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嵩口古镇中山村,请不要急于拜访毗邻的古码头渡口,它承载着村子的历史变迁,过于厚重;不要急于深入古朴错落的古民居,去翻检厝里一梁一柱年轮里的朝代烙印;也不要急于品尝山民四季辛勤奉上的,独属于此间风土的各类特产美食。我愿意先放慢脚步,独行在历经千百年溪水打磨淘洗的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上,举步之间,仿佛故事从千年前开始上演,春夏秋冬、节令轮回、人世浮沉,在一瞬间于脑海里匆匆闪现。
门楼上写着“群贤毕集”四字
集贤保
都说要避开车马喧嚣,到乡村修篱种菊,过向往的慢生活,而中山村的慢,在一开始乡村改造之时,就定下了基调和温度——37℃,这也是整个嵩口古镇的基调。这表明了一种态度,不必是极致的、商业态的沸腾模式,而在于保持古村温润如常的质朴纯真之态,用这个温度,留住在此土生土长的居民,引来源源不断的来体验的游客。
2008 年,启动改造后的第五年,嵩口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州市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位于古镇中心位置的中山村也因享誉“民间古民居博物馆”称号,于 2015年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也算是在网红古村的赛道上“出圈”了。
众人都道嵩口好,却鲜少知晓镇里的中山村,就连《嵩口模式》一书在推荐村落的章节中,也仅提及月洲村、大喜村、里洋村等村。我曾两次到嵩口,直至这次到访这个名字上陌生的村子,才发现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古民居、吹过的古码头凉风,并不是全部的嵩口印象。
中山村是嵩口镇的一个行政村,其中有前局、前林、大门头、下井与山后小自然村,全村总面积 8 平方公里,大樟溪直穿村庄,东至月洲,西接月厥,南连道南,北毗嵩口至芦洋大桥,处于嵩口最核心繁华的地段。嵩口自古被称为永泰的南大门,地处交通要冲,毗邻中山村的古码头渡口,引得四方商贩云集,古码头门楼上的匾额赫然写着的“群贤毕集”四字,是某任县长挥笔所题,后由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老先生泼墨书写,两侧还有一副“观日月盈昃悟人生之道,念乾坤辗转宁命运所裁”对联,都是对这里迎送千帆百客的历史场景的见证。
有人由此对中山村村名的由来进行了猜想,说是中山村在民国时本应叫“集贤保”,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曾率队途经嵩口,在此扎营三天,许是踱步彼时的“集贤保”时,看着门楼上的牌匾,缅怀起孙中山先生而感慨万千,于是就把“集贤保”改为中山村。如果真有这个故事,再加之占据嵩口核心位置这一地利要素,恐怕中山村的存在感也不会这么低了。
古码头上 400 多岁的小叶榕
古码头
大樟溪如一条青龙紧绕嵩口村庄,从空中俯瞰,整片古村恰似漂浮在溪水之上的舰船,船头的中山村掌舵,驶进了嵩口古往今来的滚滚浪潮里,见证着古码头渡口的鼎盛风采。
沿着防洪堤游步道一路走,就来到了古码头广场,一棵大榕树在此站岗。不同于常见的吊须榕树,这棵小叶榕的根须仿佛都融进了其硕大的身躯和枝干中,根脉饱含着溪水和村子的呼吸,承载了 400 多年的光景。沿溪这一带,曾经种有20 多棵该品种榕树,现仅剩两三棵。
顺着码头鹅卵石路往德星楼方向漫行,这里沿溪一排曾用石栏杆将溪水与村庄隔开,显得板正木讷,后来石栏杆被撤去,村里的日常生活又与河岸重新建立起联系,连接起过往与现在。岸边用竹子搭建起的船舶模样的休憩棚子,将回忆拉回古码头渡口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峥嵘岁月。
嵩口历史上是四府五县接合部,三面被大樟溪环绕。这天然的古渡口,一直是大樟溪上下游物资的集散地,是尤溪、德化、仙游、莆田等地物产的重要中转站。商船货船多停泊在德星楼正下方的楼下潭,有言这里对岸山头形似寿龟,大樟溪和长庆溪双溪在此汇流如蜿蜒之蛇,可谓“龟蛇相会”的风水宝地。最热闹的时候这里能有 50 多艘船,这些船将李干、茶油、香菇等土特产运往福州,再带回海产、布匹、京果之类,长此以往,商旅接踵而至,逐渐形成繁华的街市。
德星楼附近曾设有官渡,也称“义渡”,这可从楼下立的“重整义渡碑”上窥得一二,上面刻着喜轿、盐担、棺柩等少收或不收钱。而在德星楼右手边,米粉街尾溪边通往山后村的溪潭有一私渡,过渡要收些许钱财以养活艄公。有说,村民乘船过溪,除了村里出部分资金垫付船费,村里每户每月也要给船夫一两块作为船费。
进入德星楼拾级而上,穿过门楼,直街上的叫卖声堆叠,鹅卵石古道两边的货摊上摆有蛋燕、九重粿、秋菊粿、满洲糕、绿豆糕等土特色,还有必不可少的李干、梅干、无花果干、花菜干等各种蜜饯、干货。现在这里沿街的货摊主要是面向外来游客,而曾经这条直街以及横街、米粉街、土地堂、关帝庙街,挤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商客和百姓。这里自南宋开始的小集市,到元、明逐渐形成每月初一、十五的赶圩习俗,云集着百货、土特产、鱼货、中药、饼面、酿酒、裁缝、理发、木材等诸多商铺,直至现在,赶圩依然沿袭,不过圩市已经从古渡口、旧街转移到新街了,大家依然可以觅得丰收季的大地馈赠和田园风味。
当下中山村以慢为题,嵩口古码头的繁华过往,或多或少都收纳进直街的“嵩口民俗博物馆”了,而中山村也抓住了新时代的转型良机率先破题。
直街的鹅卵石古道
古民居
嵩口古镇停车场就建在中山村边,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去的那天是周末,旅游大巴、私家车纷至沓来,游客们一下车,很快散入古镇,有的从防洪堤游步道往古渡口方向去了,有的则直接窜进旁边的中山村小路进村游荡。
中山村内保留了明清街市格局和建筑风貌,60多座包括龙口厝、耀秋厝等在内的明清古民居,修旧如旧,保留了历史韵味。漫步其中,四通八达,三步一古厝,多为悬山顶建筑,夯土墙、灰黑瓦、燕尾脊沐百年风雨,有雄浑、俏丽之风,蕴含着独特的地域面貌。雀替、梁架、斗拱、窗棂携带岁月的青黑,柱础、壁画、砖雕、石刻皆是时光的笔触,廊回路转,巍然庄重。
其中尤以龙口祖厝为代表。它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上规模最大的围拢屋式民居,由仙游迁入的郑氏族人修建,后人还以龙口祖厝为起点,陆续修建了和也厝、宴魁厝、拔魁厝。这里有一条鹤形路,更是难得一见。它因从高处俯瞰,整条巷道形似鹤项而得名。鹤形路修建于宋朝,鹤嘴即龙口厝的入厝通道,全长弯弯绕绕约 150 米,两旁墙基由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砌垒而成,象征鹤的食道,寓意鹤寿延年。这条路活灵活现,仿若仙鹤一声长鸣陡然升腾,守护着这一方故土。
村里被修复的古厝与新民居并立,古老与现代融为一体。中山村的改造没有迁走居民,而是留住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古镇。更多的时候,中山村的日常生活被居民的劳动填满,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篇章中,保持着难得的生活气息,成为嵩口模式中的特色单元,是古村改造润色添彩的一笔。
古村的街道上,阳光灿烂处都晾晒着线面、笋干以及衣物,房前屋后的零碎空间都是一垄垄菜园,蔬菜长势喜人,还有很多爱种花的人家,创意盆栽填满了屋主的花趣。这样门前种花屋后种菜的模式在村里处处可见。
那天入村,早上还艳阳高照,只一顿午饭的工夫,天色发灰,被云层挡住的太阳面目混沌,预示风雨欲来。沿窄小村道找到耀秋厝,正巧无游客,厝内的精美镂空木窗棂典雅别致,院中盛开着应季花草,散发着淡淡的香。里屋传来电视的声音,在院边的菜园里,一个老妇人着蓝印花布上衣,趿拉着布鞋,擎着斧头对准木柴,“噼噼啪啪”地砍着。开始落雨了,砍柴声和着这雨声,荡漾在古厝的悠闲时光里。这样的场景许久未见了,这是在古村才能重拾的岁月静好。
骤雨停了,准备返程,又出太阳了,抬眼见着一只小喜鹊站在厝顶的翘角上,它啾啾唧唧地轻盈地跳着。午后阳光打在古厝屋顶,泛着暖融融的光影,对应着瓦房上空的碧蓝,漫溢着温润的好时光。正待我准备看上一刻,只一眨眼,它便疾速飞开去,以缝合古村新旧痕迹的翔翼技法,融进了古村落的“慢”味里。
刊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六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微信号
闽都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