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部电影《青山恋》风靡一时,赵丹、高博、祝希娟等著名演员都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演技。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镜头下一望无际的林海、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这片神秘而生机勃勃的森林,不仅勾勒出剧中人物的活动背景,更引起无数观众的向往和遐想。当时为了获取理想的拍摄效果,电影创作团队特地到福建南平的林区取景,其中一个重要取景地,就是享有国际声誉,被称为“绿色金库”的延平区王台镇。
1
“绿色金库”是王台镇的名片,但只是王台镇众多风采中的一面。实际上,绿色掩映的王台,也是历史悠久、古意盎然之地。
王台的名字,便深具古意。其得名,显然与古代王侯有关。汉字是很有意思的,虽无规定,但有成说。“王台”一词,往往指的是越王勾践的越王台,这让人不禁想起大诗人李白的那首《越中揽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寥寥数十字,写透沧桑变幻、人事代谢,令人唏嘘。
无独有偶,王台镇的王台,也是取自“越王台”,但不是卧薪尝胆一雪前耻的越王勾践,而是他的后代子孙,后世称为闽越王的无诸。
无诸是个人物,又生在秦汉的乱世间,必然要做出一番事业。战国末年,越王无彊在与楚国交战中兵败身亡,越国分崩离析,宗族子弟们相互争夺不休,散居于东南沿海,各自称王,互不统属。无诸便在此时移居闽地,成为闽越王。秦一统天下废分封行郡县,设闽中等郡,削去无诸王号,“使其社稷不得血食”,无诸心中的愤恨可以想见。
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无诸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进武关,战蓝田,“以阻(狙)悍称”。刘邦、项羽争夺天下,越国与楚国间有亡国之恨,无诸自然选择辅佐汉王刘邦,为汉朝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因其功劳,“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东冶,便是历史上的冶城,位于今福州冶山之麓,成为福州建城的开端。无诸建立冶城,积极汲取中原的先进科学文化,彻底改变了闽越族人杂处于“溪谷之间,篁竹之中”的状况。古人有诗赞云:
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
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
西风木叶空隍曙,落日人烟故垒秋。
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闽都福州,位于闽江下游,延平王台,位于闽江上游。无诸出巡时,常经过此地,便筑了行台,作操演练水师与歇息之用,王台因而得名。其行台祠庙也仍有旧址,记载着2000多年来的辉煌。岂料沧海桑田,20世纪80年代大型水利工程沙溪口水电站兴建,闽越王行台祠庙的遗址被淹没,千年遗迹从此沉入水底。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这个越王,可能指的是无诸的后代馀善。南朝萧子开《建安记》载:“越王筑六城以拒汉。”这里所指的六城,很可能是南平境内的6个地方:浦城县境的汉阳、临浦、临江,建阳区的大潭,邵武的乌坂和武夷山的汉城。其中武夷山的城村汉城遗址还是福建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的庞贝”。无诸对汉朝夺取政权有功,自然不会和汉朝对抗。但他的后代馀善是个阴谋家,《史记》里记载,他“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不顾自身条件,一心想称王称霸,为此还杀死自己的兄弟,最终在汉武帝的征伐下身死国灭。王台的行台也有可能是馀善在四处修筑工事之时留下的。这就显示出历史翻覆的吊诡之处,一个是为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诸侯王,一个是野心自立的阴谋家,血缘相系的两代人却站在相反之处,是耶非耶?1991年,当地政府将行台和祠庙迁址重建。如今只要驱车经过王台镇,一打眼就能看见路边绿树掩映中,一座汉代风格的城楼,望着身前闽江上游的富屯溪水,似乎在静静追索当年的烽烟。
也许是山川灵秀之所禀,王台似乎没出过什么大官,却有不少风雅高古之士,比如吴东槐。
吴东槐是清朝画家,早年也曾留心仕途,屡试未第,便一心作画。他晚年游历江浙,广交名士,画艺更加精进,与“扬州八怪”相互以画交友。吴东槐擅画山水、人物,尤工虫鱼。他画山水,林壑天然;画仙老,萧疏数笔,须眉飞扬,神气逼真。他还有一个绝活,是画“雾龙”。传说作此画时,他要选择阴天,在天井中铺设桌椅画具,先磨好墨,等阴云密布,提笔润墨,将墨汁按构思散滴纸上,略加涂抹,一幅腾云驾雾、云水溺润的“雾龙”便跃然纸上,似乎要破空飞去一般。
王台人显然对这位乡邻很有感情,至今还流传有不少吴东槐的小故事,说是他性格傲岸,轻财仗义,一些为富不仁者出高价要买他的画,都被拒之门外,贫寒志士和为官清廉者向其求画,他则乐于奉送。王台民间不少人家里都有他的画作。可惜他的“雾龙”作品今已失传,存于民间的画作也大多散失,南平博物馆还收藏有少许几幅。
王台古迹多寺庙,较为重要的有元至正年间建成的珠宝庵、明永乐年间建成的仙庵岭(今心安寺)、明万历年间建成的王台黄氏宗祠、清光绪年间建成的魁星阁等。有趣的是,这些历史建筑,都在20世纪上半叶指向同一个词:革命。
元代的珠宝庵里,召开过临时的闽赣省委常委会。明代的仙庵岭地势居高临下,成了东方军的哨所,据说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参加东方军时,曾在仙庵哨所担任警戒放过哨。明代的王台黄氏宗祠成为东方军的野战医院,救死扶伤无数。清代的魁星阁,又叫八角楼:它的第二、三层屋顶呈八角攒尖式。东方军领袖彭德怀、滕代远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代表陈公培就在此地二楼会议室进行了“王台谈判”。谈判取得的积极成果极大地缓和了红军和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关系,推动了各界抗日爱国运动的发展,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一个小小的却非常重要的开端。
那么,为什么是王台?
自然因为这里山高林茂,易守难攻,还因为这里的乡亲深明大义,民心可用。从2000年前推翻暴秦的闽越王无诸之遗风,到2000年后追求真理的红军队伍,历史传承中,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更不用说,那么多王台的好后生、好儿郎,也是以此为起点加入革命队伍,去闯荡大千世界,创造新的人间。
2
说回绿色金库。
王台镇成为绿色金库,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养育植物的水源。
富屯溪就是这样一条水源。
从上空俯瞰,富屯溪从顺昌县南流,流经茫荡山之后,忽然拐了一个90度的弯,溪水积蓄了新的力量,再往东曲折而去,最终在不远处与建溪、沙溪汇合于九峰山下,碰撞交融出福建的母亲河——闽江。
王台镇,就在这个90度弯的顶点上。
富屯,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溪如其名,作为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它西接江西经济腹地,东连闽江入东海,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黄金水道。富屯溪穿流于深山峡谷、峭壁陡壑之中,具有典型的山区性河流特点,水位落差悬殊,水力资源丰富。没有水量丰裕的富屯溪,又怎会有中外瞩目的绿色金库?
王台绿色金库受到中外瞩目并非夸大其词。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宣布了一个令人自豪的事实:中国培育的人工杉木林,每亩蓄积量达到了78.9立方米,居世界之最。这片杉木林,就在王台镇溪后村。1958年,王台公社被国务院授予了“绿色金库”称号。
绿色金库的形成,离不开地利之便,也少不了人民的智慧。王台镇自古有造林生财的风尚,种杉育林成风:添丁要造“添丁林”,陪嫁有“陪嫁林”,养老有“养老林”,人和树之间早有了代代相传的默契,不同寻常的牵绊。1919年,王台镇溪后村魏声韵、魏声传、魏乃扬3位青年农民,用插条的方法造下200亩杉木林,正是这片林子,将绿色金库的名声传扬开来,让一抹绿色在地图上越展越开。
白居易写杉木:“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漫步王台杉木林,便能感觉诗人并非虚言。笔直和不枝不蔓是杉树的品格,在杉木林中仰头看去,黄褐色笔直的树干如枝枝箭镞直插天空,树冠凝成深绿的、旋转的圆。杉木林中有一株特别大的杉树,两人合抱难拢。1961年,朱德委员长在视察林区时,曾与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围抱此树,合影留念,并命名为“杉木王”。如今,杉木林和杉木王仍迎接着八方来客,让人赞叹人与自然共创的奇迹。
绿色金库的成就并没有让王台人满足,他们又将目光转向群山之巅,从那里撷取了一缕芳香,并将其变为新的特色产业:延平百合。
隔着富屯溪水,王台镇面对着一座大山——茫荡山。面积达117平方公里的茫荡山是南平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与遗传多样性突出,有着典型的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和完整的杉木原生种群。一言以蔽之,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茫茫荡荡的大山,取之不尽的宝库。
如此种种,使茫荡山成了一个胜地,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人视为“福建庐山”,其间峡谷纵横交错、瀑布成群、古迹众多、物种丰富。靠近山顶的地方,有一个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高海拔村庄:宝珠村。就在此地,20世纪80年代的某个春日,或者某个黄昏,一位不知名的宝珠村民挥锄种下了延平第一株百合花种球,百合花种植的探索之路在一缕幽香中延伸。想不到原产地不在延平的百合,与延平的气候土壤竟是天作之合。延平种出的百合花苞大、花期长,盈盈一握,楚楚动人。群山之巅的一股清香迅速散播四方:延平成为全国六大鲜切花主产区之一,百合成为南平市的市花,可饰新房、可入药铺、可进菜肴。王台,则成了延平百合的核心产区,在“绿色金库”之外,赢得了“百合小镇”的美誉。
百合花盛开时,散发的香味浓郁醉人,有“香水百合”之说。百合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花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写诗赞美:“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藂兰谢芳馥。”宋代大诗人陆游喜种百合花,咏道:“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古代艺术家创作时,喜欢把它和水仙、栀子花、梅花、菊花、桂花和茉莉并列,合为七香图。百合花象征的高洁与清雅,早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若是没到过王台,你可能以为百合都是白色的,到了王台的百合园,你才知道百合同样五颜六色。王台种植了索邦、西伯利亚、罗宾娜、木门、黄天霸等20多个品种,颜色涵盖红、粉、黄、白等。花朵未绽开时,花苞被绿叶覆盖,整个花田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波浪。花朵破苞而出时,一朵朵修长且硕大的花凌空于上,散发出馥郁的香味。
百合大棚外,早有各地货车候着,等待第一批鲜切花,然后络绎不绝地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市场。
花香弥漫里,围绕百合花的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广:百合食药、百合文创……王台镇还将荒废的村小等旧建筑再利用,做成百合花主题民宿,别具一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闽江上游的小镇王台,是摇曳多姿的。它既有百合产业的“一朵花”,也有“绿色金库”的“一抹绿”,还有“王台谈判”的“一片红”……它还正在创造着更多新的色彩。这个美丽多彩的小镇,弥漫着古意,飘动着花香。
刊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五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