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浣花庄说起

文化   2024-09-23 08:59   福建  



Mid-Autumn

清末民初,福州的中平路一带,酒楼、饭店、钱庄、报馆、旅社云集,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堪称“十里洋场”。当时杨氏家族的合春商号在这条街巷拥有近半的产业,如浣花庄、嘉宾洋菜馆(后改为中平旅社)、新紫銮歌舞厅、庆菁典业、大东饭店等,所以大家又把中平路称为“杨半街”。

浣花庄



浣花庄是福州的知名菜馆,主营西洋菜和福州菜。闽菜“大神”卓玉水曾为主厨,其招牌菜“太极芋泥”“雪山潭虾”“书包鱼宝”等,吸引了大量食客闻名而至。

说起闽菜芋泥,还流传一则关于林则徐的佳话。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当地的外国领事人员为探其底细,便故意刁难他,备其不熟悉的西餐“款待”。林则徐没见过餐桌上摆放的冰激凌,见其冒着气,误以为很烫,送到嘴边时还吹了吹。在座的外国人趁机哄笑,以此来羞辱林则徐。事后,林则徐便设宴“回敬”这些领事。宴席上有一道闽菜芋泥。外国领事见该菜不冒热气,以为是凉菜,舀起一勺便往嘴里送,顿时被烫得龇牙咧嘴。他们知晓了林则徐宠辱不惊、以牙还牙的品性,便收敛起嚣张气焰。而该菜也因此受到追捧,名噪远近。

因为闽菜芋泥,浣花庄的名气也更胜一筹。食客们吃着芋泥,想起林则徐的机敏反击,便特别解气。除了菜品外,浣花庄的建筑风格也值得讲一讲。浣花庄为西式洋楼外观,外墙红砖、青砖混搭,内为中式合院,好比“洋装在身,却是中国心”,颇具特色。楼内通道两边有带雕花栏杆的木梯,有些栏杆底部或屋檐装饰有云纹构件,走马楼还有玉色的葫芦雕刻,精致美观。第三进楼梯口有一个手掌造型的扶手木雕,这只“手”拇指向外,四指合拢朝前,手指纤长,连指甲的细节都清晰可见。院子背后有月亮形的池塘、球场、花园等,布局巧妙,清雅休闲。目前,浣花庄已成为福州保护性建筑,岁月更迭,几经重修,虽无法再现鼎盛时期的原貌,但是宽敞的厅堂,依然可让人联想到当时伙计在满桌满场的客人间端盘穿梭忙碌的场景。据说,郁达夫住在青年会时,便常来浣花庄就餐。福州城曾经流传着一首《台江名牌货歌谣》:“浣花庄办酒庄,烟厂邱德康;邱德康名牌皮丝烟,南星道好洗汤。”《台江区志》记载道:“设在中平路的嘉宾、西宴台、浣花庄、福聚楼菜馆和明月、国际歌舞场以及苍霞洲闽江边的广裕楼酒家,闻名于福州城。”可见,浣花庄当时已成为福州的文化名片。

《台江区志》里提到的嘉宾洋菜馆也是合春商号的产业,亦是家喻户晓。郁达夫的文章《饮食男女在福州》里写道:“城外在南台的西菜馆,有嘉宾、西宴台、法大、西来,以及前临闽江,内设戏台的广聚楼等……”

旧时,从星安河至中平路一带,遍布酒楼歌榭,弹琴的,唱曲的,嗑瓜子闲聊的,蒸腾着酒香、饭香,一派繁华、热闹景象。嘉宾洋菜馆身处其间,独特的建筑造型,尤其令人瞩目。它的窗格与阳台极具西式风格,门厅天花板的拱顶,采用洋铁铸造,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它主营西洋菜,因出品了福州第一块牛排而红极一时。各国领事、洋行人员和新派人士,穿着西服、礼裙在此聚会就餐,频繁出入,为这里增添了许多异域风情。据说,严复、林纾、黄乃裳和郁达夫等名人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1950 年,嘉宾洋菜馆被福建省委交际处接管,曾成为福州市饮食服务公司的办公场所。1975 年改为旅社网点,以中平路为名,更名为“中平旅社”。2019 年,中平旅社被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前身为“嘉宾洋菜馆”的中平旅社    畋畋/

其重新修复后,还原了窗棂的原色,外围精巧的欧式复古路灯、邮筒,还有铁锈色金属质感的“中平旅社”的侧招,每个细节都设计得别致精巧,颇具风味。如今,它已被打造成集艺术展览、文创潮玩、文化交流、研学体验、网红咖啡等于一体的文化打卡地。曾经展出了福建“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南台来潮”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作品以及一些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它从饭店到旅社,再到文化窗口,几经变迁,依然活跃在中平路的喧嚣和繁华里。

杨氏产业除了经营这些主流生意外,也涉及风月场所。“新紫銮”便是一家妓院。它坐落在中平旅社旁,三进三落,三层楼,一些精致的隔扇雕花门窗和楼梯拐角处的扶手雕花等细节,依然透露着往日的风流与气派。不过,和所有的老房子一样,近年里面住满了后来迁入的人家,随意搭盖,显得凌乱。目前,居住的人也陆续搬出,大门紧锁,窗户上落满灰尘,跟隔壁的中平旅社相比,显得凋敝许多。

民国时期,妓院遍及福州全城,多达 200 多家。名噪一时的“新紫銮”,常常彻夜灯火通明,瓜子、果品摆满桌,咿咿呀呀的唱曲撩拨进人的心里,也融入清幽的夜空。老福州人回忆道:“这里是高档消费场所,公子哥和做大生意的富商才会来。”“清末民国初,中平路上中高低档的妓院都有。高级妓院有状元弄 15 号的杏花天和中平路 61 号的新紫銮。那些商人、外国人在酒楼吃完饭,会到附近妓院、舞厅消费。”“那时的娼妓业是合法的,国民党政府收取花税。”妓女只需按照程序到市警察局登记,到医疗机构体检合格后,便可领取营业执照。佩戴上桃花胸章,在指定地点挂牌营业,按章缴纳捐税即可。

虽然是合法营业,但普通百姓还是对此避之不及,觉得晦气。陈兆奋老先生,少年时在中平路对面的青年会(现福州财经职专即十三中)就读,“放学时,老师严禁我们从这条路走。”在福州塔亭医院从医的父亲陈为信,也告诫他,不要到这条街来玩,嫖赌瘾不能碰。“常常有人得了花柳病,到父亲那去看,疼得直叫。”

讲了这么多杨家的产业,杨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各行各业都能涉猎,且做得风生水起?那还要从头细细讲起。

清道光年间,晋江后洋的杨氏两兄弟杨启文、杨启善,幼年失怙,由伯母抚养,十多岁便到福州上下杭的利发巷投靠亲戚,以经营杉行起家,后生意扩展到船运、茶叶等产业,逐渐成为上下杭的巨富。杨氏两先祖多子多孙,家族以“合春”为商号名,业务不断扩展,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当时,杨氏兄弟率先在中平路盖起六七座大厝,并带动闽南杨氏族人纷纷到附近落户,所以杨氏家族产业大多集中在中平路。除了中平路外,后洋里、合春弄、合春巷、利发巷等也与杨家息息相关。

合春弄里原有个池塘,塘前空地叫合春埕,为杨氏家族经营的茶叶、笋干、纸张等杂货加工、囤积场地,不过目前已为平地。杨氏家宅产业多集中在合春弄,许多仰仗于杨家的乡人纷纷在此筑宅定居,以至于街头巷口都弥漫着闽南语。利发巷在星安河南岸,本是合春杨氏的近亲利发杨氏造宅建屋发展起来的。杨氏兄弟发达后,几乎把整条利发巷的产业都购置下来。

杨氏兄弟成为商业翘楚后,对公益事业颇为尽心,修桥铺路,广置祠堂,设立义塾,慷慨好施。同治九年(1870),闽省遭遇旱灾,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杨启善心急如焚,便将家里的米谷全部施舍出去,还是不够,又想方设法从他处采购大量米谷平价出售,救活了无数灾民。光绪三年(1877)五月,闽省又遭水灾,合春商号积极捐银捐米,缓解了灾情。同年山西各地闹旱灾,杨家又捐钱赈灾。杨家的善行义举被百姓广为传颂,光绪皇帝钦赐“乐善好施”的匾额,以资奖赏。

杨氏家族中除了杨启文和杨启善外,较出名的还有杨廷玑、杨文畴等人。

杨廷玑(1851—1911),是杨启善之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任浙江府道等职,官至三品。清末,杨廷玑回原籍晋江考秀才,报名需要一个廪生担保。晋江的廪生们知晓杨家富甲一方,心生贪欲,索取高额保费。更过分的是,他们为防止一人独享,联合宣称无论何人担保,保费不降,钱财归全体均分,称为“吃羊肉”。

杨廷玑性情刚烈,不肯屈服,索性罢考,以钱捐个监生,又捐出万金给朝廷,钦赐举人一体会试。其实,杨廷玑并非恃财傲物的庸人,肚子里还是颇有墨水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会试,便高中进士,衣锦返乡祭祖,狠狠打了那些想“吃羊肉”的廪生的脸。

杨家虽为巨富之家,却有着精忠报国的家学传承。杨启善疾病缠身,行将不起之时,还嘱咐杨廷玑要捐出 5 万银币用于抵御外敌侵略,保家卫国。杨廷玑深受父辈影响,曾经参加福建 151名官员举子的“公车上书”,反对《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表现出铮铮赤子之心。

坐落在合春巷 10 号的杭舍    杨畋畋/摄

此外,积善之家的姻亲也非常了得。杨廷玑的女儿杨晓织嫁给了台湾首富板桥林家的公子林嵩寿。据说,当时装载嫁妆的船只就达 30 多条,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杨廷玑的曾孙女杨整洁嫁给武状元黄培松的孙子黄和桢。婚礼当天,南音队、十番乐队甚至还有海军乐队,从中平路、隆平路一路敲敲打打演奏到中亭街,引得市民围街观赏,好不风光。

杨文畴可谓是把杨家发展到鼎盛的关键人物。他购置日本“锦州丸”轮船,经营起上海至宁波的航线运输业务,并一手发展了浣花庄、大东饭店、新紫銮歌舞厅、庆菁钱庄、合春茶行、振春茶行、恒春茶行等产业,领域遍及航运、木材、钱庄、贸易、酒楼、茶叶等。

杨氏产业在精明强干的杨文畴的细心经营下,不断发挥优势,盛极一时。别的不说,单单杨文畴赠送给九姨太的利发巷的宅院便奢华得令人咋舌。整栋建筑沿三捷河而立,外墙以红砖为主,内部既有中式厅堂,又有民国风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精美的雕窗、楼梯、围栏,木构窗户加内衬玻璃,蓝白相间的花纹地砖,还有屋顶横梁上的 12 只栩栩如生的木雕凤凰,把整座宅院装扮得雍容华贵、气派和时尚。

九姨太以此宅为傲,常邀请名流商客来此聚会,觥筹交错,好不热闹。郁达夫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晚上在杨文畴氏家吃饭,系万国联青会之例会,属于饭后做一次讲演者,畅读至十一点始返寓。”

如今这座百年宅院,依然有很高的建筑和人文价值。据了解,2019 年同济创业谷福州基地团队接手这座大宅的修复保护工作,全程由同济大学的教师和校友设计修复方案、施工图,再由上海专业古建修复团队,历时一年修复完成,目前被活化用作海丝·济忆馆。一楼展出百来件中西方家具和源于福建的古瓷器;二楼作为同济学生、同济校友交流实践基地,经常举办论坛、沙龙等。

家与国的命运总是休戚与共的。当年杨家如日中天之际,战乱来临,犹如狂风骤雨把一切打烂得支离破碎。世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曾经的歌舞升平,顿时变成哀鸿和废墟。杨文畴迫于无奈移居国外,杨氏产业也日渐中落。后来,杨氏族人纷纷散落至美国、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原先聚落的家族兴旺,也如梦幻泡影,消散在时光里。

但是,福州还是留下了很多这个大家族的印记,至少遗留下来的零零散散的建筑,还在动荡的岁月里坚守着过往的荣耀,并且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杭舍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杭舍坐落在合春巷 10 号,毗邻三通桥、陈文龙纪念馆,原是杨氏兄弟修建的大宅,目前已是福州闻名的网红民宿。“杭舍”的命名,“杭”取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上下杭,而“舍”字则有大隐隐于市的静谧之感。杭舍总面积超过 1300平方米,设有 20 多间客房,内有天井、庭院、楼阁,还有秋千和石磨,高檐黛瓦,绿荫环绕,一步一景,颇具中式风情。来来去去的客人即使只是暂住、短住,亦成就了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又演化成杭舍自己的韵味,在光阴里隐匿地流动。

从浣花庄说起,以杭舍结束,从建筑开始,又以建筑收尾,杨氏家族反倒更像是过客,而它们才是真正永恒的主人。它们承载着沉淀的故事和情感,一步步从年光中走出,延伸出许多新的价值和“活”法。





微信号闽都文化研究会


闽都文化研究会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是以整合闽都文化研究资源,挖掘、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为己任的社团组织。本会成立以来,积极从事闽都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着力扩大闽都文化影响,打造闽都文化品牌,服务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