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秋白的并世情(三)

文摘   2024-12-30 19:27   山西  

鲁迅秋白的并世情(

 

作者 陈漱渝

诵读 娅   男

编辑 林   枫

 

从左往右:鲁迅、萧伯纳、蔡元培

除共同创作杂文外,鲁迅跟秋白还合作出版了三种书籍。

《萧伯纳在上海》。此书19333月由上海野草书屋出版。当年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乘船周游世界2月中旬抵达上海受到了宋庆龄等人及新闻界、文学界的欢迎。鲁迅很爱读萧伯纳的作品原因是萧能用讽刺的利刃撕掉绅士们的假面。但当时上海一些有不同政治背景的报纸却制造一些谣言对于热心支持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和平运动的萧伯纳进行攻击。这就使萧伯纳成了一面平面镜从中映照出文人、政客、军阀、流氓、叭儿狗的各式各样的相貌。于是同年217日晚上刚跟萧伯纳会见过的鲁迅跟秋白交谈决定将当时报纸上持不同立场的文章和报道汇集起来编成一书使原来在凹凸镜中显得平正嘴脸的人露出他们的歪脸来。紧接着许广平搜集相关材料鲁迅秋白圈定再由许广平与杨之华剪贴鲁迅、秋白编排鲁迅、许广平校对在一个月内出版了这本书籍像这种两家人合编、三十天出版的书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恐怕绝无仅有。


《萧伯纳在上海》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这是苏联卢那察尔斯基的十幕剧。19306月鲁迅曾据德译文译迄该剧第一场刊登于19311120日出版的《北斗》杂志第1卷第3期。后来鲁迅收到曹靖华寄来的俄文原著发现德译本删节过多旋请秋白据俄文版将全剧译出。鲁迅又添译了《作家传略》加写了《后记》配制了十三幅木刻插图完成了这部极可信任的译本。鲁迅认为《铁流》是无产阶级作品中的纪念碑的长篇大作《〈一天的工作〉后记》),于我有兴趣并且有益。《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遗憾的是鲁迅自资付印时托人买纸被人从众盘剥纸墨恶劣初版印成时令鲁迅叹惋。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

在鲁迅跟秋白合作编成的书籍中最为重要而且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鲁迅杂感选集》。1933413鲁迅在致李小峰信中说《杂感选集》已寄来约有十四五万字序文一万三四千字以每页十三行每行三十六字版印之已是很厚的一本此书一出单行本必当受若干影响也。编者似颇用心故我拟送他三百元。1936515鲁迅致曹靖华信又写道我的选集实系出于它兄维它是瞿秋白的笔名之一),序也是他作因为那时他寓沪缺钱用弄出来卖几个钱的。

当然鲁迅跟秋白在创作跟出版方面的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不过在经济上支持困境中的秋白夫妇的确是鲁迅的初衷。比如杨之华创作小说《豆腐阿姐》和翻译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鲁迅都进行了指导并动笔修改。秋白的译作之一《不平常的故事》鲁迅也坚持让合众出版社出版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秋白夫妇的生活问题。由于党处于地下状态经费十分困难象秋白这样的高级干部每月仅有十五元津贴低于当时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所以为秋白夫妇争取一些稿酬和版税对于疾病缠身的秋白不无小补即使影响自己作品的销路鲁迅也无怨尤。


瞿秋白与杨之华


在瞿、鲁交往史上有两封重要的通信第一封广为人知第二封鲜有人提及。

第一封信即收入鲁迅《二心集》的《关于翻译的通信J.K来信》。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如果从佛经译论公元148算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不可谓不悠久曾出现玄奘与严复这种的翻译家对于今天的翻译界仍有借鉴意义。但由于受语言学水平的制约至今仍未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理论。因此但瞿鲁之间九十余年前的这次通信的确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31930鲁迅翻译的长篇小说《毁灭》由上海大江书铺出版。原作者是苏联法捷耶夫。小说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描写了一支由矿工、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跟支持沙皇的白军和日本干涉军战斗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共产党人莱奋生和一百五十名游击队员的形象。毛泽东曾经谈到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只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鲁迅译著文稿《毁灭》

鲁迅是根据藏原惟人的日译本重译的同时参照了德译本和英译本为追求目标态度十分严谨。秋白于同年125日给鲁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其中最感人的句子是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使我对于你说话的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商量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的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秋白首先肯定了《毁灭》中译本首次出版的意义指出该书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每一个革命的文学上的战士每一个革命的读者应当庆祝这一胜利。对于鲁迅的译文秋白认为从总体上看的确是非常忠实的绝不欺骗读者这一句话决不是广告秋白批评严复的译文以为上因而失去了。又批评赵景深要求宁错而务顺毋拗而仅信也是在蒙蔽读者并借此夸大普罗文学理论翻译的弱点。对于译文的秋白的看法是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到的概念。


鲁迅和瞿秋白

秋白在信中也坦陈了鲁迅译文的缺点主要是还没有做到绝对的白话所谓绝对的白话就是朗读起来可以听得懂的。秋白还指出了鲁迅鲁迅译文的几处败笔。比如甚至于比自己还要亲近鲁迅译为较之自己较之别人还要亲近的人们”——既漏掉了甚至于这个字眼又失去了俄文原文的神韵。此外《毁灭》原著当中的字在语法上是单数不是复数用文学术语可以译为典型而鲁迅却译成了人类这就有可能导致读者对小说的主题产生误解。

同年1228鲁迅对秋白的来信进行了认真的回复承认秋白指出的以上两点是自己的误译必须向读者声明并在再版时改正。鲁迅认为翻译的目的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因为中国的语法原本并不精密。所以不但要引进外来的词汇罢工而且要引进欧化的语法以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思路变得更为精密。鲁迅还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翻译家合力参与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能译出更多的新兴文艺理论及作品。


未无五润
未无五润者,五行皆润也。有朋友说你不可以润天润地润人润空润命吗?答曰随你如何,我行我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