一下手说,好吧,你们也别争了,往后,大马鲛,你就到深海生活;鳀仔呢,你们在内海活动吧。
所以说,鳀仔本来是可以长大的,因为这一场争议,它便成了永远的鳀仔了。
刊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五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