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人,也是战士——读《郁达夫情书全集》有感(二)

文摘   2025-01-28 00:00   山西  

是文人,也是战士

——读《郁达夫情书全集》有感(二)


作者 陈漱渝

诵读 嫣   滋

编辑 林   枫


 

谈到《沉沦》的创作背景,郁达夫在《忏余集·忏余独白》中写道:我的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残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所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力气,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郁达夫的上述回忆,道出了《沉沦》中伤感情绪和苦闷心情产生的时代背景,坦陈了这些早期作品的社会反响和历史局限,并证实了变态心理学的一条原理:性生活方面的心理异常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不是单纯的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


鲁迅先生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他开笔写《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而郁达夫在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留学的四年中,所读的俄、德、英、日、法小说至少有一千部左右,所受的影响十分庞杂,其中既有高尔基的底层关怀、屠格涅夫的抒情风格,也有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自虐与变态、佐藤春夫的孤独与忧郁、德国施蒂纳的自述式小说、英国作家斯特恩的伤感主义,法国作家卢梭的自我暴露返归自然”——以致有人将郁达夫径称为中国的卢梭。这种小说创作倾向,直到1923年之后才有所改变,但基本风格一直未变。

郁达夫是一位创作的多面手。除开擅长小说创作之外,他还留下了五百多首诗词,据初步统计现存诗作494首,词11阙。他写旧体诗得力于清代黄仲则、龚定庵、苏曼殊诸人,对唐代诗人则酷爱白居易、刘禹锡。他的诗作意酣词健,新丽工巧,常以口语入诗,而少用僻典。诗中洋溢的激越至情,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家刘海粟曾对郭沫若说:你才高气壮,写新诗是一代巨匠,但说到旧体诗词,就深情和熟练而言,稍逊达夫一筹。郭沫若点头而笑,心悦诚服。(刘海粟:《〈郁达夫传〉序》)郭沫若还承认,除开旧体诗,郁达夫的天资、学识、外文修养都比他高,小说成就更比他高。


1926年3月18日,在广州的合影。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郁达夫还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云蒸霞蔚。尤以游记擅长,一山一水,一枝一叶,一岩一石,皆独具灵性,常怀忧时忧国之心。其游记《屐痕处处》更是扛鼎之作,影响不亚于小说。当然,他的日记书信也是一种散文,朴质自然,毫无藻饰,读来如听友人倾诉,表达的是真人真性情。郁达夫还常写政论,仅在旅居新加坡三年中写的时评已发表的就有一百余篇,痛斥反共投降派,宣传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令人鼓舞。

笔者不知教育家的头衔应该如何准确界定,但教学确是郁达夫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任教的时间长达12年,前后任职的学校有安庆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法科大学、安徽省立大学、杭州之江文理学院等,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学识渊博,关爱学生。他开设的课程有欧洲革命史、统计学、戏剧、公共英语、艺术概论、文学概论、小说论、戏剧论、德文、比较文学等。这决不是一般教师所能做到的。贫穷是郁达夫作品的一大主题,他个人生活也十分清苦。据说,同事曾集资买了一件棉袄送他过冬,但他却转身送给了一位更穷的学生,自己冻得无法出门,诗人徐志摩只好又买了一件送他。


郁达夫(右一)、郭沫若(中)

作为文人,郁达夫除开拥有著名作家的身份外,还是一位编辑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两个风格流派有所差异的著名文学团体:一个是文学研究会,另一个是创造社,而郁达夫就是创造社的元老之一。他为人忠厚,自比为刘备,而把讲义气的郭沫若比成关羽,把好打笔仗的成仿吾比做张飞。创造社的社名和《创造季刊》的刊名都是郁达夫倡议的。1921年上半年,他曾参与编订小型的同人刊物《格林》,同年9月具体负责《创造》季刊的编辑事宜。1922315日,《创造》季刊终于出版,并于同年5月正式发行。19234月,他重返上海,专任创造社各刊物(如《创造日》,《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月刊》)的编辑工作。19286月,他跟鲁迅共同创办了以刊登创作、翻译、评论为主的文艺刊物《奔流》。193812月至19422月,郁达夫在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早刊《晨星》和晚刊《繁星》的编辑,兼编《星槟日报》的《文艺》双周刊,后来又编辑了《星洲日报》半月刊的《星洲文艺》专栏,《星光画报》文艺栏和《星洲日报星期刊》的《教育》周刊。19408月至10月下旬,曾短暂接任《星洲日报》的主笔。19414月,又主编英当局情报部出版的《华侨周报》。郁达夫编辑这些刊物的宗旨,是希望与祖国取联络,在星洲建树一文化站,作为抗战建国的一翼,奋向前进的。凡与这条宗旨不相违背,而能发扬光大我国文化及民族意识的文艺作品,都在欢迎之列。(《星洲文艺》发刊的旨趣)

未无五润
未无五润者,五行皆润也。有朋友说你不可以润天润地润人润空润命吗?答曰随你如何,我行我素。
 最新文章