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人,也是战士
——读《郁达夫情书全集》有感(三)
作者 陈漱渝
诵读 嫣 滋
编辑 林 枫
浙江富阳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的作品虽然形式多样,但有一个高昂的基调,那就是鲜明炽烈的爱国主义。这跟郁达夫生活的时代有关,也跟他的亲身经历和所受教养有关。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诞生在浙江富阳一个破落的乡绅家庭。他在自传中回忆道:“光绪的二十二年丙申,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缔结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经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有点不容易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后来阅读了无名氏编的《庚子拳匪始末记》和署名曲阜鲁阳生孔氏编定的《普天忠愤集》,郁达夫感慨自己出世太迟,不曾躬逢在甲午庚子两战中冲锋陷阵的滋味。
1913年9月到1921年9月,郁达夫陆续在日本度过了8年留学生涯。在异国他乡,郁达夫深切感受到“国际地位不平等”和“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他在《雪夜》一文中写道:“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龄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
郁达夫在日本时的学生照片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郁达夫在次日的日记中写道:“故国日削,予复何颜再生于此世!今与日人约:二十年后必须还我河山,否则予将哭诉秦庭求报复也!”令郁达夫想象不到的是,“二十年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妄图鲸吞中国。郁达夫的老母死于战乱之中,长兄郁曼陀因得罪了汪精卫系统的汉奸而惨遭杀害。所以,郁达夫具有鲜明的爱国立场和民族意识不是偶然的。
说文人郁达夫同时是一名“战士”,这决非溢美之词。因为他虽非“完人”,但却比一般文人具有更加清晰的政治头脑。自1921年9月初从日本归国之后,郁达夫经历了大革命、国共分裂、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关头。除开1933年4月至1936年2月移居杭州那段岁月相对低沉,抒发过“避嫌逃故里,装病过新秋”,“伤乱久嫌文字狱,偷安新学武陵渔”一类消极情绪之外,其他时期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1926年10月,郁达夫满怀文人的激情,奔赴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目睹了投机分子的卑鄙污浊,尤其憎恶制造国共分裂的新军阀蒋介石。在“四· 一二”政变前夕,他就在政论《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斥责蒋介石实行“独裁高压政策”,并预言这种专制手段不能“持续几何时”。郁达夫不仅撰文欢呼过上海工人三次起义,而且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冒险营救了上海总工会政治部的三名革命者。郁达夫1927年5月26日日记有相关记载:“回来接到许幸之自狱里的来书,就上上海县衙的监狱里去看他。他见我几乎要放声哭了。我答应他设法营救,教他再静候几天。”“四一二政变”发生后,郁达夫在《新生日记》中揭露国民党右派屠戮无辜良民的暴行,斥责他们为毫无心肝的“狗彘”。他在1927年4月22日日记中更直白地写道:“买了一张外国报来读,蒋介石居然和左派分裂了,南京成立了他个人的政府,有李石曾吴稚晖等在帮他忙,可恨的右派,使我们中国的国民革命不得不中途停止了。”表达了他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热烈的爱憎情感。他清醒地看到国民党执政当局想实行高压政策,组织一个“中央帝党”,“玩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钓台的春昼》)。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上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个外围团体。1930年2月13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在上海成立,郁达夫为领衔发起人,名列第一。同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在筹备期间,他曾充当鲁迅跟上海文化界地下党之间的联系人;被左联除名之后,他仍营救过后期创造者成员李初梨和“左联五烈士”。1933年3月13日,他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这个团体的宗旨就是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和其他进步人士。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郁达夫的表现更为突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郁达夫在同年11月22日日记中写道:“近因日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一步不让,弄得中国上下,举国若狂。然预料此事必无好结果,因中央政府已与日帝国主义者签有密约也。大约民众运动除广州、上海闸北两处已被压迫屠杀之外,将来恐有更厉害的流血悲剧发生。总之,无产者的专制时期不到,帝国主义是无从打倒的。”日后事态的发展证明了郁达夫的预见。一般读者恐怕难以料到郁达夫还能有如此的政治见解。1932年2月4日,郁达夫与鲁迅、茅盾等人联名发表了《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中国政府的对日妥协,以及压迫革命的民众”。同年2月8日,郁达夫出任中国著作家抗日会的编辑委员和国际宣传委员会成员。同年4月16日,郁达夫发表《悼罗佩脱·孝脱义士》一文,公开谴责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同一时期,他还通过长兄营救了从事工人抗日运动的沪西区委廖书记和太阳社元老孟超。1933年3月,郁达夫撰文抗议日本当局杀害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暴行,并领衔为其家属募捐。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