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地,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畲族村寨,位于屏南县中南部,东邻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的出生地、国家 AAA 级景区小梨洋村,距屏南县城 14 公里,西接甘国宝的祖籍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全村 150 多户 400 多人,为畲族蓝姓血缘聚居村落、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寨、福建省级传统村落、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
龙漈甘溪从村前悠悠而过,畲寨房屋依山面溪而筑,畲民们临水卜居。寨子面对文峰挺立的景山,背枕古树葱茏的来龙山,左拥游龙盘踞的墘头冈,右倚猛虎下山的溪头冈。关于寨址的选择始于始祖蓝巨富,其为八闽蓝氏禄房廿二世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广为流传。
传说宋末,古田县富达村蓝巨富为躲避火烧山官司,一路潜行到离家百里外的黎厝里黎员外家做工。因手脚勤快,为人朴实,东家就将女儿黎十娘许配给他为妻。一日,黎员外家一只丢失了数个月的大白鹅突然带着一群鹅仔回来,诧异之余,蓝巨富觉得那孵鹅之地必是一块风水宝地。受灵鹅的启示,他在龙漈溪畔的墘头墘找到了孵鹅之地,即为现今蓝氏宗祠的大厅处,边上有一眼泉,泉水甘洌,遂在此凿泉为井,起厝安家,成为畲寨巴地蓝姓的肇基始祖。
走进畲寨巴地,祖辈遗存的明清古廊桥、文昌阁、蓝氏宗祠、拓主殿、郑二师傅殿、老戏院以及连片的古民居等写满沧桑的古建筑无不透出历史的幽光,“畲家祭祖节”“三月三”“火凤凰”“做福”等古老的畲族歌舞与传统民俗活动,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其中“火凤凰”传统民俗活动,被列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蓝氏宗祠内包公与蓝公同祀的现象,成为畲汉两族人民融合发展的典范,吸引众多民俗专家学者慕名前来探究。
畲寨巴地的蓝氏宗祠为何出现包公与蓝公同祀的现象?包公因何享受巴地蓝姓代代子孙的香火?巴地蓝姓从何年开始供奉包公?
据村中长者介绍,巴地史上为包家人的聚居地,称为包地,与周边小梨洋、梨坪、坂兜等包姓聚居村合称为包山境。包家人以采矿为生,盛极一时,附近的会溪、后龙溪、洋头寨等村也散居着包姓采矿人家。宋末蓝姓巨富入驻包地附近的墘头墘,受包地族长赏识,结为金兰之交,在小梨洋村扩建伽蓝堂,在包地获赠吉地,起厝安家,蓝姓由此在包地落地生根。出于感恩,蓝姓后裔将包家恩人包公请入宗祠,与肇基始祖蓝公同祀;包家人亦将蓝公蓝巨富请入包家的包公殿与包公同祀。此后,包姓逐渐外迁。坊间仍流传有不少包家人的卖山契约,包地遗留有古建筑包地桥,板兜遗留有包公档、包公墓,小梨洋遗留有伽蓝堂遗址和包姓古墓……
巴地蓝氏宗祠
根据这一线索,我与屏南县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县民宗局原局长陈必炎一起查阅了《富达畲村志》(含巴地)、《龙江包氏族谱》、明万历《古田县志》、清乾隆版《屏南县志》等古籍和史料;走访了小梨洋村伽蓝堂、包姓古墓、巴地村蓝氏宗祠、巴地八字廊桥(包地桥)等遗址和古建筑,确认“巴地”史上即为“包地”。从板兜村包公墓上的碑文来看,“包地”村名和“包山”境名,至少沿用到清光绪丁酉年(1897)。由此,可知晓 700 多年前巴地村包公与蓝公同祀,实现畲汉融合发展的历史。
后晋天福八年(943),入闽始祖包廉明第四世孙包具美,自福州北门迁徙至古田旧城南门五保双塔井肇基,为古田包氏肇基始祖。
北宋年间,第六世祖包尧历从古田双塔井一路循着矿脉,开采迁徙,先“游于会溪”,“旋即迁小梨洋包地开基”。传说包尧历儿子包可轨,精通道术,能驱鬼邪,镇魈魅,俗称包七公,在板兜村包公墩对面的包公岭上得道升天,升天之日,“里人见公乘白巴顿,前拥大纛,与乡人曰:‘天帝以我正直,敕我为本乡土主。’”即为包公墩上包公墓主人包公明王。包可轨儿子包天旨,得父真传,驱鬼镇邪斩狐,俗称念三公,为凤溪包公明王殿的包公。包天旨生三子,长子包琦,次子包瑞,三子包玟。包玟为小梨洋与包地包姓的肇基始祖。包琦在朝廷为官,“寄迹包地村”,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迁往芳溪(凤溪),为凤溪的肇基始祖。明洪武九年(1376),第十四世祖包彦迁居长桥肇基,繁衍成包厝大村,后因万安桥之长而更名长桥村。
包姓从省府迁往县城,再从县城迁居山村,都与宋朝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关。一是包姓入古田始祖包具美为朝廷命官闽昭信校尉,因向闽王王延政陈“回波词”,王不纳而辞官,从福州隐居到古田;二是包姓迁居凤溪始祖包琦,与宋朝左正言邓肃齐名,因“进‘花石纲’诗”而辞官,从古田县城隐居山村凤溪。两次迁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先祖皆展现出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为官形象。
至宋淳祐年间,位于小梨洋村铁笼冈一带的矿业兴盛,往省城的茶盐古道,被闪闪的银光点缀成人马穿梭的白银古道。小梨洋、包地(巴地)、梨潭(梨坪)、凤溪发展成包姓聚居村落。宋淳祐十年(1250),以包姓第十三世祖包景瞻、包觅珍,乡绅叶子路、周士回为劝首的矿工首领们筹建伽蓝堂,以护佑矿场平安、护佑包山境风调雨顺。其中,包景瞻为“出断金之言,输拔山之力”的劝首之首,接过祖辈的桃木剑,传承了高深的道术,是包山境包氏人家的“讲话人”,被尊为“活神仙”,为包觅珍兄长。宋宝祐元年(1253),伽蓝堂落成,树碑立传。宋宝祐六年(1258),包姓第十三世祖包文务(景瞻堂兄)与侄儿包元刚为会首,建造的凤溪石拱桥落成。几乎与此同时,包地桥落成,为一座可挡风雨的八字撑廊桥,明万历《古田县志》记载:“包地桥,正德十一年典史钟奎重建。”
巴地水尾
包山境的时光静静地流逝了 20 年。宋末年(1278),古田富达蓝姓二十二世孙巨富,为木匠,因惹上火烧山官司,往“地瘠民贫,偏僻险恶”的北路潜行,落脚在包地(巴地)边上的墘头墘黎员外家做工,因技艺高超,为人淳朴,深受员外赏识,娶员外爱女黎十娘为妻。时逢伽蓝堂扩建,蓝巨富为主绳,与劝首包景瞻结为金兰之交。蓝巨富受一只灵鹅启示,在包地(巴地)寻得一块造宅吉地,奈何包家人不愿让售。经包景瞻协调,包家人将吉地赠送给蓝巨富造宅。蓝巨富从此在包地(巴地)起厝立业,繁衍子孙后代,成为包地蓝姓肇基始祖。他建起的大厝成为蓝姓祖厝,明朝年间改建为蓝氏宗祠。蓝姓在包地发展迅速,包姓陆续外迁,“包地”村名由屏南方言谐音演化成了“巴地”。
“活神仙”包景瞻百年之后,蓝姓人家尊他为伯始祖,并用谐音的方式将村子对面来龙山取名为景山,以纪念恩公。蓝氏宗祠落成后,包景瞻的神位被请入祠,与蓝氏始祖蓝巨富同祀,瞻长为兄端坐上位。至今,包家人仍然说巴地蓝氏宗祠有他们的份,蓝家人对此毫无疑义。历史长河跌宕起伏,包公与蓝公同祀的一炷香一点 700 多年。这一炷香还将继续燃烧下去,成为华夏大地上畲汉大融合、大发展的典范。
刊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五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